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珠眼眶一熱,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
她心里清楚,能進公主府辦的女學是多不容易。
那里面都是達官顯貴家的小姐,進去讀書,往后在京城貴女圈里說話都能硬氣些。
她從沒想過,白晚晚會為自己費這么大心思,喉嚨發(fā)緊道:“晚晚,真不知道該怎么謝你......”
白晚晚嬉皮笑臉道:
“謝啥呀!快嘗嘗這個!
我讓人新做的奶茶,里面放了草莓和葡萄,酸酸甜甜的可好喝了!”
她把勺子塞進江明珠手里道:
“別愁眉苦臉的!往后日子長著呢!
女學里都是同齡人,多認識些朋友,開開心心過每一天,比啥都強!”
江明珠搖了搖頭道:“那些貴女怎么看得上我這種說話呢?我就是想著進了女學能夠多學點東西。”
白晚晚點了點頭道:“那確實,公主府的女學沒別的好的,就是真的能學到東西?!?/p>
自從幾年前那女學的先生被處置了之后,長公主對女學還是挺在意的。
教詩文的王夫子,從前當過翰林,皇上都曾請他講過書。
教女紅的周嬤嬤,在宮里繡房待了二十多年,給太后做過壽衣,繡出來的花鳥魚蟲跟活的似的。
教禮儀的孫姑姑,是從宮里退下來的教養(yǎng)嬤嬤,伺候過三位公主出嫁,走路怎么邁步子、見人行什么禮,她教得最明白。
還有教算術的李娘子,從前幫著自家老爺管過商鋪賬目,再復雜的算盤珠子在她手里一撥拉,三兩下就算得清清楚楚。
知微直接拿出了幾身衣服道:“這些衣服是我家小姐讓人做的,還有這些首飾,您都收著?!?/p>
“不,這已經(jīng)夠麻煩你的了?!?/p>
白晚晚笑道:
“姐姐可是以后要幫我管理農(nóng)莊的,你知道我有多少處農(nóng)莊嗎?
如今我手上有12個莊子,真的快要管不過來了?!?/p>
白晚晚也挺無奈的,她最喜歡的就是買買買,一不小心就買多了,關鍵買了,根本來不及打理。
江明珠看著白晚晚道:“我之前在江家,也管理過十幾個農(nóng)莊的……”
“啊?”
江明珠眼眶泛紅,聲音有點發(fā)顫:
“我祖母真的特別能干,她娘家是做生意的,嫁進江家后總被人瞧不起,可管起莊子來誰都比不上她。
那些農(nóng)莊要是沒她盯著,江家哪能在生意場上站穩(wěn)腳跟?”
她咬著嘴唇,語氣里滿是不甘:
“等祖母一去世,江家立馬把所有莊子都收回去了。
這兩年倒好,莊稼減產(chǎn)、管事貪污,經(jīng)營得一塌糊涂?!?/p>
江明珠說著說著,眼眶泛起一層水光:
“祖母臨走前,把農(nóng)莊的賬本、地契都偷偷塞給我,還反復叮囑,好好守著這些,將來總能派上用場。
她想著,只要我把莊子打理得井井有條,江家看在功勞份上,等我出嫁時好歹會給份體面嫁妝。
可哪里知道會變成這樣?”
原來是這樣,這江家還真是狗眼看人低。
白晚晚直接把所有農(nóng)莊的資料拿了出來道:“這些就是我名下的所有的農(nóng)莊,你幫我打理吧!”
白晚晚手上自然不止12個莊子,她如今手底下估計得有30來個莊子,其他的莊子都有人在打理。
這十二個莊子是顧思年的,交給江明珠打理也正合適。
江明珠看了看,心里有了底,對白晚晚說道:
“這幾個莊子底子都不錯,就說那個烏木莊子,里面的木材都是好料子,只要找對買家不愁賣。
我知道有幾家木材商,以前常和祖母做生意,信譽好、出價也公道。
祖母臨走前反復跟我說,管莊子最要緊的就是打通銷路。
只要手里握著穩(wěn)定的買家,種出來的、產(chǎn)出來的東西就不怕砸在手里?!?/p>
白晚晚點了點頭道:“那這些莊子就交給你打理,我還可以教你一些簡單的算法,你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
白晚晚攤開宣紙,指尖蘸墨畫出規(guī)整的表格,邊寫邊講解復式記賬法,筆尖劃過紙面發(fā)出沙沙聲響。
江明珠盯著表格里的橫豎線條,瞳孔驟然放大。
那些繁雜的收支賬目,竟在方格里變得清晰有序,連庫存盈虧都能一眼看清。
江明珠難掩激動:“好厲害??!以往對賬要算上三日三夜,這法子一會兒就能理清!”
白晚晚又寫下九九乘法表,輕聲念道:“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當聽到“七七四十九”時,江明珠眼里燒著狂熱的光:“如此簡便!若用這口訣,每月盤點庫房能省大半功夫!”
一晚上江明珠仍捧著寫滿算式的宣紙,嘴里念念有詞。
直到更鼓聲起,她才如夢初醒,小心翼翼將紙張疊好藏入袖中,喃喃自語:“明日定要找個算盤,試試這神奇算法……”
白晚晚則是早就睡著了,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直接叫了她身邊所有的人進來。
白晚晚拿出昨天晚上的地圖道:“這些地圖上的地方,你們都派密探查查看,這些到底是什么地方??!”
白晚晚也挺好奇的,但是這肯定是江家比較重要的地方。
這些密探都是散布在各個角落里的,現(xiàn)在白晚晚有個專門收集情報的機構,瑯琊閣。
瑯琊閣是專門收集情報的地方,有兩撥人馬,一撥是以奶糖為首的,里頭全部都是動物。
另一波則是山寨訓練出來的,有各種各樣的人,個個都有拿得出手的本事。
里頭有從山寨摸爬滾打出來的狠角色,也有市井里歷練出的能人,干啥的都有。
有的擅長易容改扮,往人堆里一扎,瞬間就能變成小商販、仆役,連口音神態(tài)都學得一模一樣。
有的精通藥理,能悄無聲息調配出迷藥、解藥,關鍵時刻派上大用場。
還有的識字斷文是把好手,不管是官府文書還是江湖密信,都能迅速參透里頭的門道。
山寨里還有一百多個半大孩子正摩拳擦掌準備考童生試。
在山寨里,識字讀書壓根不算稀罕事。
不管是十來歲幫著傳信的小崽子,還是四五十歲管賬的老伙計,人人都能看書寫字。
灶臺邊燒火的大媽,農(nóng)閑時會湊在學堂旁聽。
負責喂馬的年輕后生,晚上也要在油燈下背兩篇文章。
白晚晚定下規(guī)矩,連剛會跑的娃娃,都要跟著先生學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