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出來了沒有?”嚴道心把告示塞進懷里之后,終于忍不住開口問身旁的陸卿,“那些人看咱們的眼神可是不太對勁。”
“估計覺得咱們又是貪圖錢財,千里迢迢特地過來送死的那一類人呢吧?!标懬洳淮笤谝獾鼗卮穑讲胚M城的時候,從那些守關(guān)士兵的表情和眼神里,他大概就已經(jīng)能猜到了。
比起在此之前到底死了多少郎中,他更想知道這梵王到底是患了什么頑疾怪病,竟然連自己身邊的醫(yī)官都束手無策,還要這樣病急亂投醫(yī)般的弄起廣撒網(wǎng)的那一套來。
與嚴道心說完話,他很快意識到,祝余也很安靜,并且一直微微皺著眉頭,東張西望,像是在尋找什么,又好像是在確認什么。
“怎么了?”他扭頭小聲問。
祝余搖搖頭:“說不好,我還得再多看看?!?/p>
陸卿朝周圍看了看,沒有再做聲,幾個人繼續(xù)走,穿過了一條熱鬧的街市,向路旁一家布坊的伙計打聽了一下哪里有客棧,然后便離開了那一方鬧市,直奔客棧去了。
那布坊伙計給他們指路的是這個縣里頭唯一的一家客棧,雖然是唯一的一家,生意卻也不怎么興隆,幾個人進門的時候,小伙計都趴在離門口比較近的一張桌子上睡出了哈喇子。
掌柜也在柜臺后頭,用手支著頭,沒精打采地犯迷糊。
看到五個人走進來,掌柜的才終于清醒過來一點,開口問:“幾位是打尖兒還是住店?”
那掌柜是一副典型的梵國人的樣貌,個子不高,身材偏瘦,一張窄長臉,膚色有些暗沉。
這里的人似乎性子都不大熱絡(luò),就算是經(jīng)營客棧的掌柜,也遠沒有他們經(jīng)過的其他地方那樣懂得如何招攬生意,大有一副“愛住不住,不住快滾”的架勢。
祝余從來沒有與梵國人打過交道,見到這樣的態(tài)度不免有些詫異,不知道是這個掌柜的脾氣格外的臭。
想一想,就算是之前他們?nèi)ゲ挤徽倚』镉嫶蚵牽蜅T谑裁吹胤?,那小伙計的態(tài)度也是趕緊回答完把人打發(fā)走早利索的態(tài)度。
當時祝余還以為是因為他們并不是去布坊挑布的顧客,所以對方才懶得多加理會,但是現(xiàn)在就連客棧的人也是這樣……
難道說梵國人大體都是這樣的性子么?
到了房間,幾個人各自安頓好行李就都湊到了陸卿那屋,祝余這才開口詢問陸卿,為什么這里的人感覺似乎都不大熱絡(luò),神色懨懨的不愛理人,是不是民風本就如此。
陸卿搖搖頭:“梵國人素來是最特立獨行的,很懂得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隱藏起來,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讓你很難從表面就對他們的意圖看個通透明白?!?/p>
“如此說來,他們不是應(yīng)該為人處世相當圓滑的么?”祝余問。
“照理來說,確實如此。”陸卿其實也注意到了這一路上那些人的神色和態(tài)度,“所以你一路上一直感到疑惑,十分留意的就是這些?”
本以為自己是猜到了祝余今天在外面時眼神里的困惑代表了什么,不料祝余卻否認了這一點:“不是。
我今天在外面還發(fā)現(xiàn)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咱們這一路從城外進來,不論是剛進城,還是到了鬧市中,又或者方才找客棧落腳,你們可曾在街上看到一個年紀稍微小一點的婦道人家?”
她這么一說,不光陸卿,就連嚴道心也愣了一下,加上符文符箓,四個人不約而同地回憶起了這一路上不經(jīng)意略過的路人們。
本來他們對這些都是不甚在意的,不過被祝余這么一問,他們細細回憶起來,很快就意識到祝余看到的不對勁兒究竟是什么——這一路上一直到住進客棧,他們在外頭看到的女人滿打滿算不超過三五個,而且都是那種一張臉皺巴巴好像老核桃,背更是佝僂成蝦米一樣的老嫗。
除此之外,別說是妙齡女子,就連個三四十歲的婦道人家都瞧不見。
祝余看他們的反應(yīng)就知道他們已經(jīng)明白過來了,于是又說:“不止是大街小巷都看不到什么女子出門活動的跡象,咱們?nèi)ツ莻€布坊詢問哪里有客棧的時候,我還發(fā)現(xiàn)那個布坊雖然很大,但是里面擺放的卻都是一些灰黑靛藍那種偏暗沉顏色的布料。
那些料子要么是男子裁制衣服比較喜歡的挺括厚實的面料,要么干脆是比較廉價的粗布麻布,什么綾、羅、綢、緞、錦、繡、紗,那是半點都看不見。
哪怕是普普通通的棉布,顏色比較適合婦道人家的都沒有看到半點。
還有咱們路過的那一條鬧市,路邊有書齋,有茶樓,有賣文房四寶的,也有鐵匠鋪子、米糧鋪子那些。
可是唯獨看不到胭脂水粉鋪,看不到蜜餞糕餅鋪,看不見玉石首飾鋪。
總之就是所有與女子,尤其是與年輕女子有關(guān)的東西,就半點都瞧不見。”
嚴道心因為過去四處云游大都是在鄉(xiāng)野,很少也不愿意到縣城里面去,所以祝余這么說,他倒也能夠想見,只是沒有什么特別的觸動。
而符文符箓就不一樣了,雖然說兩兄弟都尚未娶妻,打從娘胎出來到這會兒都還是光棍兩條,但是畢竟跟著陸卿身邊,久居京城,尤其陸卿頂著逍遙王的名頭,自然少不了要時不時為自己的名聲添磚加瓦一番,所以那些街市上的各色店鋪攤子,他們兄弟兩個倒也是頗有些了解。
那些繁華的街巷,林林總總的店鋪,實際上為了賺男人的錢才開的,除了書齋和文房四寶那種專門招呼讀書人的之外,可能主要就剩下酒樓茶肆了。
而女子的錢,才是最好賺的。
京城里面的市集上,生意最紅火的永遠是那幾個爭奇斗艷的脂粉鋪子,還有那幾家賣珠寶首飾的,每次一說有什么好東西到,京城里面的大姑娘小媳婦兒必定趨之若鶩。
就連朔國那樣一個不太在意女子的地界,情況大差不差也是一樣的。
這么一比較,梵國這小縣城里的古怪就更加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