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允許靠近的那些郡王,此時坐在下面,皆是急的抓耳撓腮,恨不得扒拉開擋在輿圖前的皇帝和親王,親眼看看。
半個時辰后,朱由檢重新回到御座上坐下,一揮手,還是剛才那四名小火者,在諸王的注視下,將那面屏風推了下去。
“好了,朕知道,諸位在江南龍江船廠,以及各地私人船廠,訂購了大量的海船,等三日后,諸王觀禮結(jié)束,諸位宗親就可以返回各自封地,招募愿意隨你們出海的百姓,組建你們的護軍。”
“需要朝廷幫助的地方,盡管給朕上書?!?p>“臣等謝陛下!”
朱由檢微微頷首,看了眼王承恩一眼。
下一刻,所謂的接風宴正式開始。
待酒宴結(jié)束后,諸王離開皇極殿,回到宮外的十王府。
但幾位親王并未各自散去,反而是聚到了楚王朱華奎暫居的別院。
“楚王兄,弟剛才聽陛下的意思,歐羅巴人此時也在亞墨利加?”
諸王分頭落座后,朱術(shù)堣第一個開口問道。
朱術(shù)堣如此稱呼,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他們倆還真是一個輩分的,都是朱由檢曾祖輩兒,和穆宗皇帝一個輩兒。
朱華奎的心情明顯不錯,誰讓他地盤看起來最大呢,聞言,笑呵呵道:“陛下說了,歐羅巴人主要是在南亞墨利加?!?p>“北亞墨利加的歐羅巴人很少,還在蜀國那邊,距離西海岸何止數(shù)千里?”
朱術(shù)堣苦著臉道:“但遼國就在北亞墨利加的最南邊?!?p>荊王朱慈煙道:“遼王高祖,您又不是孤身一人去之國,陛下不是讓您帶護軍和百姓去嗎?”
“蜀王可是要直接面對歐羅巴人的,他都不擔心,您擔心什么?”
“再說了,陛下的幾個兒子,封國不也在南邊嗎?”
“若真是那么危險,陛下會將自己兒子封到那里?”
朱術(shù)堣聞言,也反應過來,臉上的愁苦,瞬間消失不見。
朱華奎看了他一眼,笑道:“還沒恭喜遼王呢,遼府此次能夠復國,遼王居功至偉?!?p>“我等為遼王賀!”
“為遼王賀!”
朱術(shù)堣忙道:“此皆是陛下恩德,我遼府上下,無不感激涕零。”
“幾位,咱們是不是商議商議之國之后的事?”
一直像是透明人一樣的岷王朱企豐(還有一個金字旁,但這個字是亂碼),忽然開口道。
朱華奎的面色一肅,壓低了聲音道:“此事不宜在此時討論,還是等將來之國之后,再……”
此話一出,眾人盡皆恍然。
他們這些人在這里商議這種事,消息一旦傳到宮里,那位會怎么想?
“好了,時候不早,明日,明日本王在請諸位宗親赴宴,到時候我們再商量商量遷徙百姓之事?!?p>朱華奎剛死了弟弟還沒一年,對皇帝還有些畏懼,自是不愿意眾人在他這里逗留。
諸王一聽,也都各自散去。
再說紫禁城這邊。
酒宴結(jié)束后,正想要洗漱休息的朱由檢,忽然接到了李若璉的急報。
一身飛魚服的李若璉,手里拿著一份題本,另一只手提著衣袍,快步來到了乾清宮。
“啟奏陛下,交趾鎮(zhèn)南侯的密奏進京了。”
朱由檢聞言,雙眼精光一閃,伸手道:“朕看看。”
接過題本,朱由檢快速的翻閱后,心情激動的在偏殿內(nèi)來回踱步。
一邊踱步,朱由檢嘴里還連連叫好。
“好,好,好,張慶臻和鄭芝鳳這一仗打得不錯?!?p>“鄭阮聯(lián)軍主力,已經(jīng)被王師擊潰,那接下來就是清剿鄭阮余孽了?!?p>腳步一頓,朱由檢轉(zhuǎn)頭看向李若璉道:“此密奏,出了錦衣衛(wèi),還有別人知道嗎?”
李若璉被嚇了一跳,趕緊躬身道:“回陛下,此密奏是經(jīng)交趾軍情司的渠道進京的,除了當?shù)匕賾簟⒀赝拘攀?,以及臣以外,沒有任何人見過?!?p>聞言,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是自設立密奏制度后,第一次接到地方送上來的密奏,朱由檢有些不放心也是正常的。
“好了,卿可以退下了?!?p>待李若璉走后,朱由檢又對王承恩道:“王大伴,隨朕去軍機處。”
王承恩一愣,看了眼不遠處桌案上的座鐘,有些為難的勸道:“皇爺,還差一刻鐘就是子時了,這個時候您該休息了。”
“少廢話,隨朕出去走走,透透風。”
“這……臣遵旨?!?p>一行人提著燈籠,簇擁著朱由檢離開乾清宮,往軍機處方向而去。
“今晚軍機處是誰在當值?”
“閻應元?!?p>朱由檢微微頷首,不再多言。
待來到軍機處,閻應元和兩名書吏,已經(jīng)等在了門口。
見到朱由檢,三人趕緊見禮道:“臣等參見陛下?!?p>“免了,進去說。”
進入閻應元的公廨,朱由檢將手里的密奏遞給對方:“看看吧,交趾鎮(zhèn)南侯的密奏?!?p>接過密奏,閻應元快速看完后,躬身道:“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p>“交趾重歸大明,著實該賀?!?p>“但接下來的肅清戰(zhàn),壓力依舊巨大?!?p>“軍機處要盡快拿一個章程出來,交由朕御覽。”
閻應元小心翼翼道:“陛下,那內(nèi)閣那邊……?”
“內(nèi)閣是內(nèi)閣,軍機處是軍機處,你們拿出章程,剩下的你們就別管了?!?p>朱由檢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也就是現(xiàn)在還不是和內(nèi)閣,和天下文官撕破臉的時候,不然朱由檢就干脆效仿后來的滿清,直讓軍機處凌駕在內(nèi)閣之上了。
也不用像現(xiàn)在這般,軍機處提出方略后,還得由自己去和內(nèi)閣掰扯。
如果雙方意見一致倒是還好,若意見相左,就只能憑自己皇帝的身份強行推動。
不過,在朱由檢看來,軍機處地位超過內(nèi)閣的日子,應該不遠了,頂多再有個十幾年,隨著大明外部局勢越來越復雜,內(nèi)閣早晚會不堪重負。
閻應元聽朱由檢如此說,也是趕緊答應下來,朱由檢又和其說了會兒話,這才離開軍機處,返回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