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夏初,西北大漠,殘陽如血。一支大軍緩緩踏上返程之路,旌旗在風(fēng)沙中獵獵作響,鎧甲上的血漬早已干涸,卻依舊透著肅殺之氣。
為首的將軍,不過而立之年,眼神中卻有著歷經(jīng)滄桑的冷峻。
他年少時便曾深入倭人之地,揮劍斬?cái)?,那一段段血腥的記憶,在他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吳天巖望著身后的土地,回想起這場遠(yuǎn)征。
倭人雖偏居海外,卻野心勃勃,對于這些敵人,仁慈便是對自已百姓的殘忍。
“不屠殺干凈他們,他們就會像野草一般,每年的春風(fēng)一吹,他們又會成長起來?!?/p>
這句話在他心中回蕩了無數(shù)遍。
他堅(jiān)信,只有徹底消滅敵人,才能換來大唐邊境長久的安寧,哪怕這會讓大唐元?dú)獯髠?,但只要能讓日后天下盡歸大唐,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在大軍返程之時,大唐中部地區(qū)卻傳來噩耗。
一場極其嚴(yán)重的旱災(zāi)席卷而來,赤地千里,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
一時間,民間謠言四起,有人說這是上天對大唐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的懲罰,是陛下動兵戈太過,觸怒了神靈。
這些傳言很快便傳到了長安皇宮之中,朝堂之上,氣氛也愈發(fā)凝重。
李治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旱災(zāi)的消息讓他憂心忡忡,而民間的傳言更如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頭。
國家的穩(wěn)定離不開百姓的支持,而如今的災(zāi)情若不及時處理,很可能會引發(fā)更大的危機(jī)。
在這樣的困境下,他決定改年號,希望借此祈求上天庇佑,讓大唐盡快風(fēng)調(diào)雨順。
于是,他將年號改為咸亨,取自易經(jīng)中的咸卦和坤卦,寓意著天地交感,萬物通達(dá),希望能給大唐帶來好運(yùn)。
咸亨元年夏,長安城繁花似錦,皇宮內(nèi)卻暗流涌動。
李治在李敬玄的幫助下,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罷免武媚娘西京遣京使一職,召其入宮,并封其為昭儀。
消息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百官紛紛上書反對,他們認(rèn)為武媚娘出身低微,且曾為先帝才人,如今再入后宮,有違倫理綱常。
然而,李治心意已決,他不顧百官的反對,堅(jiān)持已見。
在他看來,武媚娘聰慧過人,能為他出謀劃策,是他治理國家的得力助手。
百官不敢對李治發(fā)脾氣,只能將所有的怨氣都發(fā)泄在李敬玄身上。
一時間,彈劾李敬玄的奏章如雪片般飛來,各種非議和指責(zé)也鋪天蓋地。
李敬玄在這樣的壓力下,心力交瘁。
他知道自已已經(jīng)成為了眾矢之的,留在朝堂只會給家族帶來災(zāi)難。
于是,他毅然決定辭官而去。他甚至都不敢在咸陽療養(yǎng)院多做停留,而是連夜帶著一家老小,匆匆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李敬玄辭官后,李治為了安撫朝堂,給裴行儉封官加爵,進(jìn)國公之位。
裴行儉乃一代名將,戰(zhàn)功赫赫,在軍中威望極高。
李治此舉,既是對裴行儉功績的肯定,也是希望能借此穩(wěn)定軍心。
與此同時,后宮之中,王皇后的處境愈發(fā)艱難。
她一直沒有生下子嗣,而此時的李治也已到了四十歲。
在古代,皇位繼承人關(guān)乎國家的興衰存亡,比起倫理,大唐帝國的繼承人顯然更為重要。
武媚娘入宮后,很快便贏得了李治的寵愛。
在李治納武媚娘的兩月后,一個喜訊傳來——武媚娘被檢查出懷孕了。
這個消息讓李治欣喜若狂,也讓朝堂之上的百官們漸漸閉上了嘴。
在他們看來,沒有什么比大唐帝國誕生出一個繼承人更加讓人安心,倫理之事在此時似乎也變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事情并沒有就此平息。
朝堂之上,依舊有一些頑固的大臣,以天下為公為由,反對李治對武媚娘的寵愛。
這一天,在甘露殿內(nèi),李治大發(fā)雷霆。他憤怒的將手中的奏章摔在地上,對著武媚娘說道:“媚娘,這些人,真是膽大包天,現(xiàn)在竟然還敢拿出天下為公來壓制朕!”
“他們難道不知道,如今這天下是誰家的天下嗎?”
“朕高興一點(diǎn),和他們說說天下為公,朕要是不高興,就告訴他們什么叫雷霆之怒!”
武媚娘看著憤怒的李治,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她輕輕的走到李治身邊,溫柔的摸了摸他的頭,輕聲說道:“陛下,不要生氣了?!?/p>
“我知道,不少人都在背后罵我禍國殃民,有時候啊,我也真想笑?!?/p>
“我如今年紀(jì)大了,人老珠黃,陛下還能納我為昭儀,那些年輕的小姑娘,不是一個比一個漂亮嗎?”
“若說陛下貪圖美色,臣妾是第一個不信的。不過當(dāng)務(wù)之急,還是要先處理好我大唐的旱災(zāi)。”
“至于這天下為公,陛下,您比誰都要聰明,臣妾能想得到的,你也一定能想得到?!?/p>
“少年時,聽著先帝說這四個字,臣妾比誰都熱血,如今上了年紀(jì),臣妾才愈發(fā)覺得,這四個字,有多難?!?/p>
“非人力所能及,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是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和陛下您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難道,李家就不該高高在上,不該享福嗎?”
“高宗皇帝讓這些泥腿子個個都過上了好日子,如今,他們也膽敢指責(zé)陛下,指責(zé)朝廷了?!?/p>
李治聽著武媚娘的話,臉上的怒氣漸漸消散,露出了一絲笑意。
他看著武媚娘,眼中滿是贊賞:“媚娘,你說的對,這件事,朕也考慮了很久?!?/p>
“這樣吧,朕給你上朝的權(quán)力,你去和那些大臣說說你的看法,告訴他們,這天下為公是不可能的,這話,你也知道,朕不能說,但是,你能啊。”
武媚娘微微一愣。
“陛下,后宮不得干政?!?/p>
李治笑著摟過武媚娘。
“媚娘,你說的這是什么話,朕說你可以,那你就可以?!?/p>
武媚娘有些猶豫,但也是一個讓她在朝堂上嶄露頭角的機(jī)會。
她輕輕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道:“臣妾遵旨,定不負(fù)陛下所托?!?/p>
幾日后,朝堂之上,氣氛異常緊張。
武媚娘身著華麗的服飾,緩緩走上朝堂。
百官們看著她,眼神中充滿了不屑。
可武媚娘毫不畏懼,她站在朝堂中央,聲音清脆:“諸位大人,今日我站在這里,并非以昭儀的身份,而是以一個大唐子民的身份,與大家探討這天下之事?!?/p>
“陛下改年號為咸亨,是希望我大唐風(fēng)調(diào)雨順,百姓安居樂業(yè)?!?/p>
“然而,如今卻有人以天下為公為由,指責(zé)陛下,這讓我感到十分痛心?!?/p>
“天下為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自太宗皇帝以來,我大唐歷經(jīng)數(shù)代帝王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繁榮昌盛。”
“陛下為了這天下,日夜操勞,殫精竭慮,難道他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大唐的百姓嗎?”
“如今,旱災(zāi)肆虐,陛下心急如焚,想盡辦法救災(zāi),而你們卻在這里指責(zé)陛下,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天下為公嗎?”
“再者說,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p>
“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和陛下,他們?yōu)榱诉@天下,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無數(shù)的心血?!?/p>
“李家的子孫,難道就不該享受這天下的榮華富貴嗎?”
“高宗皇帝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這是他的仁慈和英明?!?/p>
“可百姓卻不能因此而忘記了自已的本分,忘記了是誰給了他們?nèi)缃竦纳??!?/p>
“如今,我身懷龍嗣,這是大唐的希望?!?/p>
“我相信,陛下一定會將這天下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讓我大唐的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p>
“而你們,作為大唐的臣子,應(yīng)該做的是輔佐陛下,而不是在這里無端指責(zé),擾亂朝綱?!?/p>
武媚娘的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讓朝堂上的百官們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不得不承認(rèn),武媚娘所說的話,雖然有些刺耳,但卻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