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森來了后,給大家做的頭一頓早飯,依舊是野菜饅頭。
大家都習(xí)慣了,每個人吃了兩個,帶兩個,各自拿著水壺灌了一壺?zé)崴?,去大劉那邊領(lǐng)了工具,出發(fā)了。
隋忠良晚走一步,跟江森說:“今天不用干太多活兒,昨晚上也沒睡,回頭你補(bǔ)個覺,晚上十點(diǎn)前能做好就行!”
“我知道了!”江森答了一句,目送著隋忠良背著獵槍離開。
這里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一夜沒睡,江森也沒覺得困。
看了眼柴堆,還夠用,就找了個背簍,往山里走去。
沿著記憶里模糊的印象,江森走了能有一個多小時,終于笑了。
這片林子里,不僅有很多蘑菇,還有很多野菜,最最關(guān)鍵的是,松鼠很多。
松鼠洞里,儲存著大量過冬的堅果。
這還是上一輩子,江森為了給家里寄山貨,無意中找到的地方。
旁邊還有一道山上留下的泉水。
找到泉水,江森放下簍子,洗了把臉,抬頭看去,一眼就看到幾個松鼠在一棵樹上來回上下著。
那棵樹很高,松鼠洞在距離地面兩米左右一根粗大枝條分岔的地方。
爬樹對江森來說一點(diǎn)兒不難,解放鞋磨禿了底,爬樹卻不受影響。
他背上背簍,起身朝大樹走去。
今年冬天來得早,動物對天氣格外敏感,這會兒應(yīng)該就有不少好東西了。
他朝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抱住樹身,雙腳交替,沒幾下子就上去了。
嚇得兩條松鼠飛快地朝旁邊的樹上跳去,隔著不遠(yuǎn)看著江森。
江森跨坐在樹干上,伸手就朝樹洞里掏去。
一把,一把,又一把。
榛子、松子、栗子、核桃,就這樣進(jìn)了江森的背簍里。
肩膀卡到樹洞再也夠不到的時候,江森覺得差不多了,就從樹上下來,去找另外一個。
他也不能把松鼠的家抄光,人家也不容易。
沒出幾個小時,背簍就裝了大半下子。
江森顛了顛分量,背著背簍往回走,過了泉水往上幾步,有幾棵橫倒的大樹,榛蘑連成了片。
裝滿了背簍,就著泉水吃了一個菜饅頭,江森點(diǎn)點(diǎn)頭,還是那個味兒。
回到營地,已經(jīng)是下午一點(diǎn)多,江森把蘑菇攤在地面上晾曬,堅果沒動,先回了帳篷里,美美地睡了一覺。
等他睡醒起來一看,天都黑了,趕緊起來做晚飯。
這會兒,他估摸著應(yīng)該是晚上八點(diǎn)多,沒想到一睡就睡了這么久。
沒人打擾,山里幽靜,氣溫涼爽,又累了這么多天,八點(diǎn)多江森能爬起來,已經(jīng)是常人很難做到的了。
去前面先把鍋添水燒上,就著灶坑里的火光,拿了面出來,加上切碎的野菜,蒸了一大鍋的饅頭。
然后,他開始剝堅果。
他沒有像是前世吃零食那樣,一個個敲開剝皮,而是找來一塊木頭做的菜板。
捧了一把堅果放在上面,用一根修了刺的細(xì)柈子用力砸。
所有堅果都被他敲碎,挑出皮,把果肉弄到盆子里再碾碎。
又去旁邊隨便扯了一把新鮮的野菜切碎。
饅頭蒸好后,連著簾子一起拿出來放到旁邊,鍋里的水舀出來放到大盆里,留著還能給回來的人洗手洗臉。
重新往鍋里添了水后,把野菜放進(jìn)去,又挖了一勺昨天煮狍子時候,撇出來的油。
等鍋開了后,野菜撒里頭,填了一把鹽。
獨(dú)屬于江森的野菜堅果湯,新鮮出爐。
堅果里面含有淀粉和糖份,煮出來有一種特殊的香甜味兒。
就連嘗過咸淡的江森,都忍不住先喝了一碗。
香!
他忍不住想,黑暗料理,也要分人做才行。
自己簡直就是個天才。
他又把簾子放回鍋里,饅頭繼續(xù)熱著,自己把剩下的堅果和蘑菇在一起擺開晾著。
睡覺前再來收,天亮再接著曬。
松鼠這總小動物,存儲的堅果都是又大又好的,沒有一個壞的。
這讓回來吃上熱乎飯的隋忠良笑得合不攏嘴。
“以前怎么沒想到這個?”大劉感嘆道,“問問這里的人,誰不知道松鼠會藏這玩意,誰想過去掏松鼠洞?”
大山子看著江森,也覺得江森這孩子又聰明又能干。
頭一天幾乎沒睡覺就讓大家吃上了早飯,干活的時候都覺得比以前輕松多了。
現(xiàn)在回來又能吃上一口熱乎的,這日子,好像也不那么難熬了。
只是等他們吃完,準(zhǔn)備換衣服的時候,一個個都苦了臉。
挑挑揀揀,聞聞味道,還不那么臟的,又穿上了。
有幾個知青拿了盆子舀水洗衣服。
說是洗,也就是在水里過一過,擰一下,抖抖,朝旁邊擋野獸的樹杈子上一搭,就算洗好了。
肥皂都舍不得用,因為還要拿錢和票去買。
還要去很遠(yuǎn)的場部。
能省都省了。
“還習(xí)慣嗎?”隋忠良問江森。
江森點(diǎn)頭,“還行?!?/p>
“水缸里沒水了!”又是廖中義,“明天記得挑水?!?/p>
說完,頭也不回地回了帳篷。
江森沒說話,隋忠良和大劉都有些皺眉,這個廖中義牢騷怪話最多,可大錯沒有,就是不討人喜歡。
沒人提讓江森要是累的話,不用多挑水。
因為每個人每天都要用水。
以前都是輪班休一天,挑水、劈柴,并不比出一天工輕松。
現(xiàn)在終于有人干了,誰都不會再提輪班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江森用砸碎的堅果合著玉米面蒸的饅頭,帶著淡淡的甜味兒。
又煮了一鍋野菜糊涂粥,給大家吃完帶著。
在大家出發(fā)后,隋忠良囑咐幾句也要走的時候,江森說道:“班長,晚上能帶點(diǎn)兒柈子回來嗎?”
“不夠用了嗎?”隋忠良去后面看了眼柴堆,還有很多。
江森說:“我看前幾天氣溫下降得厲害,今天早上忽然又暖和起來,怕下雪,提早囤點(diǎn)兒柴火,省得回頭不夠用?!?/p>
“好,我知道了!”
隋忠良走了,江森拿出扁擔(dān)和水筲,背著背簍出發(fā)了。
他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身體挑一趟水就挑不動了,干脆每次都只是半桶水,還能背一簍子野菜蘑菇。
等他把水缸挑滿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diǎn)多了。
今天補(bǔ)覺是不可能了,干脆坐下整理野菜和蘑菇。
挑水最后一趟的時候,讓他好運(yùn)氣地找到一窩剛下完蛋的野雞窩。
他毫不客氣地把野雞蛋全都拿了回來。
要不是沒有趁手的東西,說不定兩只野雞也能被他弄回來。
十個野雞蛋,他自己先煮了四個吃了,剩下的打碎后,跟野菜攪拌在一起,攤了個雞蛋餅,用鏟子分成小塊兒,等知青們回來,一人一塊兒。
不求吃飽,只求過過嘴癮。
晚上做的大碴子蘑菇野菜粥,剩下的幾個饅頭,切成塊,到時候每個人分幾塊也夠了。
果然,大家回來后,吃到那口野雞蛋,全都對江森折服了。
雖然野雞蛋分到每個人只有一兩口的量,可每個人幾乎都是小口小口咬著,仔細(xì)嚼著,硬是當(dāng)成一個菜,吃完了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