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行回到宅子里,通過密道來到了蕭承平的書房。
敲了敲一堵石墻,沒等一會兒便聽到機(jī)括的聲音。
石墻從中間分開,石墻的另一邊,是一排書架,同樣也能從中間分開。
蕭承平便站在出口,朝許知行拱手見禮。
許知行招了招手道:
“去我那說吧。”
蕭承平點(diǎn)了點(diǎn)頭,他同樣有很多話想要問許知行。
來到另一邊許知行的書房里,隨著他意念一動,這個書房便被一股浩然真氣籠罩,仿佛隔絕了一片天地。
蕭承平見許知行如此鄭重,也不由得有些緊張了起來。
師徒倆相對而坐,許知行看著蕭承平,眼中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
只有熟悉許知行的人才知道,他只有在面對自已學(xué)生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神情。
剛才在城外想通那些事后,許知行再見到蕭承平,對他的概念也有了轉(zhuǎn)變。
之前雖然蕭承平也算是他弟子,但那是因?yàn)橄到y(tǒng)強(qiáng)塞的。
而且一開始他接觸蕭承平時的目的就不單純,只是為了利用他。
后來雖然有了師徒之實(shí),但一心不想與皇室牽連太多的許知行,其實(shí)內(nèi)心里并未真正把蕭承平放在如同宇文清、大虎和陳明業(yè)他們那樣的層次上來看待。
不過此時,許知行心境轉(zhuǎn)變,再面對蕭承平便沒有了那么多的其他心思。
管他是什么身份,管他有什么目的。
既然有了師徒之名和師徒之實(shí),那就是他許知行的弟子。
和宇文清他們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蕭承平似乎也感覺到了許知行的變化,內(nèi)心逐漸安定下來。
理了理思緒,蕭承平問道:
“先生,我很好奇,先生是怎么知道父皇會讓白爺爺一同上山的?”
許知行笑了笑,搖了搖頭。
“我也不知道,只不過是一種猜測和其中一個選擇罷了。從之前你告訴我的那些陛下對你的關(guān)心和照顧來看,陛下對你,確實(shí)是父子情分比君臣情分更重一些。
你身體不好,還能跟隨一同登山祈福,如果是以父親的角度來看,陛下大概率是要為你排憂解難的。
白先生有一品修為,雖然并未顯露,但站在人群之中自然有一股鶴立雞群的氣質(zhì)。
陛下雖然是無心,但也會不由自主的注意到白先生。
所以我猜測陛下或許會允許白先生與你一同上山。
再說了,就算陛下沒有讓白先生同行,不也還有其他的后備計劃嘛,只不過麻煩一些,結(jié)局不會有太大變化?!?/p>
蕭承平不由得驚嘆,許知行對人心的算計,實(shí)在是難以想象。
包括對宋昭的暗示,每一步都恰到好處。
多了會讓他起疑,從而警覺,最后或許會適得其反。
少了又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且宋昭其實(shí)說起來,并沒有觸犯任何一條法律,也沒有犯任何罪。
但往往這樣,卻更加致命。
因?yàn)樗|犯的,是天子的逆鱗。
這并非是天子小氣。
許知行說過,但凡開國之君,心胸往往都有囊括寰宇的氣度。
可唯獨(dú)有一件事是任何開國之君無法接受的。
那就是挑戰(zhàn)他的權(quán)威。
宋昭置天子于不顧,轉(zhuǎn)而去保護(hù)三皇子,那就說明在宋昭的眼里三皇子的分量遠(yuǎn)高于天子。
這一點(diǎn),天子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就算他不說什么,他身邊的人也會明里暗里的對付宋昭。
特別是三皇子,絕對不敢再留宋昭在自已身邊。
這是一個態(tài)度,必須要表示清楚。
至于望城山頂上的火勢其實(shí)很簡單。
白磷可以在幾十度的溫度下自燃。
望城山山頂雖然涼爽,但等到眾人爬上山開始祭祀之后,時間便來到了午時。
此時的溫度還不夠。
還需要一點(diǎn)助力,那就是神臺前燃燒黃紙香燭的祭爐。
祭爐靠近神臺,往日里散發(fā)的溫度自然不可能讓神臺燒起來。
但神臺墊布之下有白磷,當(dāng)祭爐里的溫度傳遞到白磷上時,便能引發(fā)自燃。
所以才有了這么一場莫名其妙的火災(zāi)。
而白磷是怎么放進(jìn)去的,那就要感謝六皇子麾下那位劉公公了。
這點(diǎn)小事,并不難。
最后是那名刺客。
說來也巧合,若不是蕭承平拜師后系統(tǒng)獎勵了紙上談兵這個技能,這一場望城山刺殺還真是難以如此完美。
那名刺客自然是是許知行用紙上談兵這個技能召喚的。
提前寫好,留下伏筆,讓蕭承平帶上了山。
只需要一點(diǎn)點(diǎn)浩然真氣就能引動。
召喚出來的戰(zhàn)將又與許知行心意相通,他雖然遠(yuǎn)在京都城中的宅子里,卻能隔空遙控。
雖然靈敏度受了些影響,但并不礙事。
實(shí)力同樣也有一品境界。
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無懈可擊,缺一不可。
但這種手段,也只有許知行能用的出來。
兩人就這一場謀劃進(jìn)行了復(fù)盤,直到天色將明才結(jié)束。
蕭承平神色有些疲倦,臉色有些蒼白。
正要打算告辭離去,許知行卻叫住了他,隨后從書桌里拿出一套書籍。
“承平,這幾本書都是為師抄錄的至圣儒學(xué)典籍,你拿回去后潛心參悟,或許會有更好的進(jìn)益。”
蕭承平有些欣喜,不只是為了許知行贈書,更是因?yàn)樵S知行對他的態(tài)度。
在今天之前,許知行可從未如此親近的稱呼過他。
他雙手恭敬的接下書籍,躬身道:
“多謝先生?!?/p>
許知行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還有些事要跟你說,但說之前,為師要先向你致歉。”
說罷,許知行便抱拳躬身道:
“承平,是先生不對,先生向你道歉?!?/p>
蕭承平一時有些手忙腳亂,想連忙扶起許知行,可手中卻端著書籍無能為力。
他左看右看,趕緊把書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誠惶誠恐地抱拳躬身道:
“先生折煞弟子了,先生怎么可能會錯?”
許知行笑著搖了搖頭。
“先生并非圣賢,又豈會從無過錯?接下來的事,我說,你聽,如果有不同意見,也可以直言不諱,如何?”
蕭承平有些緊張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
許知行深吸了一口,背過身,走到窗口,看著東邊逐漸亮起的晨光,緩緩道:
“從今天起,我不會再參與對三皇子的謀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