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斯威夫特急匆匆地沖進了艦橋,向里面的人喊道。
航母艦載機的起降難度很高,當年為了探索噴氣機的起降,美國海軍摔死了上千的飛行員,硬是用鮮血和生命研究出來了一整套的起降方案,現(xiàn)在已經(jīng)相當成熟了。
以美國海軍的專業(yè)性,不應該出現(xiàn)拉斷阻攔索的情況啊。
“目前正在調查中?!崩R爾也是臉色難看。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軍官跑了上來:“報告,已經(jīng)查清楚了!”
“怎么回事?”
“我們用的這批阻攔索有問題!”
斯威夫特皺著眉頭:“是東方人給我們提供了劣質阻攔索嗎?”
自從發(fā)現(xiàn)來陽集團能生產(chǎn)便宜的阻攔索之后,美國海軍就用上癮了,價格便宜,質量還好,多出來的錢還能進自己的腰包。
現(xiàn)在看來,還是太天真了,這東西,還是自己生產(chǎn)最可靠。
“不是,是……”
“是什么?”
“東方生產(chǎn)的阻攔索質量很好,我們自己的,一百次就必須更換,但是東方的,能使用一百二十多次,綠馬甲們?yōu)榱私档蛽Q阻攔索的工作量,就將更換次數(shù)設定為一百二十次。最近,我們在高強度使用,所以,就延長到了一百三十次?!?/p>
每次將艦載機拉停,都是對阻攔索的一次嚴峻的考驗,用上一百次,阻攔索就不能再用了,否則就有斷裂的風險,這是美國海軍幾十年來的經(jīng)驗總結。
但是,東方的質量好??!可以多用一些次數(shù)!
一根阻攔索,可不止是甲板上幾十米的長度,甲板下面還有幾百米,每次更換,都會讓綠馬甲們疲憊不堪。
從一百次提升到一百二十次,那原本更換六次的工作量就能變成五次,綠馬甲們就放心大膽地去干了。
最近在執(zhí)行任務,艦載機頻頻起降,阻攔索甚至每天都得更換,消耗得很快。
然后……就用到新一批的阻攔索了!
“今天斷裂的這根,是新一批阻攔索,目前是第102次阻攔降落,結果就斷了……”
和之前的相比,質量是差了一些,但是,和美國海軍的阻攔索相比,質量還是夠好的!
再說了,就算是東方人真的提供了一批劣質阻攔索,他們也沒理由去追究責任,進出口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是龍門吊用的鋼索,可不是阻攔索!
“以后,將阻攔索的使用次數(shù)降低到九十次?!彼雇蛱亻_口:“等到這次執(zhí)行完任務回去,把這一批阻攔索科學地檢查一番?!?/p>
大意了啊,最后采購的這一批阻攔索質量還是降低了,看來,東方人早就有所準備了。
“報告,甲板大火已經(jīng)被撲滅?!?/p>
這算是個不是好消息的好消息了,斯威夫特從艦橋的舷窗向外看,看向混亂的甲板。
“第二架雄貓降落到尼米茲號上吧,在這里甲板清理干凈之前,由尼米茲號承擔編隊遠程防空任務。”
“是。”
尼米茲號,艦島上,戴維斯的目光看向獨立號,心中也是感慨。
多虧了咱們還沒用新一批阻攔索,否則,甲板上一片狼藉的說不定就是尼米茲號了!
“注意,接替整個艦隊遠程防空任務……”戴維斯的話還沒有說完,無線電里就傳來了E-2預警機的雷達官那驚恐的聲音。
“注意,編隊兩點鐘方向,兩百公里方向,發(fā)現(xiàn)一枚超低空飛行反艦導彈,速度1.5馬赫!”
E-2預警機雖然擁有號稱四五百公里的搜索距離,但是,這是指大型轟炸機,海面上飛行的反艦導彈,個頭本來就小,發(fā)現(xiàn)的距離會縮短到兩三百公里,現(xiàn)在,它又在航母九點鐘方向幾十公里之外,于是,發(fā)現(xiàn)得就晚了!
兩百公里外,飛來了一枚反艦導彈?
獨立號的艦島上,斯威夫特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雷達是不是看錯了?他甚至都沒有來得及下達命令。
尼米茲號,戴維斯倒是沒猶豫,畢竟,現(xiàn)在艦隊的遠程防空,是交給他們手上的!
“注意,立刻轉向逆風,起飛兩架雄貓戰(zhàn)機!”
獨立號已經(jīng)殘了,短時間內不能出動,現(xiàn)在也只能靠尼米茲號來挑大梁了。
一枚反艦導彈而已,雄貓戰(zhàn)機就能對付!用不死鳥導彈把它打下來!
尼米茲號的甲板上,一切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雄貓戰(zhàn)機被從停機區(qū)拖出來,固定在彈射器的小車上,后面的擋焰板緩緩升起。
他們只需要三分鐘的時間就能飛過去,然后用不死鳥導彈解決目標!
巨大的艦體轉向逆風,準備放飛艦載機。
“管道故障,儲氣罐壓力不夠!”
什么?
聽到這話,戴維斯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特么是有人破壞??!
關鍵時候掉鏈子,有這么湊巧嗎?
有問題,一定有問題!
但是,追查間諜是接下來要干的事情,現(xiàn)在先得趕緊排除故障!
“快,立刻排除故障!”
“導彈距離一百五!”
預警機上,消息還在不斷地匯報過來。
“宙斯盾戰(zhàn)艦注意,準備攔截這枚導彈!”斯威夫特終于反應過來,繼續(xù)下達命令。
只有一枚而已!就算是雄貓戰(zhàn)機不能出動,也可以用標準導彈把它打下來。
“距離一百!”
編隊右側,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切斯勞維爾號上,右側的平板雷達天線全功率運轉,龐大的電磁波源源不斷地釋放到天上,試圖要將目標搜索出來。
但是,雷達屏幕上一無所獲,畢竟,目標還在海平面之下!
“五十公里!”預警機再次傳來報告,然后,雷達官又大喊起來:“它爬升了,爬升了!”
按照預定程序,花崗巖導彈在三千米的高度上飛行了兩百公里,又在五十米的高度上飛行了兩百五十公里,接下來,就是爬升!
彈體前面的雷達開機預熱,當它爬升到兩百米的時候,再次俯沖下來,它腦袋上的雷達,已經(jīng)輕松地將遠處海面上所有的目標都搜索了個清楚,然后,選擇了其中雷達回波最大的。
這也是唯一的缺陷了,沒有視頻捕捉系統(tǒng),看不到海面上都是什么軍艦,只能是選擇雷達回波最大的,說明個頭最大,可能是航母,也可能是綜合補給艦。
接著,它又俯沖下來。
切斯勞維爾號。
“雷達已經(jīng)成功鎖定目標!”
“目標轉入低空,依舊鎖定中!”
“準備發(fā)射導彈!”
“咦,目標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