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故作輕松地一邊開口,一邊套取有用的信息。
“那咱們這一鍋鹽,大概得多少?”
“基本上在四斤左右,運氣好的時候有五斤?!?/p>
婦人笑了笑,飽含無盡辛酸。
“四斤嗎?”李祺笑著點了點頭,“那一天就是八斤鹽了,足夠交那什么鹽稅了吧?”
提及鹽稅,婦人頓時臉色一苦,面帶凄然地搖了搖頭。
“不夠啊!”
“煮這些鹽,光是柴火都花了好幾文,四斤鹽最多也就可以賣二十文,用這鍋灶還得給差老爺們幾文,所以真正算下來,我們一天煮兩鍋鹽,其實只能賺個十文左右?!?/p>
聽到這話,李祺頓時眉頭一皺。
柴火可以理解,有需求就會有渠道,有的灶戶寧愿去山里砍柴,從而賣出去掙錢,也可以繳納鹽稅,到時候買鹽或者交錢都行。
但是,你他娘地,用這鍋灶還要給差役抽成?
就算是搜刮民脂民膏,就算是趴在老百姓肩頭上面吸血,你他媽的這做得也未免太過分了些吧?
還有四斤鹽賣二十文是什么鬼?
算下來一斤鹽最多不過五文?
李祺可是聽說,因為戰(zhàn)事長城軍鎮(zhèn)缺鹽缺糧,一斤普通的海鹽可以賣上百文!
食鹽這個東西,價格一直都有波動,正常來說是官方專賣,考慮到民生會有所控制,但因為某些天災人禍,所以食鹽波動交大,各個朝代各地各時都有所不同。
雖然李祺不知道現(xiàn)在,官方定的鹽價是多少,他先前事務繁多,本身又是勛貴子弟,還真沒怎么注意過此事。
但是李祺依稀記得,按照鹽政官方記載,湖廣、江西、南京一帶每鹽一斤賣銀三分四分,到了嘉靖七年時,每鹽一斤賣銀一分五厘。
在大明中葉的時候,銀子價值逐步攀升,一兩銀子等于十六錢,差不多也就是一千六百文。
現(xiàn)在的一分銀,就是差不多二十文。
也就是說正常市場價格,這海鹽拿到集市上去賣,應該是六七十文一斤,品質更好的池鹽、井鹽能夠賣到上百文一斤,至于那些達官顯貴吃的雪花青鹽則是要賣到兩百百文一斤。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些灶戶花命煮出的海鹽,只能賣區(qū)區(qū)五文錢一斤,這著實太過離譜了一些。
這不是在吸血吃肉,這是在敲骨吸髓??!
辛辛苦苦地勞作一整天,任由身體被摧殘,結果只能賺個十文錢,還不夠繳納那高昂的鹽稅!
有時還會安排去擔徭役,一走就是生離死別,都不一定能夠活著回來!
這樣的處境,灶戶怎么活?
李祺嘆了口氣,隨后便徑直轉身離去。
老朱在建立大明之前、還在做吳王的時候,就于兩淮設都轉運鹽使司,大明立國之后運司之制被迅速推廣至兩浙、長蘆、山東、福建、河東六地,“都轉運使掌鹺事,以聽于戶部”,其衙門內(nèi)部層級分明。
這都轉運鹽使司,設都轉運使一人,從三品。同知一人,從四品。副使一人,從五品。判官無定員,從六品。其屬經(jīng)歷司,經(jīng)歷一人,從七品。知事一人,從八品。
運司衙門品秩較高、編制眾多,是因為負責生產(chǎn)、囤積食鹽的運司成為明廷榷鹽獲利體制的核心機構,鹽利可是大明財政的支柱之一,而鹽務又復雜異常,所以才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
各地的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在品級上雖較三司稍低,但仍能與之分庭抗禮,形成了“四司”并立,各有專職的格局,運司的地位絲毫不在三司藩臬衙門之下。
立國初期,這鹽運司官員,那可是是人人渴望的實權之位。
其一,國賦莫重于鹽,朝廷極為重視運司官員的選任,“必擇廉能練達”;其二,運司“去有司之紛擾”,鹽務事權非常專一;其三,時人對運司官員仕途前景的估計也較為樂觀。
朝廷在選拔運司官員之時,唯視賢能廉潔與否,不甚重品秩資序,“考最”“循良”“廉介”幾乎成為官員得以出任運使等職位的固定標準,大明初年的運司也是賢臣、循吏輩出,風氣一片大好。
這怎么就變成了眼前的模樣呢?
李祺凝望著遠處那些還在艱難煮鹽的灶戶鹽丁,久久都沒有動作。
藍玉見狀頗為詫異,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李祺也會有猶豫退縮、舉棋不定的時候。
“公子,你這是在害怕了嗎?”
“害怕?”李祺笑著看向藍玉,“我會害怕什么?”
藍玉瞇著眼睛,看著眼前的灶戶鹽丁。
“鹽場利潤乃是朝廷財政的支柱,結果卻糜爛到這種地步,公子一旦掀開這塊遮羞布,皇帝陛下必然會勃然大怒,血洗整個鹽運司官員,從上到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因此而掉腦袋……”
“藍玉,你錯了?!崩铎餍χ驍嗔怂{玉出言,“我擔心的其實不是這個。”
“你未免也太小看我李文和了,若是害怕被士紳縉紳打擊報復,我李文和早就龜縮在家里做個紈绔公子哥兒了!”
此話一出,藍玉愣住了,好像還真是這么一回事。
這小子親爹是太師李善長,岳父是老朱陛下,太子標還是他的至交好友,他還救了馬皇后的性命……這一層層關系之下,即便李祺沒有什么雄心,安心做個依紅偎綠的紈绔公子哥兒,也沒人敢說什么。
“我真正擔心的是,就算掀開這層遮羞布,朝廷為了財政利潤,也不會大動干戈,而是僅僅做做樣子,處死一些貪官污吏,僅此而已。”
李祺嘆了口氣,“可這樣做,對眼前這些鹽丁灶戶有什么意義呢?他們還是過著煉獄般的生活,還是要忍受這些苛捐雜稅與無理賦役!”
“解放這些鹽丁灶戶,這才是我想要做的。”
藍玉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看著這些鹽丁灶戶,他也有些于心不忍。
剛剛就在那兒攪亂了一兩個時辰,藍玉就覺得手快廢了。
可這些鹽丁灶戶卻干了一輩子,天知道他們是怎么熬過來的。
說到底,他們也是大明王朝的百姓子民??!
李祺眼中閃爍著精光,隨后陡然站起了身。
“藍玉,敢不敢跟我玩把大的?”
聽到這話,藍玉頓時咧嘴一笑。
他這個人張狂跋扈慣了,也就是被李祺調教一番,這才有所收斂,其實骨子里面依舊是那個狂妄自大的藍玉大將軍。
“有何不敢?公子下令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