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吐魯?shù)纳鮿萘嫶螅F(xiàn)在僧王也站出來,說尼牟普贊的死有古怪。
這時要不讓大周來調查,很難跟吐魯人交代。
此時,李天看著刑部呈上來的名單發(fā)愣。
刑部一共推薦了兩個人選。
一個是刑部偵查司的司丞范念。
刑部偵查司,是刑部的一個業(yè)務部門。
這個部門相當于專門分析證據(jù)的實驗室。
范念的工作就是給大周的衙門們提供指導,指導他們怎樣查案子。
怎樣查驗尸體,怎樣分析證據(jù)等等。
地方上出現(xiàn)棘手的案子,刑部偵查司也會派人前去協(xié)助。
所以這個部門的專業(yè)性很強。
不可以!
李天直接否決了這個范念。
若是真的派人過去,查清了普贊的死因,朕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李天不接受。
另一個推薦的人選,并不是刑部的人。
此人叫做鄭向陽,是京兆尹的推官。
鄭向陽也是個老刑法吏了,在京中很有名。
但這家伙是個人精,每次查案子只出幾分力。
京兆尹案子,若是尋常的案子,鄭向陽向來都不愿意查的。
只要涉及到達官貴人的案子,鄭向陽才會跳出來。
他會把眾人都安排的好好的,時間一久,鄭向陽也在刑部掛上了號。
遇到什么棘手的大案子,刑部就會征調鄭向陽來幫忙。
一個破案專家,一個官場老油條。
李天當然毫不猶豫的挑選了后者。
于是一紙調令,把鄭向陽從京兆尹的刑牢,提拔到了刑部做專員。
刑部尚書當場宣讀了陛下的旨意,然后說道:
“鄭大人,這次去吐魯,你有何要求?”
一聽到去吐魯,還是查吐魯普贊的死因。
鄭向陽這個老狐貍就在心里罵娘。
這不是派老子去送死嗎!
這尼牟普贊若是被殺的,自已查明真相,幕后黑手一定不會放過自已。
尼牟普贊若不是被殺的,那主張普贊被殺的人也不會放過自已。
橫豎都逃不掉??!
鄭向陽只覺得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不過旨意都下來了,鄭向陽也只好硬著頭皮啟程。
當天,鄭向陽作為大周特使,出發(fā)前往吐魯王城。
這次,整個吐魯都在關注這位大周的特使。
不知不覺間,吐魯已經(jīng)把自已降到了藩屬國的身份。
老普贊兵敗,被大論聯(lián)合殺死后,吐魯剛萌生的興盛勢頭立馬就被打斷了。
其實,吐魯和北莽差不多。
這種貴族部落的制度,當出現(xiàn)一位精明強干的首領時,上限是很高的。
好比當年的蒙古人,出現(xiàn)個鐵木真,就可以把東西方打的難以招架。
可是一旦沒有了首領的權威,那這些國家就會迅速敗落。
簡單來說,他們的上限很高,可是下限同樣也很低。
吐魯就是這樣的例子。
現(xiàn)在吐魯已經(jīng)陷入到一片混亂里。
王室,僧王,僧侶集團,四方大論互相廝殺,甚至爆發(fā)了幾次小型的政變。
整個吐魯都失去了秩序。
這時,吐魯上下發(fā)現(xiàn),自已居然很希望大周的特使快點來。
眾人需要一個結論。
尼牟普贊的死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周的態(tài)度。
若是大周支持普贊家族,那么四方大論就得考慮對大周的政策了。
若是大周不支持普贊家族,那么吐魯又會是一個態(tài)度。
大家全在等著大周來“主持大局”。
這樣的事情,在倭國、高麗、高柬、南洋、印地和泰王國同樣上演著。
大周已經(jīng)變成調停他們國內沖突的一方。
大周的權威,正在經(jīng)由這種“公正”的處決,漸漸深入到藩屬國的體系內。
鄭向陽緊趕慢趕的朝吐魯趕去。
此時的朝廷,卻在進行一場新的爭論。
這場爭論就是由鄭向陽的任命引起的。
其實,朝廷中樞與地方完全不同。
地方上大部分處理的全是庶務。
庶務,也就是很瑣碎基礎的工作。
比如審判刑獄,操持錢糧之類的工作。
這些工作細索又繁重,但是許多工作也只是按照命令執(zhí)行而已。
所以地方官,也被叫做埋頭耕地的老牛。
這句話除了表示父母官辛勞以外。
也說明他們的工作沒有很多復雜的成分,只用按照命令好好執(zhí)行即可。
就像耕地的老牛似的,只要受人驅趕干活就行了。
但是朝廷中樞,基本上就割離庶務了。
所謂圣上與宰輔“坐而論道”。
這個道,當然不是宗教或者哲學上的道。
而是國家之道。
比如這次,中樞討論的便是宗藩關系的事情。
大周是宗主國,宗主國怎樣處理藩屬國間的關系?
而那些沒有對大周稱臣的國家,又該怎樣對待?
這便是所謂的“道”。
這個道,將會決定大周對外的策略。
所以理清這個問題,當然很重要。
內閣與六部敲定了框架以后,剩下的便是執(zhí)行。
從前大周朝廷對外的事宜,全是禮部的迎客司管理。
迎客司司丞,類似于處理外事的長官。
不過這套之前能用,現(xiàn)在卻不合時宜。
現(xiàn)在大周處理的國家太多了。
這些國家中,有南洋土人那種,都沒有自已文字語言的未開化國家。
也有倭國高麗那種臣服的藩屬國。
還有波旦那種強大的敵國。
還有土耳斯那種人口歷史、領土疆域與大周都差不多的帝國。
除此以外,還有俄斯帝國那種。
實力不強,可是又沒有臣服大周的國家。
這么多國家,再讓迎客司管理,就不合時宜了。
現(xiàn)在擺在大周面前的一個問題,是怎樣對待這些外交事宜。
既然全面解除了海禁,那么大周就要與外國交往。
按照現(xiàn)在學界的說法,現(xiàn)在就是類似春秋戰(zhàn)國的大爭之世。
大周的讀書人,清醒的明白世界是非常大的。
雖然很大,這些國家也全自詡是文明古國。
可是經(jīng)歷過千百年歷史的大周讀書人,當然明白什么是大爭之世。
這就是一個世界各個國家努力變革,奮發(fā)向上的時代。
如大秦,能夠通過變法改革,變成傲視天下的強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