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說的是皇上恩準嬪妾的家人入宮赴宴嗎?”
顧攸寧嘴角微揚,面上甚至帶了些炫耀的意思。
不過殿內(nèi)坐著的宮妃聽著這句,眼里的嫉恨卻是淡了,尤其是幾個世家女,她們的家人本就有赴宴的資格,實在看不上這點恩賜。
而且她們雖在宮內(nèi),但消息也靈通,這次顧遠山在登州為了游說那些賊寇,差點連命都沒了,皇上有封賞也屬尋常。
如今顧攸寧這副沒見識的得意模樣,更讓她們更不將人放在心上了。
“看來你早已知道,本宮原本還想當(dāng)日給你留個驚喜?!?/p>
皇后略有遺憾地笑笑。
“顧府的人第一次參加宮里宴會,皇后娘娘不如請兩個教養(yǎng)嬤嬤去顧府教教規(guī)矩,免得到時出了岔子,惹得太后不喜,牽連到顧婕妤自身。”
鄭貴妃在旁輕笑一聲。
教養(yǎng)嬤嬤是教導(dǎo)女眷規(guī)矩的,顧府女眷規(guī)矩欠佳,她這個女兒自然也是個沒規(guī)矩的。
“府里女眷若能得宮里嬤嬤的教導(dǎo),自是好的,嬪妾的父母也必定會心存感激?!?/p>
顧攸寧此話一出,殿內(nèi)不少宮妃面上都露出嘲諷輕蔑之意,這里誰人不明白鄭貴妃的意思,不就是想要折辱顧府的人,而這顧婕妤竟是一臉歡喜地應(yīng)了。
果然是小門小戶出來的,一點腦子都沒有,難怪先前方采女不找別人,偏要拿她做筏子。
“可嬪妾雖孤陋寡聞,也知每年參加宮宴的人雖有定數(shù),但人卻有不同,如此皇后娘娘是不是都要派嬤嬤前往教導(dǎo)?!?/p>
“就這一樁事,娘娘就不知要擔(dān)著多少辛苦?!?/p>
眾人嘴角的嘲諷有些凝固。
可不是,皇親貴胄不說,京中三品以上大員常有變動,還有每年都有被帝王恩賜參加宮宴的官員,第一次赴宴的人多了去了。
“貴妃如今越發(fā)愛說笑了,太后素有佛心,怎會輕易怪罪?!?/p>
皇后微笑著看了一眼顧攸寧,卻是對著下首的鄭貴妃道。
“這倒是,皇后與太后是親姑侄,自然親近,臣妾等哪里及得上您了解太后?!?/p>
鄭貴妃這話便是明晃晃的諷刺,滿后宮誰不知道太后并不親近皇后。
皇上剛登基的時候,太后就想召崔家另一位侄女進宮服侍皇上,還是皇上以先皇仙去未滿一年的由頭回拒了。
“本宮聽說顧婕妤的嫡母出自溫家?”
皇后面上雍容不改,目光轉(zhuǎn)而落在顧攸寧下首的溫美人面上。
“回娘娘,的確如此,不過顧夫人只是溫家旁支,嬪妾與她,并不相熟?!?/p>
溫美人這話真是一點都不客氣,就差說顧溫氏算不上正經(jīng)溫家人。
“溫家傳世百年,就算是旁支,氣度風(fēng)儀也是旁人比不上的,規(guī)矩自然是好的?!?/p>
皇后卻是將這話平靜接過去了。
教養(yǎng)嬤嬤的事也就這般被岔開了去,皇后又將話引到了太后壽辰宴。
雖然太后對宮妃們一向冷淡,不過有顧攸寧之前被封婕妤的“好運”在,大家討好太后的心思還是很熱切。
而且那日高官顯貴都在,若能得太后一句贊賞,皇上自然也會多看自己幾眼。
所以眾妃嬪都千方百計地探問別人的禮物,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顧婕妤要準備兩份禮物,若是找不到好東西,不如將我上次送的那兩塊血玉獻上去?!?/p>
顧攸寧正仔細聽著,冷不丁耳邊響起一道聲音。
她轉(zhuǎn)頭看向那張十分倨傲的臉。
“難不成你還想省下大皇子那份?你可別當(dāng)著眾人的面丟臉?!?/p>
見顧攸寧疑惑地看過來,溫美人越發(fā)沒好氣。
顧攸寧確實心有疑惑,她和溫美人只有過兩次交集,一次是她將軟轎借給腳崴傷的溫美人,溫美人送了兩塊上等的血玉給她;另一次是溫美人為她請了御醫(yī)。
若說那次在御花園為她請御醫(yī)是為了還她前面那個人情,那這次特意提醒她要準備兩份壽辰禮就有些讓人不解了。
“多謝你提醒。”
按下心中的疑惑,顧攸寧輕笑著道謝。
溫美人則是抬了下巴,偏開眼去。
在殿內(nèi)其他人看來,就是兩人話不投機。
但顧攸寧這會也確實沒心思多想溫美人的事,皇后今日的態(tài)度讓她有了很強的危機感。
她原本的想法是面上和皇后親近,兩人一起對付鄭貴妃,皇后不是善人,但鄭貴妃對后位的威脅昭然若揭,拉攏她,是利益所在。
但皇后方才刻意引著眾宮妃嫉恨自己,只有幾種可能,一是皇后在敲打自己;二是皇后已經(jīng)找到更合適的刀,三是皇后覺得自己的威脅不下鄭貴妃。
崔家加上鄭家,不管是在后宮還是在前朝,都足夠壓得她喘不過氣,顧攸寧心中有股強烈的不安。
但不管是哪種原因,既然皇后已經(jīng)忍不住對她出手,那她平日里行事就要更加多一份小心。
……
十一月十五,是太后的壽辰。
帝王為表孝心,將宴會設(shè)在乾正殿。
夜里,乾正殿內(nèi)外燈火通明,皇親貴胄,文武大員,后宮嬪妃,濟濟坐了滿殿。
按著親疏品級,最高處坐著崔太后和帝后二人,次階上坐著正五品及以上的宮妃,再下邊便是皇室宗親及文武官員。
顧遠山雖得帝王恩賞,也只位列五品,只能坐在末席幾位。
但顧攸寧向下看去時,卻是雙眼微瞇,父親身邊,竟只有娘親一人,顧溫氏和顧攸心母女竟一個都不在。
顧攸心不說,顧溫氏這般在意正室顏面的人今日竟然沒有出現(xiàn),實在令人奇怪。
顧攸寧正在思索之間,清遠寧靜的樂聲在殿內(nèi)響起。
片刻后,十余個身著粉衣綠裳的女子翩然入殿,等這些女子舞到大殿中央,眾人才發(fā)現(xiàn)里頭還簇擁著一位身著霓裳,滿身瓔珞的女子。
只見那女子眉心一點紅,頭上梳著雙環(huán)望仙髻,兩邊臂釧添貴氣,滿身瓔珞增仙氣,舞袖如云,襯得女子如九天下凡的仙女菩薩,清冷高貴。
趁著眾人的目光都被引了過去,顧攸寧悄悄同檀音耳語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