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父皇認錯...”
蕭承平這句話出口,雖然聲音不大,但聽在余公公和那些侍衛(wèi)宮女太監(jiān)耳里,簡直比九天驚雷還要嚇人。
所有人,但凡是聽到了這句話的人,全都齊刷刷的跪了下來。
匍匐在地,嚇得渾身發(fā)抖。
天子身邊最親近的太監(jiān)余福,這位妥妥的一品巔峰武夫,更是跪在地上匍匐前進。
顫聲高呼道:
“陛下息怒,殿下糊涂了,殿下糊涂了?!?/p>
說罷又轉頭看向蕭承平,一臉哀求般勸道:
“殿下,快跟陛下認錯,陛下圣明,怎么可能會有錯?是你錯了...”
蕭承平卻不為所動。
哪怕他此時后背已經濕透,卻依然固執(zhí)的站著,躬著身子,雙手抱拳。
天子盯著他看了許久,最后并未像余公公想的那樣大發(fā)雷霆。
他揮了揮手,余福立即會意,站起身招呼所有的守衛(wèi)和宮女太監(jiān)離開了御花園。
御花園內變得寂靜無聲,連鳥蟲都安靜了下來。
氣氛凝重到了極點。
蕭承平依舊躬著身子沒有起身,天子走到玉桌前坐下,指了指對面的座位淡淡道:
“坐?!?/p>
蕭承平下意識的要有動作,但最后還是克制住了。
天子也不強迫,只是拿起桌子上的酒壺給自已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
許久后,天子才緩緩說道:
“承平,你知道朕是從哪一年開始走上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的路嗎?”
蕭承平一愣,不明所以。
天子繼續(xù)自顧自的說道:
“那年,朕十四歲,剛從吳國逃回來。
之后三十六年,朕都在為了一統(tǒng)天下而拼命。
我大周世代,耗盡所有,終于在朕的手上完成了這一份千古偉業(yè)。
這個位子,想要坐穩(wěn),不容易。
在大周一統(tǒng)天下之前的三十多年里,朕經歷過四十多次刺殺。
其中有很多次,比你在東禹山經歷的更要兇險,更呀絕望。
但朕都活下來了。
運氣也好,實力也罷。
朕活下來了才能成為這中土天下的千古第一帝王。
既然大周國運選擇了你,你就需要這些磨礪來錘煉。
你需要變得更強大,更多謀、更冷血、更無情,才能坐得穩(wěn)這個位子。
你說朕錯了,那是因為你所站的角度和高度還不足以理解朕的所作所為。
等你將來繼承了這個位子,天下蒼生盡在你手,你就會明白,你現(xiàn)在的想法究竟有多幼稚?!?/p>
蕭承平沒想到,天子竟然會跟自已講這么多。
這與他印象中的父皇不太一樣。
印象中的父皇,從來不容置疑。
不管做什么,也根本不可能跟誰解釋。
可是今天,他卻說了這么多。
就在蕭承平想不通的時候,大周天子又倒了一杯酒,并且給另一個空杯也倒?jié)M了酒,端起酒杯,朝虛空遙敬道:
“先生還是下來一敘吧?!?/p>
蕭承平一愣,隨后抬頭望向天空。
這與他之前跟許知行商量的不一樣。
天空中,許知行的身影緩緩落下,飄然而來,坐在了天子對面。
與此同時,皇宮深處,一名老者也飛身而出,來到了御花園,就站在了天子身邊。
許知行望著對面的兩個人,眉頭不由自主的微微皺起。
他還是第一次如此看不透對方。
大周天子與后面出現(xiàn)的這個渾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的人,身上都有一股極為濃郁的國運覆蓋。
就像是與整個皇城融為一體。
就算是以許知行如今君子境的修為,也一樣看不透對方的根底。
但毫無疑問的是,此人絕對是一位地仙。
且有大周國運加持,其實力必定極為恐怖。
天子見到許知行后,看其樣子似乎并沒有意外。
他們這一路幾千里趕到泰安城,行蹤早就被皇城司的人摸得一清二楚。
天子端起酒杯,笑道:
“這杯酒敬先生,多謝先生治好了承平的隱疾?!?/p>
說罷,便直接一飲而盡。
許知行端起酒杯點了點頭,同樣一飲而盡。
天子再次斟滿酒杯,繼續(xù)道:
“這第二杯酒,敬先生,開設知行學院,為我大周種下文脈種子?!?/p>
許知行再次點了點頭,喝干凈了杯中酒。
天子再次斟滿酒杯,敬道:
“第三杯酒,敬先生,傳道天下,為我大周百姓自強自立,奠定根基?!?/p>
許知行深深的多看了眼這位千古一帝,隨后又一次仰頭喝下杯中酒水。
三杯酒后,天子終于放下了酒壺,淡淡道:
“三杯酒已過,先生想做什么盡管做,想說什么盡管說。
之后你我之間,是生是死,全憑本事?!?/p>
許知行此時卻陷入沉思。
不得不說,眼前這位大周的開國之君,一身氣度著實讓人不得不嘆服。
哪怕明知自已來者不善,依舊面對從容,既無天子威嚴被沖撞的惱怒,也無外敵打上門的焦灼。
一直都是風輕云淡,無喜無怒。
而且那三杯酒的敬謝,許知行感覺得出來,完全是出自真心實意,做不得半點假。
除非這位天子的心神修為,遠高于他,否則不可能可以在許知行面前掩飾的如此完美。
通過那三杯酒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天子心中,確實心系天下,心系萬民。
是一位明君。
或許站在他的角度來看,根本沒有了所謂的父子親情。
那些皇子在他眼里,只是一個個候選人。
他會用最嚴酷,最冷血的方式,篩選出最適合接手這個天下的人,將他培養(yǎng)成大周的下一任皇帝。
許知行忽然有些理解他。
因為以一個皇帝的立場來看,他的所作所為都只不過是為了這個國家能夠更好的延續(xù)。
只是理解歸理解,該有的態(tài)度還是要有。
許知行想了想,緩緩開口問道:
“敢問陛下,為君者,權謀心術,圣德英明,孰輕孰重?”
天子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自顧自的又要去拿酒壺斟酒。
但許知行卻快他一步,先拿過了酒壺。
“陛下為我斟酒三杯,我亦為陛下斟酒三杯。”
說話間,便已給天子斟滿面前酒杯。
天子看著眼前滿而不溢的一杯酒,忽然笑了笑。
“這天下,也只有先生你敢從朕的手里拿走酒壺。”
許知行笑了笑,追問道:
“權謀心術,圣德英明,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