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一肚子的怨言。
黔南西,在黔南省的西邊。
黔南西和滇南接壤,也是整個大周最窮的省。
算起來黔南西雖然也有港口,可不是良港,大的海船停不了。
黔南西不如黔南平坦,境內(nèi)還多山。
和滇南一樣,黔南西境內(nèi)也遍布瘴氣,算是全大周最貧困的地區(qū)。
黔南西布政使也長嘆一聲說道:“如果陛下要怪罪我等,那便怪罪吧?!?/p>
“這官位誰愛坐誰坐!讓吏部那些人去試試看,看看他們?nèi)チ四懿荒芨闫饋砻裆?!?/p>
幾人抱怨了一通,寫好了請辭的折子。
第二日,這幾個地區(qū)的布政使,便受到了陛下的傳召。
李天在御書房親自面見這些布政使。
內(nèi)閣兩位閣老,七部尚書、御使大夫以及翰林院院長等朝中大員,也全都陪同李天,一起參加。
這下子武康捏了捏袖口里的辭呈。
不行就請辭回家算了!
想想跟隨自己,奔波一輩子的老妻,這輩子都沒在好地方享過福。
辭官以后,就回家鄉(xiāng)種地,也算頤養(yǎng)天年了。
武康第一次挺直脊梁。
一輩子諂媚上官,唯唯諾諾,仍然被踢來踢去。
雖然熬成了布政使,可是這個布政使做的憋屈,還不如請辭回家。
武康這幾省的布政使神情黯淡。
瀘州、大越、余杭、浙江等布政使則滿面紅光!
他們治下的地區(qū)貿(mào)易發(fā)達,經(jīng)濟繁榮,可以說是所有布政使里的佼佼者。
這次陛下面見布政使們,估計是想當面褒獎他們吧?
其中政績最優(yōu)異的,便是余杭布政使了。
余杭布政使龐毅,是前任內(nèi)閣首輔唐孝仁的弟子。
龐毅治下余杭的賦稅翻了三倍。
在全大周都名列前茅!
要知道余杭原本就占據(jù)了大周財政的三成!
現(xiàn)在戶部國庫充足,很大一部分就是余杭布政使的功勞。
今天被召見,龐毅是意得志滿的。
他走進御書房,卻感覺氣氛特別凝重。
他抬起頭,好像在陛下的眼睛里看出了一絲不滿?
龐毅有些恐慌。
圣上對自己不滿?
圣上為何對自己不滿?
難道不是余杭給戶部繳納了銀子?
余杭做的不夠嗎?
難道是自己在余杭幾百畝宅院的事情?
不是吧?西廠神通廣大,難道查到自己了?
那些宅院全是在家族的名下。
還是因為自己收了那些工坊主的禮物?
這只是一些日常往來而已!
龐毅更加惶恐不安。
在場的全是人精。
看見陛下的模樣,群臣全閉上了嘴。
整個御書房可以說死氣沉沉的。
李天說道:“去年余杭做的不錯,但是去年鹽亂,要不是黃曉平定,恐怕會掀起大風浪!”
余杭鹽亂?
這下子龐毅打了個寒顫!
去年黃曉在余杭督辦鹽鐵局,引發(fā)了余杭的鹽亂。
黃曉自己平定了余杭的鹽亂,才沒有殃及整個余杭。
可是余杭鹽亂,只是在部分地區(qū)小小的折騰了一下就被平定。
但那些鹽商原本就跟余杭官場關(guān)系密切。
龐毅的額頭滲出冷汗。
李天繼續(xù)說道:“余杭鹽商,勾結(jié)了多少余杭官員,朕也清楚?!?/p>
“之所以沒有完全查處,是念及你們?yōu)榇笾茏隽素暙I?!?/p>
“可是今年查出的貪墨案里,仍然是余杭官員最多!”
“還有黃曉也上奏了,余杭官場,最不響應朕杜絕私學的旨意!”
“現(xiàn)在余杭地區(qū)仍然私學盛行!”
“那些私學教師,仍然是許多知縣知府的座上賓?!?/p>
“余杭豪門,聘請這些私學教師教授子弟,可以說蔚然成風?!?/p>
“這群家伙聚在一塊,召開詩會文會,妄議朝中大政!”
李天把西廠搜集的證據(jù)拿給太監(jiān)。
朝中大員們看完,全部大驚失色。
這些余杭鄉(xiāng)紳,居然敢妄議朝政。
尤其是征收商稅、攤丁入畝,抽取余杭賦稅這些部分議論頗多。
有的話語十分狂悖,甚至跟謀逆之言大差不差了。
這下子兩位內(nèi)閣閣老的面色也不好看了。
這群家伙不敢正面罵皇帝,就把槍口瞄準了內(nèi)閣跟兩位閣老。
有些狂悖的讀書人,甚至把他們說成是國之奸賊。
龐毅的臉色更難看了。
余杭地區(qū),一直自負是中原文化之地,當?shù)厝迳騺砜胥!?/p>
從前私學盛行,也的確出了許多進士。
但是如今朝廷重心學,打壓道學理學,許多余杭書生所學全不是科考范圍了。
他們當然一肚子的怨氣。
舉行詩會,議論朝政。
許多心懷叵測的工坊主和鄉(xiāng)紳,也會花錢雇這些儒生發(fā)聲。
控訴朝廷商稅太重,覺得朝廷對行業(yè)條例多。
還有請求朝廷推翻鹽鐵會議結(jié)果,再度放開鹽鐵私營的聲音。
龐毅跪在地上,對李天說道:“陛下,臣知罪!”
李天搖了搖頭:“朕不是想治罪于你,只是想告訴你?!?/p>
“余杭之繁華,并非你一人功勞?!?/p>
“若不是海運繁榮,哪有華江府的繁榮!”
“若沒有朝廷征服南洋,哪有現(xiàn)在的糧食充足!”
“余杭一地的繁榮,那是整個大周一同努力的結(jié)果!”
“這些余杭儒生,卻只看見了余杭的成果,狂悖自大!”
“這余杭的官場,得好好治理一番了!”
李天繼續(xù)說道:“龐毅,遷滇南布政使。”
“讓朕瞧瞧,你會不會比現(xiàn)任布政使干得好?!?/p>
龐毅失魂落魄的走出御書房。
滇南布政使跟余杭布政使的品級一樣。
可是傻子都知道,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對龐毅而言,這就是貶謫!
從余杭到滇南!
從魚米之鄉(xiāng)到窮鄉(xiāng)僻壤!
這一路山高路遠,連鐵路都沒有!
但是龐毅只能接受。
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這次龐毅終于懂得了這句話。
而他貶謫一事,也證明陛下對余杭官場的不滿意!
不過龐毅也知道,在余杭為官的不容易!
余杭一向是大周的文化之地,余杭出去的官員不少。
留在余杭的鄉(xiāng)紳,要么是之前的重臣子孫,要么就是家里有子孫在朝為官。
余杭的鄉(xiāng)紳多,這是眾人都知道的。
除了鄉(xiāng)紳,現(xiàn)在余杭的工坊主和商人也是最多的。
余杭商業(yè)暢通,水網(wǎng)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