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一華夏,征服世界!”
“這目標太宏偉了?!?/p>
“是??!好嚇人?!?/p>
“一旦成功,我們就是開天辟地的英雄。”
……
將士們既激動又興奮,紛紛開口議論。
華夏大地,九州四海紛爭不斷,數(shù)萬個日夜戰(zhàn)火紛飛,從來沒有人提出過統(tǒng)一的概念。
從商周盛世時期,便有各方諸侯割據(jù),戰(zhàn)亂不休,逐漸分裂出許多部族和國家。
不論哪個朝代,都有起有落。
即便是圣君當世,也難逃王朝敗落消亡的結局。
華夏山河早已破碎,中原沃土離亂長久,幾十代人歷經(jīng)磨難痛苦不堪。
無數(shù)次春秋交替滿目瘡痍,但從未有誰能平四海定九州。
若能一統(tǒng)華夏,必能結束紛爭,讓天下百姓不再飽受戰(zhàn)亂之禍。
而神明的雄心,不僅僅是統(tǒng)一華夏,還有整個世界。
這目標太遠大了,若能成功,將改寫人類歷史進程。
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新制度的締造者。
真的一統(tǒng)世界,不知會亮瞎多少人的眼睛。
“眼下,我們要對付的是十八路諸侯,一百八十萬甲士,若挺不過這一關,一切都是枉談?!?/p>
譚君艷說著看向周搏,“武器打造出來多少了?”
周搏上前一步道:“各種長兵六千多,應該快七千了。”
接到精鐵和煤炭后,就開始打造兵器,若是有足夠的時間,士卒們都會有一件趁手的武器。
只是,時間太短了,無法打造出更多。
“太少了,作用不大?!?/p>
譚君艷顯得有些無奈,“看來,只能指望大量復合弓和炸藥了?!?/p>
“建城等事務全部暫停,全軍備戰(zhàn),各營全部行動起來。”
“戰(zhàn)馬全部移交騎兵營……”
譚君艷一陣部署后,又一張字條自瓷缸里飄了出來。
撿起來一看,見是程無雙的字跡。
內容很簡單,就是通知這邊,復合弓和箭矢已卸載完畢,可以傳送了。
看完信件后收起了瓷缸,對眾人道:“準備接收復合弓?!?/p>
簡單吩咐了句,走進了另一個房間,翻出了三道圣旨。
都是小皇帝急著催婚下的旨意。
王炎能用這東西變現(xiàn),當然要給他送過去了。
他購買那么多物資,錢財上的耗費都不敢想象了。
……
“復合弓,真的是復合弓!”
“還有箭矢,太好了?!?/p>
“有了這些,咱們就不怕十八路諸侯了?!?/p>
……
不多時,大批復合弓從天而降。
將士們激動的不斷驚呼,士卒們一哄而上。
很快就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不對,詫異道:“這次的復合弓與之前的,好像不太一樣?!?/p>
“快拿去給譚將軍看看。”
“嗯?!?/p>
很快,就有兩名士卒抱著復合弓朝譚君艷等人走去。
其中一位道:“主帥,各位將軍,這次的復合弓,與之前有些不一樣。”
眾人也看了出復合弓與之前的有些不同。
造型不一樣了,滑輪位置變了,并且還大了一圈,看著更加堅固。
譚君艷率先拿起一把,仔細端詳。
弓的材質紋理更加細膩,弓身似乎更加堅固,分量也略微重了一些,很有質感。
“看起來的確不一樣了?!?/p>
譚君艷說著,從士卒手中拿過箭矢,搭在弓上。
用力一拉,頓感弓弦的張力比以往要強上許多,需要使出更大的力氣才能拉滿。
但比普通弓要節(jié)省很多力氣。
拉滿后,手指一松。
“嗖!”
“噗?!?/p>
箭矢離弦而出,如同一道黑色閃電。
竟然一連射穿了兩個箭靶子,最后刺在城墻石壁上。
整個箭身幾乎全部沒了進去,只留下一小截尾羽,在外面微微顫動著。
不論將士還是士卒,全都看呆了。
很明顯,這次的復合弓比之前的威力更大,穿透力更強。
“好厲害!”
“神弓啊!”
……
過了半晌將士們才驚呼出聲。
“這威力比之前的復合弓強太多了。”
“是啊,太驚人了?!?/p>
“十萬把,足足十萬把?。 ?/p>
“有了這批神弓,我們何懼那十八路諸侯?”
“這些復合弓,將是十八路諸侯的噩夢?!?/p>
“這是神明賜予我們戰(zhàn)勝敵人的利器,定會讓十八路諸侯瞠目結舌?!?/p>
將士們士氣高漲,譚君艷也很興奮,同時也很詫異。
上次的復合弓就已經(jīng)很強了,萬萬沒想到,這次的,竟然比上次還強。
最開始的復合弓,是王炎網(wǎng)購買的。
而這次的,是墨春秋給提供的。
人家有專業(yè)加工軍工設備的集團,他們生產(chǎn)出來的復合弓,自然不是市面上,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那些復合弓能比的。
不論質量還是威力,都遠遠超過了上次的復合弓。
……
“你說什么,譚君艷把我的兩萬五千匹戰(zhàn)馬全都給扣下了?”
蠻夷軍大帳內,烏維又炸了,
“說好了的,一匹馬換兩百五十斤糧食,他怎么可以如此言而無信?”
“兩萬五千匹戰(zhàn)馬,一粒糧食都沒給我們,哪有他們這樣的?”
“這和欺詐有什么區(qū)別?”
“譚家軍無恥,太無恥了?!?/p>
……
烏維喊的青筋暴跳,“集結所有甲士,進攻澎水城。”
“別?!?/p>
有位將士忙站了出來,“十八路諸侯,明日就會與譚家軍交火,我們沒必要出兵的。”
烏維怒目圓瞪的道:“不出兵,那兩萬五千匹戰(zhàn)馬怎么辦?”
另一甲士上前一步道:“譚家軍是因為要用五千匹戰(zhàn)馬交換何濤,盛怒下扣押了所有戰(zhàn)馬?!?/p>
“他們的理由是,何濤既已歸順譚家軍,就已是譚家軍中的一員?!?/p>
“我們試圖加害譚家軍將領,引起了他們的不滿,導致我們什么都沒撈到,什么都沒換來?!?/p>
“大涼國先后兩次與譚家軍做交易,均都得到了足額的水和糧食?!?/p>
“而我們,餓著肚子能打得過譚家軍嗎……”
這伙計的意思很明顯,當時大家都反對用戰(zhàn)馬交換何濤,唯獨烏維不聽勸,非要那么做。
結果,白白損失兩萬五千匹戰(zhàn)馬,毛都沒撈到。
總之,全怪烏維,是他指揮不當,一意孤行,才會有此惡果。
烏維自然能聽出他話里話外的意思,臉色愈發(fā)陰沉的道:
“你這是在質疑我的決策嗎?”
這伙計忙抱拳躬身,“末將不敢,”
“哼?!睘蹙S冷哼,
“沒有我,你們早都餓死了,質疑我,你有資格嗎?”
眾將領聽的直翻白眼。
錯了還不承認,這是個什么玩應?
烏維繼續(xù)道:“若不是譚家軍狡詐,何至于此!”
軍師圖魯上前一步道:
“我們與譚家軍交戰(zhàn)已久,雙方積怨頗深,即便不用戰(zhàn)馬換何濤,也拿不到糧食?!?/p>
“但此時出兵攻打澎水城,的確太不明智了?!?/p>
烏維臉色一凜,“難道就這么算了嗎?”
“明日十八路諸侯兵臨城下,他們與譚家軍交火,兩方必會死傷慘重?!?/p>
“那時,我們可以混進去偷取戰(zhàn)死士卒們的尸首。”
“有了尸首,就不會……不會挨餓了!”
“等我們士卒恢復了體力,不論打譚家軍,還是對抗各大諸侯,都比現(xiàn)在出兵討伐澎水城要好。”
“軍師所言極是,我們不能沖動行事。”
“出兵澎水城,無疑是自尋死路?!?/p>
“如今之計,我們應該按兵不動,等待時機?!?/p>
甲士們生怕烏維在犯渾,紛紛出言支持軍師的建議。
“可惡!”
烏維眼中怒火幾乎已經(jīng)實質化,
“我堂堂蠻夷軍,竟然淪落到了戰(zhàn)場上偷取尸首才能活下去的地步,真是可悲,太可悲了。”
“咳咳?!?/p>
圖魯干咳了聲,“能弄到尸體,餓不死就已經(jīng)很好了?!?/p>
“對啊,不然我們打進圣龍國后,不也打算吃人嗎!”
“圣龍國內也沒什么糧食,不吃人,我們吃什么?”
烏維聽著眾人的議論,整張臉憋的通紅。
片刻后道:“放出消息,不管譚家軍,還是各路諸侯,誰給我們糧食,我們就幫誰打仗。”
有位伙計聞言道:“如果兩邊都給我們糧食呢?”
烏維眼睛一瞇,“那就看幫誰得勁了。”
剛剛說話的伙計繼續(xù)道:“如果兩邊都不給我們糧食呢?”
“都不給……”
烏維白眼一番,“問軍師?!?/p>
圖魯上前一步道:“十八路諸侯想打澎水城,第一站是澎石城?!?/p>
“他們必須打下澎石城,才能進攻澎水城?!?/p>
“屆時,澎水城主力軍會前往澎石城助戰(zhàn)?!?/p>
“那時……”
圖魯臉色一狠,“我們的機會就來了?!?/p>
“妙啊,太妙了。”
“譚家軍全部去對付十八路諸侯,我們可以趁虛而入。”
“進城后搶糧搶人。”
“也可以直接住在澎水城里,斷了譚家軍后路?!?/p>
“如此一來,不就報仇了嗎!”
……
譚君艷這邊,很快就接到了誰給蠻夷軍糧食,他們就幫誰的消息。
樊印蹙著眉頭道:“主帥,蠻夷軍戰(zhàn)力不弱,人數(shù)也不少,如果被十八路諸侯拉過去,對我們太不利了。”
“的確如此?!弊T君艷微微點著頭,
“但烏維可不是什么一言九鼎的君子,我擔心給了他們糧草后,他們也未必會出兵相助。”
“不如,問問神明吧!”
“對,把烏維的為人,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說給神明,看神明如何抉擇。”
“我正有此意?!?/p>
譚君艷直接拿出了紙和筆,開始給王炎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