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有軍情司的密報,偏殿內(nèi)的諸將,目光皆是落在了袁可立的身上。
毛文龍開口問道:“閣老,可是建奴要東征朝鮮的事?”
袁可立神情一怔,旋即點頭道:“不錯,東江伯也知道了?”
毛文龍苦笑道:“閣老,建奴的動靜很大,好似生怕我們不知道似的?!?/p>
“都不用錦衣衛(wèi)的軍情司密探,就是軍中派出的斥候,都可以探知這些消息。”
聽到毛文龍這么解釋,袁可立的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
這種事兒,不應該是嚴格保密才是嗎?
建奴為什么要弄得人盡皆知?
幾乎就是瞬間的功夫,袁可立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guān)竅。
“原來如此?!?/p>
袁可立若有所思,輕聲嘀咕了一句。
然后抬頭對諸將問道:“既然你們都知道了,那本官也即不再贅述,對此事你們怎么看?”
祖大壽出班,冷哼道:“建奴此舉,明顯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說是征討朝鮮是假,引誘我們出關(guān)才是真。”
其余人也都是點頭附和。
袁可立笑道:“建奴將東征的消息,鬧得人盡皆知,是有些畫蛇添足了?!?/p>
“如果他們將這消息嚴格保密的話,或許本官就信了,現(xiàn)在看來,建奴就是想引誘我軍出關(guān)?!?/p>
毛文龍附和道:“建奴無非就是想要借助關(guān)外的地利,想要在關(guān)外消耗我軍的力量,既然如此,那我們自然不能讓他們?nèi)缭??!?/p>
顯然,在袁可立回到沈陽之前,毛文龍等諸將,就已經(jīng)看透了建奴的想法。
“那我們就看建奴,怎么把這場戲演下去吧?!?/p>
袁可立也堅定了自己的決心,在沒有萬全的準備之前,絕對不會領(lǐng)兵出關(guān)。
不過,袁可立的話剛一說完,徐允禎就站了出來。
“閣老,東江伯,諸位前輩,建奴意圖引誘我們出關(guān),如果我軍不理會的話,那他們會不會假戲真做?”
“眼下朝鮮的我軍只有萬余,恐是難以抵擋建奴,如果義州有失,那朝廷對建奴的圍困之策,就會不攻自破。”
“所以,下官建議,不如我們也調(diào)集大軍,在鴉鶻關(guān)和撫順關(guān)做出佯攻的態(tài)勢,配合建奴將這場戲演下去?!?/p>
“等天氣暖和后,朝廷也可以從容地從各地抽調(diào)兵馬,支援義州,或者是大軍傾巢而出, 一舉蕩平建奴?!?/p>
聽完徐允禎的話,殿內(nèi)大部分人,都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
在他們的心里,徐允禎就是一個二代,仗著祖上的余萌,以及之前的漠南之戰(zhàn),才有了獨領(lǐng)一軍的機會。
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胸有韜略。
尤其是京里來的那些勛貴們,對他的表現(xiàn)更是吃驚不已。
袁可立滿意的點頭道:“看來小公爺這兩年學到了不少東西。”
“閣老謬贊了。”
徐允禎趕緊躬身自謙道。
袁可立只是點了點頭,然后對毛文龍和祖大壽等人問道:“對徐總兵的建議,你們怎么看?”
毛文龍第一個表態(tài)道:“閣老,下官支持徐總兵的建議,我們可以在兩地吸引建奴,盡量拖住他們,不給他們東進的機會?!?/p>
“閣老,將士們一個冬天都閑出蛋來了,活動活動也沒什么不好?!?/p>
祖大壽也站出來,表態(tài)支持徐允禎。
他們兩人都站了出來,那些京里來的武勛們,自然更要支持徐允禎了。
畢竟,相比毛文龍和祖大壽、趙率教這些人,他們才是真的自己人。
見所有人都支持自己,徐允禎神情有些激動道:“閣老,下官愿領(lǐng)兵前往撫順關(guān)!”
“好,那就由你領(lǐng)麾下兩萬兵馬,進駐撫順?!?/p>
袁可立沒有遲疑,很是痛快的答應了徐允禎的請戰(zhàn)。
“謝閣老。”
徐允禎也很是高興,拱手謝道。
安排好徐允禎的事兒,袁可立又馬不停蹄的,在毛文龍等人的簇擁下,去了城內(nèi)和城外的軍營。
隨著蒙古各部征召的騎兵,陸陸續(xù)續(xù)的抵達遼東,袁可立還要考慮怎么安置這些人。
足足五萬蒙古騎兵,這么多人是絕對不能讓他們單獨成軍的。
而與此同時,科爾沁一支規(guī)模浩大的隊伍,也正在哈喇慎的大營前進。
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哲哲的侄子,布木布泰的哥哥,博爾濟吉特·吳克善。
在年前的時候,科爾沁的奧巴,就通過拉斯喀布,向朱由檢表達了想要臣服大明的意圖。
對此,朱由檢也沒有拒絕,這才有了吳克善此行。
出使的隊伍中,除了敬獻給朱由檢的禮物,還有就是草原上的明珠,博爾濟吉特·海蘭珠。
一架寬大的馬車內(nèi)。
吳克善看著面前的海蘭珠,面色嚴肅道:“妹妹,你真的決定了?”
海蘭珠面帶微笑,對吳克善展顏道:“阿哈,我年歲也不小了,無論是草原,還是在漢人的地界,都到了嫁人的年紀?!?/p>
“如果能夠讓族人們生活的更好的話,我不介意嫁到明國?!?/p>
“況且,明國那位皇帝也很年輕不是嗎?聽說比我還小兩歲呢。”
吳克善聲音有些低沉道:“明國沒有草原,他們的宮殿很寬敞,很華麗,但卻跑不開駿馬?!?/p>
“你該是屬于長生天的,如果你不愿意嫁到明國的話,那我就命人送你回去,日后……”
“阿哈!我已經(jīng)決定了,要去大明!”
海蘭珠的語氣也忽然變得堅決起來。
吳克善見狀,也沒再說什么,而是徑直下了馬車。
等其離開后,車廂內(nèi)一直沒有說話的一名侍女,小心的對海蘭珠道:“別乞,貝勒都說了,如果您不愿意的話,他會送您回去,您為什么要堅持去明國?”
“回去?回去聽姑姑的嫁給金國的大汗,和我的姑姑、妹妹共事一夫?”
海蘭珠趴在馬車的窗戶上,語氣很是平靜的說道。
“烏蘭,部落之前的時候,和女真人走的太近了,這已經(jīng)引得其他部落和明國的不滿,等女真人被明國擊敗,那下一個就是我們科爾沁。”
“就算是明國不會對我們動手,內(nèi)喀爾喀、察哈爾、多羅特等部落,都不會放過我們的,我們要借助大明的力量,才能保全科爾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