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錦道:“三位,有什么話留著待會兒再說?!?/p>
秦瑯笑道:“不想走就別走了,先把這些狼殺了再說?!?/p>
這兩人一出現(xiàn)就殺了兩頭狼,那些野狼的敵意全都聚在了他倆身上。
此時距離太近,已經(jīng)不適合再射箭。
沈若錦和秦瑯同時拔劍,擊殺飛撲過來的餓狼。
那兩名護衛(wèi)護著主子退到樹后,跟兩只緊跟著他們的野狼抵死拼殺。
十幾野狼,也不知道他們是招惹到的。
沈若錦和秦瑯聯(lián)手殺了許久,才把這些狼都解決干凈。
血灑了一地。
只剩最后撲殺護衛(wèi)的那兩只,沈若錦和秦瑯策馬過去,一劍刺穿了狼身,然后瞬間就把染血的劍拔了出來。
天邊烏云遮日,山林里霧氣大,到處都是灰蒙蒙的。
只有這夫妻二人像是攜光而來。
兩位護衛(wèi)安全之后,立刻單膝跪地,“多謝秦大人、秦夫人?!?/p>
秦瑯不甚在意,“不必客氣,起來吧?!?/p>
被稱作殿下的那位從樹后走出,“多謝兩位出手相助,若沒有你們,我今日怕是難逃此劫。”
秦瑯一看到他就認出來了,五殿下元和。
這位殿下的生母只是個宮女,皇帝年輕的時候酒后糊涂寵幸了她,生下一子。
因為生母出身卑微的緣故,這位五殿下一向行事低調(diào),是所有皇子之中最不起眼的一個。
沈若錦先前見過他,但是已經(jīng)沒有什么印象了。
先前在夜宴上,這位五殿下的話也很少,遠不及其他幾位皇子會來事。
今日一見,倒頗有幾分臨危不懼,危急之際也不丟下仆從,比別的皇子多幾分人情味。
“殿下言重了?!鼻噩樀溃骸胺讲拍切├呛康眠@么響亮,即便我們不來,也很快會有別人趕來相救?!?/p>
話聲剛落,就有好幾隊人趕到了這邊。
眾人看見一地的狼尸,紛紛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可是十幾頭惡狼啊。
竟然就這么殺光了。
秦瑯無心聽那些奉承,對元和說:“這邊沒事了,殿下隨意,我和夫人先走一步?!?/p>
元和點頭道:“兩位請便?!?/p>
沈若錦朝他微微頷首示意,和秦瑯一起策馬離開了此處。
幾十名皇家護衛(wèi)也趕到了此處,看見五殿下無恙這才上前。
“都散了吧?!痹统娙苏f道。
一直盤旋在上空的海東青降落下來,停在元和身后的樹枝上。
元和回頭看了海東青一眼,帶著護衛(wèi)們離去。
沈若錦和秦瑯殺了十幾頭狼,一身的血腥味,直接就回去沐浴了。
下午也沒再出去。
傍晚的時候,五殿下元和讓人送來了許多美酒吃食。
并無名貴之物,沈若錦和秦瑯也就收下了。
美酒吃食全都拿到了阿公帳中,跟幾位兄長一同飲用。
沈毅問他們,“這五殿下好端端的,給你們送這么多酒食做什么?”
秦瑯道:“今日我和夫人在山林之中閑逛,聽到有狼嚎聲就過去看看,碰巧救下了五殿下?!?/p>
“是挺巧的?!鄙蛉翦\道:“五殿下只帶了兩個侍衛(wèi),被十幾頭狼圍攻,別的皇子出行最少都跟著幾十人,就他只帶兩個。”
沈知安道:“這位五殿下一向如此。”
元和說是皇子,其實還沒有那些權(quán)貴子弟過得恣意。
連答謝救命之恩,都只能送出一些酒食,可足以看他平日過得實在不怎么樣。
“別的不說,這酒是真不錯?!鼻噩樈o幾人都滿上,“嘗嘗?!?/p>
沈若錦喝了一杯,滋味的確極好。
于是秦瑯又給她滿上了一杯。
阿公和沈知揚腿傷未愈都不能多飲。
沈毅說要給徐御醫(yī)留一壇。
徐御醫(yī)因為脾氣不好的緣故,這次皇家狩獵,并未讓他隨行。
這兩天他住在安西王府,照看沈知洲。
“行?!鼻噩樞Φ溃骸敖o他留兩壇?!?/p>
這酒雖好,沈若錦卻并未多飲。
這畢竟是在外面。
皇家獵場,來此的人又多,且她白日里見到那只海東青,總覺得要發(fā)生什么似的。
但一連十來日,風(fēng)平浪靜,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就在沈若錦以為能安生到回去的時候。
大皇子元隆的馬忽然在獵場發(fā)狂,把他甩出去摔斷了腿。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沈若錦正陪著王妃跟那些女眷閑聊。
有婢女匆匆把消息帶回來。
眾人一聽,都驚了驚。
大皇子元隆剛來狩獵場的那天,還獵到了鹿,受皇帝夸獎,這怎么就忽然摔斷腿了呢?
還摔得十分嚴(yán)重。
太醫(yī)說大皇子元隆的腿已然廢了。
腿治不好,也就意味著元隆從此和皇位無緣。
皇帝下令徹查此事,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二皇子元啟的嫌疑最大。
元隆為長,元啟為嫡,壓在他頭上的大皇子廢了,元啟此后既為長又為嫡,再也沒能跟他爭皇位了。
大皇子黨鬧得厲害,一定要把害元隆的人找出來。
元啟為了證明他沒有對兄長下手,一連數(shù)日都守在元隆榻前,為他侍疾。
可惜元隆不領(lǐng)他的情,看到他就大發(fā)雷霆,兄弟倆連表面的和平都維持不住了。
徹查大皇子瘋馬案的官員,忙活數(shù)日,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好似那馬就是忽然發(fā)了瘋,大皇子元隆就是命該如此。
皇帝出來冬狩一回,連著廢了兩個兒子,病得越發(fā)厲害。
太醫(yī)們都束手無策,只能勸皇帝早些回宮。
元嵩沒有堅持多久,就下旨回宮。
狩獵過后,要用獵來的祭祀,原本這場祭祀極為重要,應(yīng)該由皇帝親自主持,但是他病得不輕,就將此事交由二皇子元啟負責(zé)。
如今大皇子成了廢人,二皇子元啟就成了嫡長,又代表皇帝祭祀。
朝中人心浮動,站隊二皇子的臣子越來越多。
然而,事情就在這個時候,再次迎來了一次重大轉(zhuǎn)折。
二皇子元啟代皇帝上天壇祭祀的時候,遭了刺殺,一劍穿胸,性命垂危。
本就在病中的皇帝聽聞這個消息,直接吐了一口血。
與此同時,民間也出現(xiàn)了“皇帝得位不正,導(dǎo)致皇子們遭了報應(yīng)”的傳聞,謠言四起,人心浮動,大有風(fēng)雨欲來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