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玉虛宮的正殿內(nèi)——
伴隨著老子的無所謂,以及元始的沉默。
通天終于心意已決。
朗聲開口道:
“大兄,兄長!”
“我欲離開昆侖山,去往他處,尋一洞天福地,立為我截教祖庭!”
說罷。
通天也不再言語,目光看向老子與元始,等待著他們的反應(yīng)與回答。
他很清楚——
若真的就此離去,那么三清圣人共同進(jìn)退的時代,也必然會不復(fù)存在了。
所以,
此刻的通天,看向老子與元始的目光,哪怕是再如何的毫無波瀾都好。
內(nèi)心之中——
依舊希望老子和元始能夠開口挽留他的!
只可惜,
不管通天的內(nèi)心之中如何的希望都好。
事實卻是——
老子與元始兩人,都未曾開口多言!
此刻,
在聽到通天所說之后,老子面露沉吟的色彩,心中默默的推算著,并未開口回應(yīng)通天。
而元始心中錯愣了片刻,也反應(yīng)過來了。
盡管這個情況,在元始的預(yù)料之中,但此刻真的聽到通天提起之后,他的內(nèi)心之中,也是泛著一絲苦澀的感覺。
當(dāng)然了。
苦澀歸苦澀——
元始還未開口挽留通天!
與通天所想的不一樣。
這幾個元會的時間下來,元始也算是意識到——
三清圣人齊聚于一處,各自的道統(tǒng)居于一地的話,必有內(nèi)亂!
在接下來的仙道量劫之中。
圣人大教弟子皆在劫內(nèi),若是人闡截三教親傳弟子,始終都留在昆侖山內(nèi)。
那么最終在這仙道量劫之中,昆侖山將會化為玄門三教的戰(zhàn)場,直接在昆侖山內(nèi)興起廝殺。
所以,
元始很清楚——
此刻通天提出要帶著截教弟子,另外尋一個去處,建立截教的祖庭,是對于三清圣人各自的道統(tǒng)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當(dāng)然了。
元始也很清楚,就這么讓通天離開的話,原本三清之間就已經(jīng)很深的隔閡,很重的嫌隙,肯定也會在這一次的決定之后放大不少!
所以,
元始雖然還未開口,但是心里面去卻也在考慮,自已該要如何說,才能夠不失體面,又能夠顧及到三清一體情分。
只不過,
性子很是急的通天,眼見老子沉吟思索,而元始閉口沉默,根本就沒有耐心等下去了。
唰——
直接從位置上站起身來。
通天的臉色冷淡:
“罷了?!?/p>
“吾這便離去!”
說話之間。
他看了一眼昆侖山,又看了一眼老子與元始。
隨后,
轉(zhuǎn)身朝著正殿之外走去:
“這昆侖山、這玉虛宮……就留給兩位兄長了!”
話音落下。
通天的身影已經(jīng)離開了玉虛宮正殿,腳下生出一朵祥云,朝著昆侖山外而去。
同時,
他的聲音也是在昆侖山響起:
“所有截教弟子——”
“隨為師一同,即刻離開昆侖山!”
說罷。
通天也不等一眾茫然的截教弟子有多少反應(yīng),抬手一揮,道袍衣袖迎風(fēng)而漲,直接將昆侖山各處的所有截教弟子,全都是收入袖中。
然后,
便是駕著祥云,向著海外而去了。
等到通天帶著一眾截教弟子離開了。
還留在昆侖山的一眾闡教弟子,都是臉上露出茫然的色彩。
但很快,
好一些闡教弟子的臉上,都是露出了些許笑意——
那一群濕生卵化,披鱗帶角,不修德行,沆瀣腌臜的敗截教弟子被帶走了。
這昆侖山的大好家業(yè),豈不是就只剩下他們闡教弟子了?
好事!
實在是大好事?。?/p>
你說人教?
就玄都一個人,還有幾個童子罷了。
能夠占多少好東西?
當(dāng)然了。
闡教的一眾弟子,也不全是面露喜色的。
比如廣成子——
他既是元始的親傳大弟子,同時也是元始最為喜歡的弟子,自然是明白自已老師的喜好與一些想法的。
所以,
在看到自已師叔帶著截教弟子舍了昆侖山而離去后,廣成子的臉色變得十分的嚴(yán)肅。
自已老師只是不喜歡截教那一群不堪造化的弟子,而不是不喜歡所有的截教弟子。
更不是對通天這一位師叔有什么意見!
如今,
通天師叔帶著一眾弟子離開昆侖山,盡管原因不會僅僅只是闡教弟子與截教弟子的針鋒相對,但闡教弟子身上也是有錯的。
所以,
哪怕截教弟子的離去,的確對于闡教弟子利好,廣成子也不會開心。
因為他很清楚——
自已的老師,應(yīng)該是心中有不滿了。
這會兒展露開心的色彩——
不是在給自已老師上眼藥嗎?
只有蠢類才會如此!
……
正殿之中。
看著通天負(fù)氣而走,帶著一眾截教弟子,去海外尋找新的截教祖庭。
尚未將應(yīng)當(dāng)說的話說出口的元始,有一些愣在了原地。
等待通天帶著一眾截教弟子消失在昆侖山,他嘴角動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恢復(fù)平靜了。
在元始的身旁。
老子端坐片刻之后。
抬手撫著長須道:
“三清成圣,道統(tǒng)齊聚一處?!?/p>
“縱然是昆侖山這等最頂尖的道場,也難以承受三位圣人的福澤?!?/p>
“長此下去——”
“昆侖山必然會災(zāi)劫不斷!”
說話之間。
老子也是從蒲團(tuán)之上站起身來,佝僂著身形,然后朝著正殿門外離去了。
一邊離去。
一邊開口道:
“不如離去……不如離去!”
待得老子走出玉虛宮正殿后不久。
玄都帶著太清大殿,老子點化的幾個小童子,帶著人教的家當(dāng)而來。
跟隨著老子,慢慢的離開了昆侖山。
此刻,
玉虛宮之中也就獨留元始一個人在這里了。
看著相繼離去的通天、老子。
在蒲團(tuán)之上獨坐許久之后的元始,許久不曾言語。
最后,
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罷了。”
“大兄與三弟既然要離去,那便離去!”
“但……”
略作停頓。
元始首次態(tài)度軟了下來:
“昆侖山上——”
“太清大殿與上清大殿,會永遠(yuǎn)存在!”
說完。
元始的身形直接消失在大殿之中,去往大道真海修行去了。
而與此同時。
離開的老子依舊是步行于大地之上,對于元始的話,并無任何的反應(yīng)。
而先一步離開,
駕著祥云,向著海外不急不緩而去的通天,動作微微一停頓。
隨后,
回想起剛才相談之時,老子與元始的態(tài)度,心中怨氣未熄滅的通天,頭也不回的再一次離開了。
他們?nèi)濉?/p>
再也回不到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