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提出要見他的母親,宋金銀倒是有些意外,不管轉(zhuǎn)念一想長樂跟衛(wèi)承宣之間的關(guān)系,宋金銀就明白長樂要見他母親的原因了。
宋金銀笑嘻嘻的起身,“我回來之后就跟我娘提起過奚哥和花姐姐,我娘早就想見見花姐姐了。”
“這個時辰我娘定然在佛堂,我?guī)Щń憬氵^去?!?/p>
宋宅的裝修并非那種富麗堂皇,而是處處都透著精細,在細節(jié)處彰顯著主人的富貴和品味。
倒是與身上隨時都帶著金扇子,脖子上還掛著金三盤,連名字都自己改成了金銀的宋金銀有些不一樣。
宋老夫人住在宋宅做南朝北的院子里,宋金銀直接帶著長樂去了宋老夫人禮佛的佛堂。
佛堂外侯著的丫鬟屈膝行了禮,才身后打起門口掛著的用來阻擋寒風(fēng)的厚布簾子。
宋老夫人跪在團蒲上,旁邊還侯著一個婆子。
婆子先給宋金銀行了禮,才跟宋老夫人說:“老夫人,公子來了?!?/p>
宋老夫人緩緩睜開眼睛轉(zhuǎn)頭,看到宋金銀身旁站著的長樂目中劃過一絲意外,撐著婆子的手站起身,“金銀,這位是?”
長樂福身行禮,“晚輩花長樂,見過老夫人?!?/p>
宋老夫人微微頷首,“你就是金銀先前同我提過的定安的夫人?”
以前是,現(xiàn)在可不是了。
不過長樂沒說,“晚輩來的唐突,叨擾老夫人了,還望老夫人勿要怪罪?!?/p>
“先前聽金銀提起你的時候,我就很想見你了,來,我們?nèi)セǚ孔?,那邊暖和。?/p>
宋老夫人的院子里有個花房,即便是在冬日,花房里也十分的暖和,還有許多的花兒開著。
三人依次落座,丫鬟捧上煮茶的茶爐和茶具,輕手輕腳的在一旁現(xiàn)煮了茶奉上。
宋老夫人一直在打量長樂,瞧著她的模樣和身段,眼中俱是滿意。
心想這般模樣,與玉瑾的小孩倒真是十分般配的。
長樂面對這樣笑容慈祥的長輩一向乖巧,知道宋老夫人在打量她,也乖乖的坐著任其打量。
“你今年多大了?”
“虛歲十六,過了年就虛歲十七了?!?/p>
虛歲十六,那今年就是才十五了,與定安倒是相差十歲,年歲差的有些多,不過倒也無礙。
總體來說兩人都還年輕,又有感情,未來的日子還很長。
“你與定安是自幼相識嗎?”宋老夫人又問。
“是?!?/p>
長樂心說她這可不算是撒謊,她確實是從小就認識衛(wèi)承宣,只是以前的關(guān)系并不親近而已。
“既是自幼相識那便是知根知底,感情自然也深厚?!?/p>
“你今日來見我,可是因為聽說了我與定安的母親是舊相識,所以特意過來的?”
“老夫人英明,長樂今日確實是特意來拜見老夫人的。而且長樂想向老夫人打聽一些奚夫人的事情,不知道方不方便?”
“這有什么不方便的?!彼卫戏蛉诵π?,“你想知道什么?”
“我什么都想知道,老夫人隨便說吧。”長樂實話實說。
“要說玉瑾的事情,那可真是有太多可說的了。就比如你來了我們景城之后應(yīng)當(dāng)已經(jīng)嘗過的番椒吧,那便是玉瑾發(fā)現(xiàn)的。”
宋老夫人微微嘆息一聲,目光盯著桌上擺的插花陷入了回憶之中。
那時她還沒有嫁入宋府,還是尚未出閣的姑娘。
有一日在家中待著的煩悶,便領(lǐng)著丫鬟出府閑逛打發(fā)時間。
走過一個茶樓的時候見茶樓不僅客滿,連大門口和窗戶口都擁擠著許多人瞧熱鬧,便也好奇的湊上前。
方走近,就聽得茶樓里響起一聲醒木拍桌的聲音,著實嚇了她一跳。
她還未緩過神,就聽著一道清亮的女孩兒聲高聲道:“只見那身形嬌嬌弱弱的林姑娘走到湖岸邊,輕柔的將紗絹放入袖中,一雙纖纖玉指抱住柳樹?!?/p>
說到這里女孩兒停頓了下來,她沒聽到前言,心想這個林姑娘莫不是傷心了要投湖。
只是她的這個想法剛冒出來,就聽女孩兒接著道:“這林姑娘抱住柳樹,只聽啊一聲,那柳樹被林姑娘一把拔了起來指向身后的二人,嬌喝道:我可不是那嬌滴滴的姑娘!”
她當(dāng)時就被這個反轉(zhuǎn)給震驚了,呆愣在外面半晌,最后還是被周圍的哄笑聲給笑回了神,只是依舊有些恍惚。
女孩兒前面鋪墊了那般多的嬌弱,最后竟來了個倒拔垂楊柳?
她細細一想那個畫面,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還想繼續(xù)聽,茶樓中的女孩兒今日的說書時間卻已經(jīng)到了,笑嘻嘻的跟大家說著:欲知詳情,且聽下回。
眾人意猶未盡的切喲一聲紛紛散去,她當(dāng)時就很好奇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女孩兒能講出這般的故事,便站在茶樓的門口朝里張望。
然后她就看見了僅用一根筷子在頭上隨意扎了一個丸子,穿著窄袖短衫長裙,身上還掛著一個布包的玉瑾。
第一眼,她就看待了。
那時她就在想,世上當(dāng)真有不施任何粉黛,衣著配飾也半分不見精美和華麗,卻第一眼就讓人感到驚艷的姑娘。
而且那種驚艷不僅僅是因為玉瑾的模樣生的漂亮,更是因為她身上那一股灑脫和鬼靈精怪糅合在一起的特殊氣質(zhì),第一瞬間就深深的吸引了她。
她都不知道當(dāng)時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竟就那么失禮的一直盯著玉瑾看,后面還更是毫無所覺的跟在玉瑾身后走了好遠,直到玉瑾停下來詢問她有什么事,她才驀然回神。
幸虧玉瑾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并沒有因為她的失禮行為而生氣,反而笑嘻嘻的同她說話。
也是自那之后她才與玉瑾認識,并且漸漸熟悉起來。
等熟悉之后她才知曉,原來玉瑾是孤兒,全靠自己做各種各樣的活計養(yǎng)活自己。
而且她不僅養(yǎng)活她自己,她還收養(yǎng)了很多流浪狗,即便是住在城外的破廟,她也依舊每天都充滿了能量,從未怨天尤人。
玉瑾說她賺銀子可不只是為了糊口,而是要攢銀子做買賣。
那時她還心想玉瑾賺的銀子并不多,除了吃穿還要養(yǎng)那么多的狗,哪里能攢下多少錢。
更何況做買賣是需要很多本錢的。
就在她覺得不可能的時候,玉瑾用所謂的分期付款,外加第一年紅利分成的方式,盤下了一家經(jīng)營不善的小面店,開起了豆花店。
不管是豆花,還是什么分期付款,這些都是她從來聽都沒有聽到過的。
她沒聽說過,別人自然也沒聽說過,豆花店開起來,大家秉著好奇進店品嘗,發(fā)現(xiàn)味道出奇的好,豆花店自從每日排起長龍。
她以為這就是玉瑾說的要做的買賣,可其實這遠遠不是玉瑾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