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突然感到有些迷茫。
離開老家之后,周楚并沒有選擇乘坐馬車回京城。
而是一路沿著官道就這么走著。
所幸這里離京城不算遠(yuǎn),治安還算不錯,沒有攔路搶劫的。
再加上周楚現(xiàn)在的武功,遠(yuǎn)非三年前可比。
即便遇到那強(qiáng)人,倒也不怕。
頗有一人獨闖江湖的感覺。
從老家到京城,兩百多公里,周楚倒也不急,走走停停。
此時的周楚,心氣仿佛被抽離了許多。
原本周楚努力賺錢,不說全部,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讓家里過的好一些。
這是驅(qū)使周楚的原動力。
周楚來自后世,明白很多道理,懂得的更多。
可懂得越多,心就越圓滑。
有句話說的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fù)心皆是讀書人。
書讀的多了,懂得道理越多,做任何事,都能找到道理自圓其說,都能自我邏輯融洽。
也就不會有多少心理負(fù)擔(dān)。
反而是那些沒怎么讀過書的人,做點壞事就過不去自已的良心,整日惶惶不安。
且看這滿朝袞袞諸公,哪個不是讀書人?又有幾人為百姓考慮過。
整日圣人之言掛在嘴邊,之乎者也不斷,卻從不干人事。
一個王朝滅亡,最有骨氣的和最沒骨氣的都是讀書人。
正所謂世修降表衍圣公。
有了標(biāo)桿之后,其他人也就心安理得了。
一直以來,周楚就是怕自已變得和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一樣,麻木,看不到人間疾苦。
周楚自問算不上什么好人。
什么人對自已好,自已就會對他們更好。
比如陸家。
卻沒有那么重的家國情懷,也沒有那么多為民請愿的想法。
否則早就想辦法入朝為官了。
現(xiàn)在謀劃的這些,一半是為了自已和家人,另外一半則是為了陸家。
至于未來的新帝,不過是因為陸炳的原因,順帶的。
自已注定得站在新帝這邊。
既然如此,何不早做謀劃?
現(xiàn)在家里人如此,周楚以后和他們也算是劃清了界限。
如此一來,自已做事的原動力起碼沒了三分之一。
頓時感覺渾身沒勁。
很多事說都很容易。
但周楚來到大明之后,畢竟真實的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
雖然周楚明白要割舍,可一旦真的割舍,心里就會空蕩蕩的。
就像那無根的浮萍一般。
此時雖然已經(jīng)入秋,但白天仍然很炎熱。
特別是中午,烈日當(dāng)頭,很多路人都會選擇去路邊的茶檔遮涼。
京城附近本就繁華,各地進(jìn)京的商人極多。
所以官道旁邊,茶檔很常見。
周楚走了大半天,也有些口渴了,就來到茶檔坐了下來。
“客官要點什么茶?”
茶檔的小二拎著毛巾和茶壺走了過來。
“你們這有什么茶?”
周楚看了一眼茶檔的情況,問道。
此時茶檔之中,除了周楚之外,還有幾人。
其中以一位看上去四十多歲的男人言談舉止最不一般。
“回客人的話,有毛尖、龍井,還有高碎?!?/p>
茶檔最暢銷的茶,永遠(yuǎn)是高碎。
便宜解渴。
一文錢可以喝到飽。
當(dāng)然,每個茶檔也有那么幾樣相對高檔點的茶葉。
這種茶就不是一般客人會消費的了。
比如周楚之前注意到的那個中年男人,茶碗里的茶湯顏色就和其他人的不一樣。
“泡一壺毛尖,再來份糕點?!?/p>
周楚隨口說道。
“好嘞,您稍等?!?/p>
小二聽到這話,頓時喜笑顏開。
一壺毛尖頂?shù)蒙腺u半天高碎的錢。
此時那中年男人也注意到了周楚,沖周楚禮貌性的點了點頭。
“老先生不是京城本地人吧?!?/p>
周楚回禮道。
“小兄弟好眼力,在下江西人,姓嚴(yán)名嵩?!?/p>
男人自我介紹道。
周楚聽到這話,心中一驚,沒想到停下喝個茶,都能遇到這位。
“原來是介溪先生,久仰大名?!?/p>
周楚一臉吃驚道。
“哦?小兄弟知道在下?”
嚴(yán)嵩有些好奇道。
“自是知道的,介溪先生天縱之才,十歲過縣試,十九歲中舉,十四年前科舉二甲第二名,滿心抱負(fù),不畏權(quán)貴?!?/p>
周楚如數(shù)家珍道。
此時的嚴(yán)嵩,還不是二三十年后的那個嚴(yán)嵩。
此時的嚴(yán)嵩心里裝的還是治國的抱負(fù)。
當(dāng)年一腔熱血,滿心抱負(fù),可惜朝堂之上最不需要的就是抱負(fù)。
于是嚴(yán)嵩一直被同僚打壓排擠。
后來更是因為得罪了劉瑾,被迫辭官歸鄉(xiāng)。
這一走,就是十幾年。
這些都是這幾年周楚了解的。
周楚很清楚,自已現(xiàn)在所處的世界和了解的歷史,有很多偏差。
所以做了很多功課。
嚴(yán)嵩聽到這話,眼睛頓時亮了。
他怎么都沒想到,自已當(dāng)年不過是個不起眼的編修,為官期間更是沒什么起眼的成績,過去了十幾年了,居然還有人知道自已。
嚴(yán)嵩瞬間感到無比感動,恨不得將周楚引為知已。
“小兄弟此話真是折煞老夫,說來慚愧,老夫當(dāng)年為官之時,實在是沒能為朝廷為百姓做什么實事?!?/p>
嚴(yán)嵩嘴上說著慚愧,但臉上的笑容出賣了他。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如今的朝堂,袞袞諸公,又有幾個真心為大明,有幾個真心為百姓?像介溪先生這般,自然與他們格格不入,寸步難行?!?/p>
周楚侃侃而談道。
嚴(yán)嵩聽到這話,眼睛愈發(fā)亮了。
干脆挪到了周楚的桌上坐著。
他覺得從未有人像眼前的小兄弟這般懂自已。
“我看小兄弟談吐見識皆不一般,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
嚴(yán)嵩此時恨不得和周楚把酒言歡,滿臉的熱情。
“小子名叫周楚,不過是京城的一個商人罷了,無甚大用。”
周楚自謙道。
嚴(yán)嵩聽到這話卻搖了搖頭。
“小兄弟未來絕不一般?!?/p>
“不知介溪先生此來京城所為何事?我雖然是一介商人,但在京城之中也有些朋友,如果能幫上介溪先生,再好不過?!?/p>
周楚轉(zhuǎn)移話題道。
嚴(yán)嵩聽到這話,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