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督師的意思是,錦州就這么放棄了?”
祖大壽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王之臣輕嘆一聲,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復宇,你覺得,錦州城現(xiàn)在還能守多久?”
祖大壽聞言沉默了。
錦州城現(xiàn)在有多少兵馬,多少糧食,他都是一清二楚。
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如果建奴全力猛攻,錦州城絕對撐不過一個月。
看著祖大壽沉默不語,王之臣再次輕嘆一聲,道:“現(xiàn)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放棄塔山、錦州、松杏,將兵力收縮至寧遠城?!?/p>
“如此,我們還能依靠寧遠城的堅城,以及關寧鐵騎,與建奴一戰(zhàn)?!?/p>
“至于塔山、錦州、松杏,我們以后還可以再奪回來?!?/p>
祖大壽聞言,依舊是沉默一對。
王之臣的這個辦法,確實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但塔山、錦州、松山、杏山,都是關寧錦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丟失,那關寧錦防線就損失了一大半。
這對于大明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而且,一旦朝廷得知這個消息,那陛下那里絕對會雷霆之怒。
到時候,不只是王之臣這個督師,就算是自己這個寧遠總兵,也一定會被扣上見死不救的罪名。
看著祖大壽沉默不語,王之臣輕嘆一聲,再次開口道:“復宇,現(xiàn)在建奴勢大,我們只能先避其鋒芒,徐徐圖之?!?/p>
“否則,一旦寧遠有失,那整個關外,都會失守,到時候我們就只剩山海關了?!?/p>
祖大壽深吸了一口氣,道:“督師,末將明白了?!?/p>
王之臣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
松山城下。
諸部聯(lián)軍也已經(jīng)開始向著松山城發(fā)起進攻。
城頭上的火炮開始轟鳴,一顆顆炮彈向著城下傾瀉而去。
這些蒙古人雖然驍勇善戰(zhàn),但面對火炮的轟擊,也是損失慘重。
或許是任其劫掠的誘惑太大,蒙古諸部的臺吉和貝勒們,并沒有因為明軍火炮犀利而退卻,反而是頂著火炮的轟擊,繼續(xù)向著城池發(fā)動進攻。
城頭上的秦良玉等人,看著城下正在進攻的蒙古大軍,臉上都是露出了冷笑。
這些蒙古人本就不擅長攻城,也沒有攻城所需要的一些必備器具。
而且他們帶來的火炮,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要遠超之前那些舊式火炮。
這些蒙古人想要攻破松山城,無疑是癡人說夢。
......
轉(zhuǎn)眼,五天時間過去。
松山城依舊屹立不倒,城下的蒙古大軍,卻是損失慘重。
皇太極得知消息后,不禁是皺起了眉頭。
不過,旋即他又有些慶幸。
幸虧自己是讓這些蒙古人,去試探明軍的底細。
現(xiàn)在看來,這伙援軍果然如同情報上所說,驍勇善戰(zhàn),裝備精良。
“大汗,現(xiàn)在該如何是好?”
濟爾哈朗看著皇太極,開口問道。
皇太極沒有回答他,而是認真的查看起輿圖來。
松山城難攻,錦州城同樣不好打。
現(xiàn)在,他想要一舉斬斷關寧錦防線,已經(jīng)是不可能了。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明國的援軍也會源源不斷的抵達遼東。
到時候,形勢對他將會更加的不利。
“傳令下去,讓蒙古諸部撤軍吧,圍困松山即可,不必再強行攻城了?!?/p>
皇太極深吸了一口氣,轉(zhuǎn)身對濟爾哈朗說道。
“嗻!”
濟爾哈朗連忙應是。
當看到蒙古諸部開始撤軍時,站在城頭上的秦良玉等人都是不禁笑了起來。
“這些蒙古韃子,還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夏成德大笑著說道。
秦良玉點頭道:“他們不撤軍也不行,繼續(xù)打下去,也只是徒增傷亡而已?!?/p>
“不過,經(jīng)過這一戰(zhàn),建奴應該也知道,想要攻破松山城,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秦總兵說的是,此戰(zhàn)之后,建奴短時間內(nèi),應該不會再打松山的主意了?!?/p>
夏成德點了點頭說道。
秦良玉遠眺錦州城的方向,幽幽道:“接下來,是該考慮如何解錦州之圍了。”
夏成德聞言,眼神一凝,躬身道:“秦總兵可有良策?”
秦良玉爽朗一笑道:“良策沒有,援軍倒是不缺?!?/p>
“嗯?”
夏成德有些不解的看向?qū)Ψ健?/p>
……
京城,德勝門。
一大早,這里就聚集了大量等待進城的士紳、商、民。
城門一開,這些人開始有序的進城。
而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同時,一道有些沙啞的聲音,傳進了所有人的耳朵。
“大捷!”
“大捷!”
“蒙古大捷!”
……
負責把守城門的一命把總,聽到這個聲音,也是陡然一驚,忙是循聲望去。
只見數(shù)名騎兵,正在向著自己這邊疾馳而來。
因為速度太快,以至于揚起一陣塵土。
很快,這名把總就反應過來。
抽出自己腰間的腰刀,對那些百姓大聲喊道:“快讓開!給信使讓路!”
其實,不用他說話,這些百姓已經(jīng)讓開了一條通道。
數(shù)名騎兵轉(zhuǎn)瞬即至,通過德勝門進入京城。
看著遠去的數(shù)名騎兵。
那些留在原地的百姓們開始議論起來。
“剛才喊的什么?”
“那么大的聲音,你沒聽到?”
“說是蒙古大捷?”
“大明什么時候又和蒙古韃子開戰(zhàn)了?”
“這你都不知道?”
“什么大捷,我估計就是擋住了韃子的進攻?!?/p>
守城門的把總聽到這話,當即眼睛一瞪,怒聲道:“還進不進城?不進城就給老子滾蛋!”
聽到他的呵斥,這些人頓時不敢說話了。
京城內(nèi)。
隨著信使一路高呼,無數(shù)的百姓,甚至是官吏,也都知道了大明在蒙古取得了大捷。
只是不知道,這所謂的大捷究竟是怎么回事。
紫禁城,東暖閣。
朱由檢這段時間一直有些心神不定。
無論是北邊的察哈爾之戰(zhàn),還是遼東和建奴的戰(zhàn)爭,對眼下的大明來說,都極為的重要,容不得一點疏忽。
放下手里的茶盞,朱由檢對伺候在側(cè)的王承恩問道:“大伴,還沒有軍報傳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