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在小魏子打算呵斥徐剛林的時候。
李天卻擺了擺手,提前叫住了他。
雖然徐剛林噴人的水平,在這個年代已經(jīng)算是頂流。
可徐剛林明顯低估了李天在網(wǎng)絡(luò)高強度對線時磨練出的心態(tài)。
李天毫不在意面前這位錚臣的暗諷,反倒贊賞道:
“也只有徐愛卿會跟朕直言不諱了。”
聽到這話,徐剛林只覺得自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心里頓時生出一種無力感。
不過還沒等他再說些什么。
李天就反問道:“徐愛卿好像對幾名安置司官員的枉死,沒太多特殊的情緒?”
聽到李天這么問自己,徐剛林坦然承認。
“陛下說的對!”
“畢竟那幾人在安置司時可能沒有貪墨過?!?/p>
“但臣不覺得他們的手腳一直都如此干凈……畢竟,他們?nèi)绻乔逭鞯暮霉?,臣想不通他們?yōu)楹螘⑴c黨爭?!?/p>
“更何況,在臣眼里,既然他們參與黨爭。”
“并同意冒著風(fēng)險充當(dāng)誘餌?!?/p>
“那他們一定有被刑部的人弄死的準(zhǔn)備。”
“生死由命,臣并不為他們感到可惜?!?/p>
“當(dāng)然了,雖然他們該死,可斬立決并不符合流程?!?/p>
“這當(dāng)然與戶部官員蒙騙刑部的幾名主審官有關(guān)?!?/p>
“可如果此事交給早已知道原委的臣手上,臣是不會做出這種宣判的?!?/p>
聽到徐剛林的話,李天了然。
這徐剛林,盡管堅信程序正義,覺得那幾名官員的判決存在問題。
可從情感上,他并不為那幾名官員惋惜。
所以,對這個結(jié)果他既不贊同,也不反對。
只是維持默認的態(tài)度,冷眼看著這一切。
徐剛林的回答,和他一貫的性格相符。
李天并不感到意外。
不過看著這個錚臣,李天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他問徐剛林:“徐愛卿,朕如果告訴你,那幾位被處斬的官員,其實全是清官,你作何感想?”
“什么?”
聽到這話,徐剛林一愣。
旋即,他面色一變,沉聲問道:“陛下,您是在消遣微臣嗎?”
“朕并無此意?!?/p>
看著徐剛林黑臉,李天心情愉悅的拿出一份由西廠偽造的文件。
上面,記載著西廠對那幾名被處斬的官員的調(diào)查記錄。
在報告里,那幾名劣跡斑斑的官員,全部成了清正廉明的清官。
這些文件,是他命令西廠偽造的。
上面記載著西廠對幾名大臣的調(diào)查。
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里,這些人的過往劣跡斑斑。
可因為偽造這份報告的西廠番子,是深諳官場的情報老油子。
所以他編造的,有關(guān)幾名官員剛正不阿的證據(jù),可謂是天衣無縫。
即便徐剛林看著這些證據(jù),親自盤查事件真?zhèn)危仓粫贸鲞@幾人是清官的結(jié)論。
看著這些證據(jù),在御史臺已經(jīng)工作過一些時日的徐剛林立馬意識到,自己對這幾名官員的判斷或許出錯了。
那幾人,真的是清官!
只是他們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加入安置司,成為誘餌,來引誘刑部的官員咬上去。
看著徐剛林發(fā)黑的臉色。
李天幽幽的說道:“洪尚書的計劃,真是一步險棋啊?!?/p>
“他用假的情報,讓刑部官員錯判了那幾名官員厲刑,借此來提出約束刑部,其實中間有個漏洞?!?/p>
“那就是刑部的官員如果在調(diào)查過程里,發(fā)現(xiàn)那幾名官員之前劣跡斑斑?!?/p>
“那即使刑部的官員在判決那幾名官員時存在問題,可結(jié)果是好的。”
“那這個計劃必定會大打折扣?!?/p>
“為了防止發(fā)生這種事情,洪大人也是狠辣。”
“他直接在自己手下找了幾名鮮有的清官,將他們安排到戶部安置司?!?/p>
“然后,在那些官員不知情的前提下,策劃了這次的陰謀。”
“所以!”李天指著徐剛林說道:“愛卿你錯了!”
“你說那幾人的死亡,只是程序上有問題,可從結(jié)果上看,他們?nèi)且驗樨澑??!?/p>
“可實際上,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被卷入了黨爭?!?/p>
李天的一席話,讓徐剛林備受震撼。
但幾秒后,他便回過神來。
他用嚴(yán)厲的口氣向李天質(zhì)問道:“既然圣上知道那幾名官員是清官,您為何不阻止這一切?”
聽到這話,李天笑了。
他問徐剛林:“朕為何要阻止?這對朕有何好處?”
此話一出,徐剛林剛想說什么,便想起了一件事。
這場黨爭,原就是皇帝想看到的。
因為它可以約束權(quán)力膨脹的刑部,讓朝堂恢復(fù)平衡,讓皇權(quán)得到穩(wěn)固,政局得以平穩(wěn)。
“難道因為這些目的,陛下就坐視那幾名官員的死于不顧嗎?”
徐剛林忍不住問。
如果那幾名官員真是清官,李天當(dāng)然不會犧牲他們。
李天的本質(zhì)還是純善的。
他不肯禍亂大周的百姓,為自己的升仙之路做墊腳石。
也沒有對那些提升大周國運的官員做很惡劣的報復(fù)。
當(dāng)然,他也不會冷血到做出這種事情。
那幾名官員的清廉,只是李天偽造的假象。
目的,就是用錯誤的情報向徐剛林施壓,讓他步入自己安排的道路。
其實。
在這場黨爭開始以前,李天就讓西廠進行了嚴(yán)禁的調(diào)查。
他非常確定,那幾名處斬的官員,全是該死的貪官。
當(dāng)然,這話李天不會和徐剛林說。
因此,李天只是裝作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對徐剛林說道:“慈不掌兵?!?/p>
“比起朝堂的平衡,死幾條人命并不算什么無法承受的代價?!?/p>
“更何況那幾人雖然清廉,可是能力卻很一般?!?/p>
“而在朕眼里,從來沒有清官和貪官?!?/p>
“只有有能力的官員,和無能的廢物!”
李天的話,讓徐剛林如墜冰窖。
若是法家的官員聽見李天的話,一定會痛哭涕零。
因為在他們眼里,冷酷無情,不擇手段,在尋常人身上也許是缺點。
可在一位君主身上,卻是至高無上的美德!
然而徐剛林畢竟出身儒家。
雖然他對儒家的歸屬感不強。
可諷刺的是。
偏偏就是他這位對儒家沒什么歸屬感的人,真正遵循了儒家崇尚的仁義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