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再次來到寧壽宮的時候,這里的氣象可以說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之前的寧壽宮,太監(jiān)宮女無數(shù),要論排場,寧壽宮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但此時卻又是另外一番氣象了,寧壽宮里里外外都是錦衣衛(wèi)的人,名義上是為了保護太后,實際上就是在軟禁她,整個寧壽宮就只有幾個太監(jiān)伺候著,但也被限制了出入,想要做什么事都要經(jīng)過錦衣衛(wèi)允許。
此時的皇宮也和之前大不相同,沒了宮女,多了很多錦衣衛(wèi),顯得無比肅穆,那些活下來的太監(jiān),一個個噤若寒蟬,甚至都不敢抬頭看周楚。
“屬下見過大人。”
守在門口的錦衣衛(wèi)一看到周楚,紛紛行禮。
周楚點了點頭,沒說什么,信步進入了寧壽宮內(nèi)。
此時的寧壽宮內(nèi),早已沒了往日氣象,變得無比凄涼,只有幾個小太監(jiān)在小心翼翼地收拾著被張氏扔了一地的東西。
顯然這位太后心情很不好,換成任何一個人,經(jīng)歷如此大變,心情也不會好。
周楚很快就看到了張氏,此時的太后早已沒了往日的儀態(tài)和高貴,沒了宮女們的精心伺候,她顯得無比狼狽。
“臣參見太后?!?/p>
周楚行禮道。
禮儀不可失,不論如何,眼前的這位都是太后,哪怕此時她暫時的失敗了,被自已軟禁了,但周楚清楚,人不能因為得意忘形就做出一些太過僭越之事。
真要那樣的話,被其他人知道,周楚的形象就會慢慢崩塌。
就像當初漢末,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表面上對皇帝該有的禮儀也是不可少的,董卓就是不懂這個道理,才會被天下諸侯討伐。
“周楚!”
張氏看著周楚,雙眼通紅,恨不得上前殺了這個她眼里的奸臣。
“不知太后召見,所為何事?”
周楚問道。
“你當真以為在這皇宮之中可以只手遮天了?”
張氏憤怒的看著周楚道。
“太后此言,讓臣惶恐,這里是皇宮,皇宮之中只有一道天,那就是陛下,臣不過是陛下手中的棋子罷了,有臣在,沒人能遮住陛下的天?!?/p>
周楚淡定自若道,語氣沒有過多地恭敬,也沒有太多的不敬,顯得很平靜。
但就是這種平靜,讓張氏愈發(fā)憤怒,周楚作為一個臣子,居然敢用這種語氣和自已說話,簡直是罪不可恕。
“你當真以為,沒人能治得了你?”
張氏雖然憤怒,卻也拿周楚無可奈何。
“太后何出此言,臣感到萬分惶恐。”
周楚滿臉不解道。
“你要怎么樣,才肯撤走這些錦衣衛(wèi)?”
張氏明白,和周楚扯皮沒有任何意義,再聊下去,自已恐怕會被他氣死,干脆直接說出了自已的想法。
“太后息怒,臣也是為了太后的安危,前兩天太后讓臣撤走錦衣衛(wèi),結果那些刺客就趁著皇宮守備空虛,留下累累血債,此乃臣之失職,臣罪該萬死,所以這次無論太后說什么,臣都不會讓他們擅離職守。”
周楚一副忠臣良將的模樣,慷慨陳詞,越說越激動,說著說著,自已都覺得自已真的是在為太后的安危著想了,一時之間居然有些感動。
“你!”
張氏看著周楚如此厚顏無恥,頓時一股氣淤積在胸口,上不來下不去,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太后也不必過于擔心,陛下已經(jīng)下令,讓各州府選出數(shù)千名良家子,送入京城,再經(jīng)過篩選,就可以進入宮中侍奉太后了?!?/p>
周楚說道。
“你就不怕我那兩個弟弟知道我的情況,做出不可挽回的事嗎?”
張氏此時終于忍不住了,兇相畢露。
周楚聽到這話,頓時冷笑不已。
“太后不會真的以為那些個文官把你們當自已人了吧?無論是昌國公還是建昌侯,如果造反的話,那些個文官肯定會鼎力支持?!?/p>
“但他們支持這兩位造反,并不代表他們和你們是一條心的,出了事,他們兩位抗,好處就沒他們的,造反的罪名,太后想清楚了嗎?往重了說,那可是要夷九族的?!?/p>
周楚滿臉不屑道。
張氏聽到這話,氣息一窒。
文官對她的利用,她不是不清楚,不過她也想利用文官,為自已的兩個弟弟不斷擦屁股,攫取資源,無論是政治資源還是江南的走私資源,都能保證他們張家迅速崛起。
正如周楚所說的,張氏毫不懷疑,一旦她的兩個蠢弟弟造反失敗,那些文官們會毫不猶豫的拋棄他們,甚至會落井下石。
張氏這話也就是想嚇唬嚇唬周楚,如非必要,她是絕不可能讓自已的兩個弟弟造反的,哪怕自已再委屈,只要兩個弟弟沒事,他們張家就能崛起。
相反,但凡這兩位有點想造反的苗頭,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后文官們屁事沒有,但他們張家那就徹底完了。
別的不說,張氏可是知道南京有那個王陽明坐鎮(zhèn)。
“太后是個聰明人,臣只是不想我大明百姓受到戰(zhàn)火荼毒,臣相信娘娘也是深明大義之人,不會做出不智之舉?!?/p>
周楚這話中藏著一把把刀子,直戳張氏的心。
張氏聽完之后,好似認命一般,癱坐下來,不再搭理周楚。
周楚眼看目的已經(jīng)達到,自然不會在和張氏糾纏。
周楚特地來這里一趟,就是為了誅張氏的心,只要張氏不想讓自已的兩個弟弟在外面胡鬧,她就得安分的待在寧壽宮之中。
如果周楚不來的話,還真怕她不安分,鬧出什么事來。
不過既然來皇宮了,自然得去見皇帝。
周楚一路溜達著,如今的皇宮就像是周楚的后花園,整個皇宮之中除了太監(jiān)就是錦衣衛(wèi),周楚所到之處,所有的太監(jiān)都嚇得低下了頭,生怕多看一眼就會被弄死。
經(jīng)過通報之后,周楚進入了御書房。
“衡器,朕聽說太后又召見你了?”
實際上,錦衣衛(wèi)在去稟報讓周楚來皇宮之前,就將這件事先跟嘉靖匯報了。
這也是周楚的命令,皇宮之中的所有事,都要優(yōu)先向嘉靖匯報,皇帝知道之后,再由皇帝決定要不要告訴自已。
錦衣衛(wèi)首先效命的是皇帝,然后才是周楚這個指揮使。
很顯然,此時的嘉靖無論對錦衣衛(wèi)還是周楚,都是極其滿意的,此時的他才感覺自已是整個皇宮的主人,而不是像之前一樣,整日都膽戰(zhàn)心驚的。
“是?!?/p>
周楚將自已在寧壽宮和太后的對話,一字不差的轉述了出來。
“哼,她張家要是有這個膽子敢造反倒好了?!?/p>
嘉靖滿臉憤怒道。
對于張氏的兩個弟弟的所作所為,他早有耳聞,畢竟這兩人完全不干人事,可謂是天怒人怨。
以前都是在張氏幫他們擦屁股,遮掩過去了。
“衡器,這江南士紳鐵板一塊,朕該如何應付?”
嘉靖看著周楚,問道。
遇事不決問周楚,已經(jīng)成了嘉靖的習慣了。
在他眼中,似乎沒有周楚解決不了的問題,雖說有些解決方式太過粗暴了些。
“陛下是想當漢文帝,還是想和那些文官糊弄糊弄就算了?”
周楚突然問出一個問題。
嘉靖的偶像一直都是漢文帝,周楚說這話,就是想堅定眼前這位少年皇帝的決心。
“朕自然是想比肩文帝,還我大明一片朗朗乾坤?!?/p>
嘉靖聽到這話,滿臉鄭重道。
“那陛下是否可以做到君臣不相疑?就像當年的秦孝公信任商君一般?任世人毀我謗我,陛下若能不相疑,臣必輔佐陛下,超越文帝。”
周楚說這話的時候,也是滿臉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