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周承磊和周父也有回家吃飯。
他們出海只是將青口幼貝收回來。
收比放下去容易多了,而且這是第二次去收。
最早放下去的那一批已經(jīng)收回來了,纏在木樁上養(yǎng)著了。
這一批比較多,但也趕在中午吃飯前就收回來了。
吃完飯,周承磊和周父等人還要去將收回來的青口幼貝綁到木樁上。
今天退大潮,潮水退得快,也退得遠,他們要抓緊時間將附滿青口幼貝的繩子纏到木樁上。
周國棟沒事干,也跟著一起去幫忙,下午三點才去開拖拉機給村民耕田。
二表嫂,東嬸和許玲幫忙收拾碗筷,打掃衛(wèi)生。
收拾完后東嬸就先回家,東叔行動不便還要她照顧。
二表嫂和許玲也要回家了,周母送他們。
退大潮了,江夏也想去看看之前養(yǎng)的青口長得怎么樣,就一起出門。
路上,二表嫂問許玲:“怎么樣?你覺得他如何?”
她看著挺好的,話不多,但人細心。
許玲有點不好意思,忸怩道:“他約我后天去逛市集,我應(yīng)了?!?/p>
這是雙方都看上眼,覺得可以試著處下去了。
二表嫂笑道:“那就先處一段時間看看。處過才知真性情,多接觸幾回,反正你才二十歲,不急。”
現(xiàn)在看著挺好的,但是脾氣,品性的就看不出來,這些得慢慢相處過才會逐漸顯露出來。
畢竟有些人對外人和家人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在外人面前溫和有禮,體貼入微,但對自己的妻子脾氣暴躁,冷言冷語,更有甚者會惡言相向,拳打腳踢,最怕嫁到那樣的人。
江夏也道:“沒錯,處過才知道合不合適。先處處對象,談?wù)剳賽?,覺得合適才定下來?!?/p>
江夏也覺得雕國棟人是不錯的,踏實勤快,但是也不希望許玲草率下決定。
周母也道:“對,處過后,自己覺得合適才應(yīng)下,好好了解下他這個人?!?/p>
“嗯?!痹S玲應(yīng)下。
周母特意帶他們經(jīng)過周國棟家的房子,讓許玲看看。
也是一半石頭一半泥磚的瓦房,和周家老宅一樣的大小。
院子里種了一棵枇杷樹。
“這就是他家,就是還沒有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但是他兩個嫂子都是好相處的人,我看著覺得好相處,你以后自己留意下。”
如果決定處對象,處對象期間必然會有機會來對方家,這些她都可以自己看看。
畢竟周母的性子和她們都合得來,但是不代表許玲也合得來。
“好?!痹S玲看了一眼房子,和她家房子差不多,但自己家沒有這么大的院子。
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差不多這樣的房子,住得起樓房的人少,一條村沒有幾戶。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周家一樣有一棟三層樓的大樓房,房間多到住不完。
許玲也看這些,她家也窮,幾姐妹擠一間房間。
二表嫂見她看著房子就道:“房子這些,兩夫妻夠勤快,慢慢賺到錢就什么都會有的。你看你小夏姐,嫁過來的時候不也是住老宅的舊房子?他夫妻二人就是因為特別勤快,又是翻譯,又是出海打漁,才賺下了這么大一幢房子,買拖拉機,買車又買船?!?/p>
江夏:“……”
她覺得他們不是勤快,主要是運氣好。
“我和你姑丈結(jié)婚時也沒房,沒分家,現(xiàn)在不也有房子了?男人好就行了,夫妻同心,啥都比不過!別貪那些虛的,嫁太有錢的,氣都夠你受!有單位的當然好,但有單位的未必看得上咱。咱們自己也沒單位?!?/p>
反正她是不認同她大嫂那套的。
不過雷玉珍現(xiàn)在在市里有份正經(jīng)的工作,在制衣廠做采購,她大嫂說那些面料商,輔料商搶著給她送東西,請她吃飯。
這么好的工作,大概她真能在市里找個有錢的對象也不一定。
二表嫂還是盼著侄女好的,不管是娘家侄女還是夫家的侄女。
江夏想到后天周父就要出遠海,因為副食品加工營業(yè)執(zhí)照已經(jīng)辦下來,江夏打算讓周父多收購些小魚仔回來,并且找當?shù)氐牡範敶罅渴召彙?/p>
因此只靠兩三個干,絕對忙不過來,所以她想提前請多一個人。
去年賣三味小魚干加上年前那一波大賣,加起來就賺了一萬三千多塊。每人分了六千多塊。
侯爺說了,今年繼續(xù)收,她們能做多少出來,他就敢收多少。
江夏就打算大量做了。
不僅小魚仔,還有海蜇,魷魚絲之類都可以做成零食。
江夏打算慢慢從一個食品小作坊做成一家食品廠。
當然食品廠沒這么快,她現(xiàn)在也沒有那么多資本。
但多請一兩個人培養(yǎng)出來,是有必要的。
剛才她見許玲干活手腳利索,細節(jié)很注重干凈,就覺得適合做食品行業(yè)。
她就對許玲道:“我過幾天準備請人做小魚干。小玲你要是不嫌辛苦可以過來幫忙。試用期一個月,試用期工資60元,過了試用期80元一個月。”
許玲眼都大了:“我不怕辛苦?!?/p>
一個月工資60元,比雷玉珍還要多十幾塊!
江夏:“就是你家離我們村有點遠,你有自行車嗎?”
二表嫂忍不住替侄女高興,忙道:“小夏,你放心,她家比我家這這邊近一點,走路才一個半小時!”
“我沒有自行車,但我不會遲到的!小夏姐你放心!早上什么時間開工?我一定準時到!”
“一般是早上八點到中午十一點半。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一天干七八個小時左右?!?/p>
其實工作時間也沒固定,芬姨和何杏環(huán)一起干時,她們七點多做完家務(wù)就開始了,之前為了盡快將魚干炸完,夜晚都趕工,但是超過八個小時,江夏都會按雙倍工資給芬姨計報酬。
有時候魚干少,那一天一兩個小時就干完活了。江夏也會按一二工資給。
不過既然打算以小食品作坊經(jīng)營,請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那自然得逐步正規(guī)起來。
“那我更加不會遲到了!”她可以早上六點半出門,走路走一個半小時不到就到了。
“等發(fā)了工資,我買輛自行車,更加不會遲到。”
江夏:“那過幾天后我再托人通知你什么時候開始開工?!?/p>
這年代沒有電話,有什么事找人,要么就是自己親自跑一趟,要么就是去集市上看看有沒有和他同村的人,拜托對方帶個話。
“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