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可能......你們騙我的,對不對?”
蘇瓷冷笑道,“你和明光帝一直算計我。”
“以為我是一個沒有依靠,沒有背景的六品小官的女兒?!?/p>
“卻沒有想到我真正的身份吧?”
“是不是嚇到你了?”
“你們千挑萬選,最后卻給秦王殿下找了個最大的助力?!?/p>
“是不是很好玩呢?很有趣?”
“你們千算萬算,卻沒想到會是這么個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
“是不是腸子都要悔青了呀?呵呵呵......真痛快!......”
太后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繼續(xù)爭辯道,“就算百里宸有了兵權(quán),他若搶奪皇兄的皇位,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會被天下人詬病和恥笑......”
百里宸從袖子里,拿出先皇的傳位詔書,展開給太后看。
當看到這封傳位詔書后,太后終于無力掙扎了.
原來明晃帝的皇位才是真的來路不正。
小丑竟是他們自己。
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她雙眼無神地盯著蘇瓷和百里宸,突然抱著頭,拼命地大叫起來。
“啊......啊......”
“別叫了,就你那點小伎倆,我們一看就明白了?!?/p>
“想叫人來救你嗎?”
“可能要讓你失望了,根本不可能會有人來救你?!?/p>
“這周圍全部都是殿下的人,你就算是喊破了喉嚨,也無濟于事的!”
“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你跑不掉的!”
“你也該為你做的惡,付出應有的代價了!”
百里宸從袖中拿出一把短匕,一步一步地向太后靠近。
匕首上泛著森森寒光,讓人心生畏懼。
太后徹底慌神了,驚慌失措。
她看著百里宸祈求道:“我是對不起你,更對不起你的母妃,但女人在后宮中爭寵,各憑本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些都是人之常情......”
“看在我如今已經(jīng)年邁,也活不了多久的份上,你就饒了我吧!”
“大不了,你讓我遷出皇宮,移入別院也行,我在別院中自生自滅,絕不打擾你半分......”
“若實在還不行的話,讓我去佛寺清修,為你的父皇母妃祈福也行......”
百里宸看著這個可憐求饒的惡毒女人,恨不能食其肉,啖其血。
冷冷地拒絕,“都不行,你還是去地獄懺悔吧!......”
“住手!”蘇瓷急忙阻止道,“還是用毒吧!她畢竟做了那么多年的一國太后,如若身受重傷死亡,總歸不好交代......”
百里宸停止了動作,示意龍一喂她服下毒藥。
幾番掙扎后,太后七竅流血而亡。
眼看著夜已經(jīng)很深了,百里宸牽著蘇瓷的手走出了永壽宮。
又交代半月道:“快送小姐回府吧!余下的事,我來處理!”
“殿下,明光帝那邊要怎么辦?”
“我剛才得到消息,齊王百里豐與‘毒醫(yī)谷’勾結(jié)到一起了,他們正準備聯(lián)絡(luò)朝臣,召集人馬逼宮,想要直接搶奪皇位了......”
“百里豐幾日前府里進了一位側(cè)妃,是誠親王府的庶女,誠親王府沒有嫡女,只有兩位庶女,而嫁到齊王府的這位庶女,卻是誠親王千嬌百寵養(yǎng)大的,我料想誠親王府和齊王府也已經(jīng)聯(lián)手了!”
“我準備先借助明光帝的手,把齊王和誠親王的狼子野心給揭露出來,先把他們扳倒后,反手再逼迫明光帝退位讓賢,最后我們再對付慕容復......”
蘇瓷想了想,覺得百里宸這樣的決定,甚好!
先借力打力干掉一部分勁敵,然后再拿到皇權(quán),正面對付強敵。
她回府后,明天也需要和家里的人好好溝通一下,讓恒親王府立場明確起來,一定要支持百里宸。
這樣,她和百里宸的勝算就會更大了。
于是,蘇瓷乖乖地回府了。
一夜好眠。
翌日。
蘇瓷起床后,梳洗了一番,隨便吃了些早膳,就召集全家人開會。
甚至還請來了老恒親王妃和上官昭云一起參加。
先把如今的朝局講給大家聽。
又把百里宸和她的計劃透露了一些。
老恒親王妃聽后,和藹地笑道:“既然你們想要這皇位,祖母首先支持!”
“明光帝在位這些年,把大周朝打理得亂七八糟的,簡直可以用千瘡百孔來形容?!?/p>
“國家一日日的衰弱,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呀......”
“你祖父和你大伯這么多年守護邊關(guān),經(jīng)常朝廷連糧草都不能提供?!?/p>
“全靠將士們節(jié)衣縮食,死死支撐。恒親王府這些年,把府來所有能填進去的銀兩都拿出來了?!?/p>
“你二堂哥絞盡腦汁想著賺錢的路子,給大家籌集糧草,天天都快愁死了......”
“你們真沒有見過邊關(guān)將士有多苦!”
“他們挨著餓,受著寒,還要對抗外敵,實在是苦呀!”
“我是希望能換一個賢明的帝王,能帶領(lǐng)著國家富強起來;老百姓也可以安居樂業(yè);而邊關(guān)的將士,也能少受一些委屈?!?/p>
“邊關(guān)的將士們,苦呀!”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卻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p>
“這樣怎么打仗?難道每次都要用無數(shù)的人命去填嗎?”
蘇瓷聽后,心里面也十分難受。
她走到老恒親王妃面前,柔聲問道:“祖母,祖父那里還差多少軍餉?”
上官昭云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伸出五根手指頭,“朝廷有一年多沒有發(fā)軍餉了,有三年沒有給將士們發(fā)放衣服了,連糧食也給得很少,都給些陳年的粗糧,還摻了大量的石子,是一點活路也不給大家留呀!”
“這些問題,祖父向明光帝寫了無數(shù)道奏折,結(jié)果都是石沉大海,太讓人心寒了......祖父現(xiàn)在把家產(chǎn)能變賣的已經(jīng)全部變賣了,還差了五十萬兩。”
“我這次回京就是想找明光帝解決軍餉的問題,可是他卻用一句國庫空虛,就把我給打發(fā)了,想想就很生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