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森樂了,“對,就是這個意思!”
魏三呵呵地樂了,刀疤經(jīng)他這么一說,也明白了。
“可我們怎么能知道他們給我們的價格是高是低???”
江森一指他,“你說的這個,正是我要考慮的。怎么才能知道他們給的價格公道呢?不僅要公道,最好還要便宜?!?/p>
魏三說:“我們?nèi)ツ秘浀牡胤娇纯磫h,看他們給別人多少錢不就知道了嗎?”
江森搖頭,“沒有這么簡單?!?/p>
他可是知道的,很多人來南方做生意,不可能當(dāng)著別人的面談價格,又不是大市場。
很多人都是單獨談的,每個人的價格也不一樣,尤其是大客戶。
江森可不想只是單純在南方進貨去北方賣。
他想要做得更大。
“走,先給家里打個電話,然后出去吃飯,聽說粵菜老好吃了!”
江森忍不住溜達出來一句東北話。
一聽說吃飯,魏三和刀疤立刻站起來。
三人下樓,江森問他們打不打電話,他們兩個說看到外面還有個公用電話,他們?nèi)ツ沁叴蛉ァ?/p>
江森就去前臺要了電話。
他先給家里打了一個,老瘸子接的,然后是英子。
也沒說幾句話,江森還想多說兩句,可英子說電話費太貴了,知道他們到了就行,就給掛了。
他又給羅建設(shè)和王建國都打了一個,說了一下自己后面要先考察一下市場再做決定。
出門,魏三和刀疤兩人也打完了電話。
“這么快?”江森問。
“就報個平安!”刀疤說,“就三句話,要了我一塊錢!太貴了!”
魏三倒是沒說什么,畢竟他在森洋干了幾個月,手里也有些錢。
沿著酒店前面的路,三人朝南走去。
看著那邊像是很熱鬧似的。
很多攤子和店鋪,幾乎都是房子臨街一面改出來的,還有店家拿了躺椅,就坐在門口。
身邊還有一個小板凳,上面放著一個小茶壺,兩個小茶杯。
茶杯小的跟酒盅一樣大。
刀疤比劃了一下,“就這一口,還不如酒呢!”
“那叫功夫茶!”江森隨口給他們解釋,“人家也不是喝,是品!說廣東人醒過來就是喝早茶,一喝一上午,吃過飯睡一覺,下午再來個下午茶,晚上要是朋友聚在一起來個宵夜,還接著喝?!?/p>
不得不說,就算現(xiàn)在廣州發(fā)展沒有前世那么繁華,但也已經(jīng)走在了發(fā)展的前列。
滿大街都是人,小車也比京都多。
還有自行車,摩托車。
就連小嬰兒都有個木頭打的,帶輪子的小車。
“哎哎,你們看,老毛子!”魏三忽然讓他們朝前面看。
前面有三個外國人,一個男的胸前還掛著照相機。
旁邊一男一女,正在看沿街商鋪門口的商品。
他們穿的衣服很時髦,反正街上看不到這種款式。
男的帶著蛤蟆鏡,穿著喇叭褲。
女的扎著絲巾,穿著連衣裙,嘖,胸開得那么低!
“那不是老毛子!”江森說,“不是美國人的就是英國人?!?/p>
“這你也能看出來?”刀疤覺得江森好像懂得很多,說的話,很多都沒聽說過。
尤其說起這里,更是頭頭是道。
可火車上江森明明說過,他沒來過?。?/p>
這條街真的很熱鬧,江森看過地圖,叫什么解放路。
他不清楚前世這里什么樣,但是現(xiàn)在看來,就已經(jīng)有了市中心的雛形了。
他對南方的了解,一大半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尤其是旅游頻道,介紹的非常詳細(xì)。
所以,他糊弄魏三和刀疤很容易,換個來過的人,就是班門弄斧了。
不過,來之前,他還非常忐忑,到了之后,心就定了下來。
況且,這里看著要比京都開放很多。
他們看到一家餐館挺不錯的,就進去了。
里面的座椅,跟火車上的座椅很像,帶靠背的,中間一個長條桌兒。
三個人坐到空位上,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過來了,用粵語說了句話。
三人愣怔地看著他,沒聽懂!
男人一看,就明白三個是外地人。
也是的,都長得人高馬大的,一看就是北方來的。
他換了普通話,但說得很別扭,“幾位想吃點什么?”
他們樂了。
這味道,還挺下飯。
江森也沒問有沒有菜單,直接說道:“燒臘,炒河粉,再來個菜心,再來個……”
老板以為他們常來的北方客,直接就給他推薦起來。
“再來個蔥油雞腿啦!”
聽到雞腿,魏三連連點頭。
但是江森搖頭,“三份雞腿煲仔飯?!?/p>
“好哇,那要不要再來個湯???”
“行,你看著做吧!餓了!”
“幾位稍等,馬上就好了!”
老板走了,魏三湊近了,低聲問道:“江大哥,你點的什么菜???我就聽到菜心和雞腿了。”
“等會兒你就知道了!”
他們點的很多,這家店給的分量也很足。
但是三個京都人,飯量都大,最后都吃光了。
老板很滿意,認(rèn)為自己的手藝又有進步了。
看看,北方來的老客,轉(zhuǎn)彎抹角都找過來吃飯。
江森是不知道老板心思的,結(jié)了賬,三人就走了。
刀疤說:“好吃是好吃,這也太貴了,吃了我們五十多,在京都去大館子吃飯,十個人也就吃這么多吧,都快趕上坐席的錢了?!?/p>
江森說:“會賺錢,就要會花錢。我們剛來,也不知道他家什么價格,以后熟悉了就好了。”
話是這么個話,但是江森花了這么多錢,還是讓刀疤心疼得不行。
他們就這么閑逛,瞎溜達。
一個是熟悉環(huán)境,再一個就是看看周圍商鋪里賣的東西都是什么價格。
尤其是服裝,電子表之類的。
等回到酒店,三個人都是大包小裹一大堆東西。
放下后,坐到沙發(fā)上,三個人都感覺有些累。
也是的,才坐了三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又逛了一晚上的街,能不累嗎?
不過,他們收獲也不小。
這里的晚上更熱鬧些,可能是白天太熱的緣故,人們大多數(shù)都是晚上出來,店鋪更是燈火通明。
衣服也便宜,電子表的價格更是出乎江森的意外。
他給魏三和刀疤一人買了一塊卡西歐的電子表。
算是那家店鋪比較貴的,也只是每塊表才花了十二塊錢。
這要多少錢進的貨,才能賺錢?
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什么叫成本了。
算上房租,水電,和一些柜臺之類的,一塊才賣十二塊,還是貴的。
其他便宜的,只是跳個數(shù)字的那種,只要八塊錢。
聽老板的意思,要是多買還能便宜,江森心里頓時有了譜。
進貨價不會超過五塊錢,頂多三塊錢。
大多數(shù)還都是鬼子貨。
“明天,我出去一趟!”江森說,“魏三,你明天盯著那個買電子表的老板,看他是從哪兒進的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