王光正家的鬧劇,在元修的雷霆手段之下,迅速收場。
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很快便銷聲匿跡。
王雅君繼承了王光正的家產(chǎn),立了女戶,帶著府內(nèi)較為忠心的幾個下人一起生活。
她封了其他的院子,只留下昔日和娘親一起生活的小院,這樣少了不少維護(hù)的成本。
日常她做做針線,拿到市面上賣,補貼家用,日子倒也過得去。
沒過多久,她家的門就被人敲響了。
自打父親被流放后,就再也無人登門拜訪了。
王雅君很是奇怪,讓人開了門。
進(jìn)來的是個笑顏如花的女子,她也不矯情,大大方方地說:“我叫荊嵐,是北境商會的會長,是皇后讓我來找你的。”
北境商會幕后的靠山是皇后,這在京城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王雅君吃驚之余,心中一暖。
她知道皇后仁善,除惡扶弱,可她沒想到,自己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女子,竟也能被皇后記住。
她沒有掩飾眼里的震驚。
荊嵐笑了,“咱們娘娘,最是鼓勵女子自立自強(qiáng)的。她知道你失了依靠,生活不易,所以讓我問問你,愿不愿意加入我們北境商會?”
王雅君更吃驚了。
她倒是感謝皇后的好意,可是,她這樣一無所長的女子,加入北境商會能干什么呢?
像是知道她心中所想,荊嵐說道:“咱們北境商會除了鋪子之外,也統(tǒng)管京郊的善堂,城西南的考試院,還會協(xié)助新開設(shè)的造辦處?;屎蟮囊馑迹羰桥釉敢獬鰜碜鍪?,就盡量給她們機(jī)會。所以,你看看,這幾處地方,有沒有適合你做事的?”
王雅君在腦海中,迅速把這幾個地方過了一遍。
然后,很干脆地說:“既然皇后有如此美意,雅君自是感激不盡。雅君沒做過生意,也沒有什么手藝,倒是可以去京郊善堂幫幫忙?!?/p>
荊嵐有些意外,說道:“去京郊善堂做事,只能領(lǐng)一份月銀??扇粼阡佔永锔苫睿傻暮昧?,一年到頭,還能拿些分紅,你真的不再考慮考慮嗎?”
王雅君果斷地?fù)u搖頭,“皇后對雅君的恩情,雅君無以為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才是對皇后微不足道的回報,雅君心里也能舒坦?!?/p>
這回答,倒是讓荊嵐對她另眼相看。
這姑娘,是個本分人,不糊涂。
荊嵐說道:“既如此,明兒我讓人接你去林府。管著善堂的,是皇后的母親林夫人,到時候你聽她的吩咐就好?!?/p>
“多謝荊嵐姑娘,多謝皇后。”王雅君微微垂頭,笑得十分開心。
她曾在京郊的善堂住過一晚,心中既有感激之情,又帶了一分牽掛。
那里收留的都是一些無家可歸的孩子,但不是單純給孩子們吃的東西和住的地方,還會給孩子們找事做,讓孩子們學(xué)本領(lǐng)。
所以,雖然是善堂,但那里生機(jī)勃勃,每一個孩子都活的有尊嚴(yán),有希望。
她喜歡那種積極向上的氛圍,那種即便身處泥沼之中,仍奮力盛開的生命力。
那天晚上,王雅君興奮得有些睡不著覺。
她的腦子里想的不是賺多少月銀,而是能幫助到和曾經(jīng)的她一樣的可憐人。
第二天一大早,她便洗漱收拾齊整,等著北境商會的人來找她。
北境商會來接她的仍舊是位姑娘,且?guī)Я溯v馬車。
一路上,王雅君聽著姑娘給她介紹北境商會的情況,越聽越覺得神奇。
原來北境商會竟做了這么多事情,好厲害!
原來皇后不僅仁善,還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
一時之間,林雪竹在王雅君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幾分。
馬車行至林府,姑娘將王雅君交給管事嬤嬤,便又坐馬車走了。
管事嬤嬤將王雅君帶到文秀清面前。
文秀清看見王雅君,只覺得眼前一亮。
少女氣質(zhì)溫婉,面目清秀,恭順的目光中帶著一絲堅毅。
文秀清幾乎是第一眼,就喜歡上了眼前的這位姑娘。
“王姑娘,坐吧。”文秀清指了指面前的椅子。
王雅君施禮道:“林夫人叫我雅君就好。之前承蒙皇后恩惠,收留我在京郊善堂住了一晚,救了我一命。如今看見林夫人,便覺林夫人相貌氣質(zhì)都與皇后相似,很是讓人親近?!?/p>
她這話,換個人說,是妥妥的拍馬屁。
但是她卻說得無比真誠,無比發(fā)自內(nèi)心,竟讓人沒有絲毫不適之感。
文秀清能聽出她話中的誠意,于是道:“雅君你平時有什么喜好?”
王雅君回答:“我也沒什么特別的喜好,就是會做些針線,也識得幾個字。若是善堂用得上,我可以照料孩子們,也可以教孩子們做針線,識字。”
文秀清點點頭,說道:“咱們家不奉行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雅君你有任何才能,都不用害怕表露出來。你也看見了,咱們這個善堂,不只是給無家可歸的孩子一個安身之所,還要教會他們生存的本領(lǐng)。待他們長大之后,我們便不會為他們提供幫助,會鼓勵他們靠自己生活。對你來說也是一樣,只要你有才能,我們都鼓勵你發(fā)揮出來。”
王雅君聽了這話,心里暖和和的。
多年的壓抑和束縛,在這一瞬間,好像被打開了一道缺口。
有陽光透了進(jìn)來。
文秀清起身道:“走,我跟你一起去善堂。這段日子府里事情多,我倒是許久沒去了。我這身邊也需要個幫手,你來的正好?!?/p>
說完,主動拉起王雅君的手,帶著她一起出了林府。
自此之后,王雅君兢兢業(yè)業(yè)在善堂里做事,有時忙不過來,還會把自己的婢女也帶過來。
文秀清得知這件事,便會在月銀里多給一人的份。
閨女說過,做事情的人,不能白做。
做東家的,不能讓勤勤懇懇的手下寒心。
該給的待遇,一定要給足。
尤其是對于那些一心做事,不計回報的人來說,更是不能委屈了他們。
漸漸的,文秀清會交代王雅君一些事情做。
見她完成得不錯,便干脆放心大膽,把她當(dāng)成自己的左膀右臂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