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點頭道:“不錯,不只是主官和佐官,就是各級胥吏,也都由朝廷發(fā)放俸祿。 ”
張樸皺眉道:“陛下,衙門中的胥吏可都是……都是賤籍。”
“朕早就已經下旨,取消各種賤籍,胥吏也是食朝廷俸祿,哪里算是賤籍?”
“陛下, 臣贊同,軍中有些受傷的將士,確實也不適合繼續(xù)在軍中效力,如果能夠充入各級衙門的話,對他們日后的生活也算是有個保障。”
鞏永固對山東的事很清楚,自是不會像張樸他們一樣。
“英國公,你呢?”
朱由檢又對張維賢問道。
張維賢是大明勛貴之首,在軍中影響力巨大,這件事自然要聽聽對方的意見。
“陛下,臣沒有異議,就像駙馬所說,這也算是給將士們一個保障?!?/p>
不是賤籍,子孫可以科舉,可以從事百業(yè),還有朝廷俸祿,這絕對是個好事兒,張維賢也沒有理由反對。
朱由檢微微頷首,笑道:“除此之外,朕會從南直隸皇莊,劃撥出土地,賞賜給這些有功將士?!?/p>
“至于這些人的俸祿數額,你們幾人商議,給朕上個奏本,朕也會讓京城那邊上書,朕會酌情考慮?!?/p>
“臣等遵旨。”
見狀,張樸和王在晉他們也不好再反對,幾人皆是躬身應道。
“好了,朕今日也乏了,諸卿就先退下吧?!?/p>
“臣等告退?!?/p>
等幾人退出大殿,韓贊周悄步走了進來。
“皇爺,臣有要是秉奏?!?/p>
朱由檢眉頭一皺。
“說?!?/p>
“假銀元的事兒,臣已經找到了幕后之人?!?/p>
朱由檢一愣,旋即就反應過來,重新坐下,面色嚴肅道:“怎么回事?”
“劉廷元,假銀元一案就是浙江劉家,連同江浙一帶富戶,共同做下的?!?/p>
“臣前幾日抓住了劉廷元的長子,廠衛(wèi)在審訊的時候,意外得知了此事?!?/p>
朱由檢的食指在桌案上不斷地敲擊,半晌后,他這才開口道:“李若璉現在忙著監(jiān)察各地衛(wèi)所,沒有多余的精力去處置此案?!?/p>
“對了,許顯純在哪?”
方正化感激回道:“回皇爺,許僉事現在在中都,協(xié)助周遇吉清理中都各衛(wèi)?!?/p>
“這都過去兩個多月,快三個月了吧?為何朕沒收到中都的奏本?”
“傳朕旨意,命周遇吉和許顯純來南京覲見?!?/p>
“臣遵旨?!?/p>
方正化立即應道。
忽的,朱由檢的腦海中想起一個人來。
“那個誰,北鎮(zhèn)撫司鎮(zhèn)撫使盧廷簡不是在蘇州嗎?”
“讓他帶人去江浙,調查此案,所有涉案人等盡皆下詔獄!”
“臣這就去傳旨?!?/p>
韓贊周躬身退出大殿。
……
京城。
內閣諸臣,此時也接到了朱由檢,關于革新鹽政的旨意。
溫體仁看著面前的圣旨,有些直搓牙花子。
“諸位,都說說吧,這鹽政該怎么改?”
徐光啟眉頭緊鎖,沉聲道:“首輔,這么大的事兒,還是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吧?!?/p>
“沒錯,當召六部九卿共同商議。”
施鳯來也開口道。
鹽政這么大的事兒,可不是他們幾個說了就算的。
溫體仁點了點頭,笑道:“那就奏請?zhí)诱匍_朝會吧?!?/p>
半個時辰后,太子朱慈煌,在王承恩和鄭森等人的陪同下,做到了御座旁邊的一張小椅子上。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p>
“諸卿免禮。”
朱慈煌小臉緊繃,奶聲奶氣的喊了一句。
“臣等謝殿下?!?/p>
待群臣起身后,首輔溫體仁站出來拱手道:“太子殿下,今日臣等奏請召開朝會,乃是為了商議,關于革新鹽政之事?!?/p>
朱慈煌看了眼站在自己身側的王承恩,見對方輕輕點頭,這才開口道:“本宮年紀尚幼,首輔和諸位先生商議就好,本宮在這里聽著就行?!?/p>
他這番話,還是在上朝前,王承恩交給他的,能夠不打磕巴的說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溫體仁對此也不意外,畢竟也不能指望一個剛斷奶的娃娃,拿出做出什么決斷不是?
“臣遵旨?!?/p>
溫體仁躬身應了一聲,轉身面對群臣,將朱由檢的旨意,大體的復述了一遍。
“關于革新鹽政,諸位都說說吧?!?/p>
皇帝不在,太子年幼,自然要由溫體仁這位內閣首輔來主持朝會。
他的話音一落,宋應星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
“太子殿下,首輔,臣有本奏。”
“宋祭酒,但說無妨?!?/p>
溫體仁伸手示意道。
宋應星輕咳一聲,朗聲道:“殿下,首輔,鹽者,民之所必需……”
不得不說,宋應星對大明鹽政的情況很是熟悉。
詳細的將大明的鹽政優(yōu)弊,都說了一遍,從開中法一直說到了綱法。
待其說完后,溫體仁眉頭一挑。
“那宋祭酒,對革新鹽政,你有什么好主意嗎?”
“首輔,兩淮之鹽占天下一半,長蘆、江浙等地加起來才有一半,下官以為,只要解決了兩淮的鹽政問題,其他鹽場的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
“而想要解決兩淮鹽政的問題,首要就是解決私鹽的問題?!?/p>
“下官說一句僭越的話,之前私鹽最大的來源就是各地的藩王,現在藩王的問題已經不復存在,剩下的就是勛貴、朝臣?!?/p>
“還有就是往來各地的官船,朝廷欲要整頓私鹽,那就要下重手,處置這些夾帶私鹽的官船,殺一儆百?!?/p>
“臣附議!”
宋應星的話音一落,戶科給事中段國璋就率先站了出來。
溫體仁看向戶部尚書郭允厚。
后者出班道:“臣以為宋祭酒說得對,但還不夠?!?/p>
溫體仁轉頭看了眼朱慈煌,對郭允厚道:“郭部堂,說說你的想法?!?/p>
“諸位,陛下的旨意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是要完全革新現在的鹽政,而不是單純的打擊私鹽?!?/p>
“本官的意見是,重新制定食鹽專賣制度,先行的綱法已經不適合現在大明?!?/p>
底下的人說得熱鬧,玉階上的朱慈煌有些急了,坐在那里和鄭森擠眉弄眼的。
“殿下,您還得再堅持一會兒。”
王承恩小聲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