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激動的朱由檢,轉頭看向王徵。
“王卿,拖拉機的事果真有眉目了?”
王徵躬身道:“回陛下,是有眉目了,但也只是有些眉目?!?/p>
“據(jù)之前陛下所說的,這拖拉機和蒸汽機車也差不多,就是要小上一些,不使用鐵軌,可以在農(nóng)田里行進?!?/p>
“臣和機械學院的諸多學士、學生現(xiàn)在正想著怎么將蒸汽機變小,但還要保證足夠的動力。”
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
王徵說的不錯,后世的蒸汽拖拉機,可不就是和火車頭差不多嗎?
只是體積上要小一些,但也沒小多少。
后面掛上鐵犁的農(nóng)用工具,突突突的往前跑。
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果用在關內的話,或許有些不合適,但用在遼東那樣的地方,卻是再好不過。
“卿等好生研究,爭取早日造出合用的拖拉機,屆時,我大明的糧食產(chǎn)量,定會再上一個臺階?!?/p>
“臣謹遵陛下旨意?!?/p>
王徵見皇帝并未過分催促,心里也是悄悄松了口氣。
……
四個時辰,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幾個孩子睡了一覺的功夫,蒸汽機車終于抵達了固安城北。
在眾人的簇擁下,朱由檢和幾個孩子走出了車廂。
“陛下,這里就是鐵路的終點,想要返回京城的話,機車需要通過那邊的圓盤進行調頭?!?/p>
王徵一邊說,一邊指著不遠處一個巨大的圓盤。
“圓盤底下是一個機關,車頭被停在上面,然后推動底下的圓盤,讓其旋轉。”
朱由檢并沒有過去一探究竟的想法。
他始終認為,專業(yè)的事,就應該交給專業(yè)的人去辦。
自己一個外行,就不要過多的摻和了。
輕輕點了點頭,朱由檢轉頭對方正化吩咐道:“從御馬監(jiān)選幾個機靈的,來好生學學。”
方正化瞬間就明白了。
看來這個鐵路司,以后就落在御馬監(jiān)身上了。
“臣遵旨?!?/p>
一旁帶著孩子的王承恩,對此倒是并沒什么反應。
司禮監(jiān)本就是內廷第一衙,皇爺這么安排也很正常。
宋應星等朱由檢說完后,上前一步,指著遠處一處高聳的建筑,對朱由檢道:“陛下,那里就是新皇城所在。”
朱由檢舉目望去,開口問道:“你們是墊高了地基?”
“回陛下,臣等經(jīng)過商議,決定效仿現(xiàn)在的紫禁城,在皇城西路以西,再建一處西苑,以供陛下和宮里的貴人們,有個游玩的去處,另外就是可以用這些挖出來的土石,將皇城整體加高三丈?!?/p>
“三丈?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朱由檢眉頭微蹙,開口問道。
宋應星卻是正色道:“陛下,將皇城地基抬高一是欽天監(jiān)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五府的要求?!?/p>
“按五府所說,新城西邊就是盧溝河,河深水急,如果一旦有人蓄水淹城的話,恐會波及皇城,所以要求科學院和內府,在修建新城的時候,將皇城整體抬高?!?/p>
朱由檢聽到這里面還有欽天監(jiān)和五軍都督府的事兒,干脆也不再多言。
“走吧,咱們去皇城看看。”
一行人上了馬車,在一眾旗手衛(wèi)兵卒們的簇擁下,向著皇城所在的方向而去。
離得老遠,眾人就可以聽到喧囂的聲音,傳進自己的耳朵。
待眾人下了馬車,朱由檢也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只見不遠處的工地上,人頭涌動,來來往往的漢子們,正有條不紊地做著手里的活計,甚至有人還光著膀子。
“這里有多少人?”
朱由檢開口問了一句。
“回陛下,現(xiàn)在秋收已經(jīng)結束,內府在周圍征募了近三萬人共同施工。”
“三萬人?宋祭酒,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可得小心才是?!?/p>
宋應星的話音一落,溫體仁就開口提醒了一句。
畢竟,前元覆滅的開端就是治河的時候,大量民夫聚在一起,有心人一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直接引燃了元末的烽煙。
在場的都是飽讀之士,自然也都清楚歷朝歷代發(fā)生的那些事兒。
現(xiàn)在溫體仁一開口,其他人也都難免露出憂色。
宋應星正欲開口,就見一名頭戴藤條兜鍪的人影,火急火燎的跑了過來。
離得老遠就大聲喊道:“皇爺,皇爺,臣迎駕來遲,還請皇爺恕罪?!?/p>
只是,還未等他近前來,就被幾名侍衛(wèi)擋在了外邊。
朱由檢定睛一看,這不是李國輔嗎?
揮了揮手,示意侍衛(wèi)退下,朱由檢招手道:“過來?!?/p>
“皇爺,臣迎駕來……”
“別說那些沒用的,你怎么弄成這個鬼樣子了?”
也不怪朱由檢這么問。
實在是,現(xiàn)在的李國輔和之前那位胖嘟嘟,成日樂呵呵的白胖子差距太大了。
現(xiàn)在的李國輔,身上的肥肉全變成了腱子肉,膚色也變得漆黑,這么冷的天,也沒穿件袍子,只有一身短打。
李國輔聽朱由檢這么問,趕緊表功道:“回皇爺,自開春以后,臣就一直呆在這里,日夜看著新城建設,時間長了,就弄成這個樣子,倒是讓皇爺見笑了。”
“但,這是皇爺您的新家(明朝皇帝是這么稱呼紫禁城的),臣就是再苦再累,也得守好了,不敢有絲毫的懈怠?!?/p>
“行了,行了,你趕緊起來吧。”
“謝皇爺。”
“朕來問你,這里聚集了這么多工匠,你們是怎么管理的?”
李國輔聞言一愣,什么怎么管理的?
他偷偷看了眼方正化,希望對方可以提點自己兩句。
方正化無奈,知得將剛才眾人的對話,和李國輔說了一遍。
聽完后,李國輔鄭重道:“皇爺放心,這些工匠絕對不會出亂子的。”
“每日在這里做工,吃的是白面,豬肉燉菜,喝的是大骨頭湯,管飽?!?/p>
“除了這些,一個月最低還能拿到六塊銀元,誰閑著沒事兒敢鬧亂子?”
“再說了,就是有些人想鬧事兒,他們也得有那個功夫不是?”
“臣從內書堂找了許多認字兒的內侍,晚上用過飯,沒事兒的全都得去學認字兒,就當是休息了,第二天又得出工,他們沒時間想那些亂七八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