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中。
有仙人茗茶,有仙子陪侍,有桃樹花開,又有長劍懸停。
老觀主的境界,飛升巔峰,距離十四境,一步之遙。
并且孫懷中的合道所在,多年前就有了定數(shù),倚天萬里須長劍。
倘若仙劍太白還在,老觀主早就合道人和,躋身十四境。
這里面的緣故,只多,不少。
孫道長多年之前,就已經(jīng)處在飛升境巔峰,破心中迷障,有了合道之本,為何又要突然遠(yuǎn)游浩然天下,將仙劍太白借了出去?
仙劍在手,躋身十四,隨時隨地。
青冥天下玄都觀,最早那位祖師,清源道長,座下有三位弟子,其中之一便是孫懷中。
師姐王孫,師弟黃桿,三人經(jīng)常一同背著師門,聯(lián)袂下山遠(yuǎn)游。
師門情誼深厚,三人之中,師姐王孫資質(zhì)最高,最先破境飛升,此后不過幾十年,玄都觀一脈,后輩譜碟之中,就多了三個飛升境。
大玄都觀一時之間,風(fēng)頭無兩,在整座青冥天下的所有道宮里,僅次于白玉京。
卻只是因為一事,原本兩座道門,和和氣氣的關(guān)系,墜入谷底。
青冥天下萬年以來,頭等大事都是那天外天的化外天魔,而對于如何治本除根,歷史上,在這一道行走最遠(yuǎn)的,只有兩人。
其一,便是那位白玉京大掌教,其二,則是孫懷中那位師弟,黃桿。
黃桿修道資質(zhì)極好,卻不太喜打打殺殺,躋身飛升境后,曾獨(dú)自前往天外,拘押一頭化外天魔,關(guān)起門來苦心鉆研。
欲要從天魔之身,追本溯源,勘破存在萬年的天外大劫。
說白了,也就是要以天魔整治天魔。
只是此舉,一旦生出問題,極為容易招致一場禍端、人間浩劫。
類似于當(dāng)年的陸沉一洲。
黃桿這個法子,上限極高,但太過容易出錯。
并且還犯了白玉京的規(guī)矩,私自拘押一頭天魔返回青冥。
道老二得知此事后,仗劍趕赴蘄州,高懸山門前,劍落玄都觀。
余斗無私,犯規(guī)矩者,一律處死。
有錯嗎?無錯。
就連眼前的孫道長,也覺得道老二沒有做錯,是自已師弟犯了大忌。
可師弟身死,俠氣遠(yuǎn)大于仙氣的孫懷中,又豈會從容釋懷。
師弟死后的消息傳來,老人立即返回自家山門,二話不說,提劍出山,找那道老二問劍,不是切磋,只分生死。
只是有人先行一步,在玄都觀山門前等候已久。
大掌教親自登門,與孫道長論道一場,具體如何,外人無從知曉。
只是在這之后,就有了老觀主遠(yuǎn)游借劍一事。
既是借劍,也是讓道于自家?guī)熃恪?/p>
而當(dāng)下,寧遠(yuǎn)的這把劍,匯聚城頭無數(shù)劍意,殺力比起仙劍,只高不低,自然也足以讓孫道長躋身十四。
只是那樣一來,老觀主破境之日,就是問劍白玉京之時。
老觀主會死。
這才是寧遠(yuǎn)的猶豫所在。
這樣的一個老人,不應(yīng)該就這么死了。
“劍名遠(yuǎn)游……”
老觀主望著眼前長劍,輕聲呢喃,臉上掛著笑意。
“好劍,也是好名?!?/p>
老人攤開手掌,呈虛握姿態(tài),遠(yuǎn)游劍身亮起一抹光芒,落入手中。
孫道長摩挲著劍身,隨后雙腿盤坐,長劍橫膝,閉目觀想。
下一刻,遠(yuǎn)游劍上,無數(shù)劍意沖天而起,扶搖而上之后,又急轉(zhuǎn)直下,盤旋老人四周。
老觀主身后,逐漸顯化大道萬千。
青冥天下,雷打不動的第五人,道門劍仙一脈執(zhí)牛耳者,人前顯圣。
寧遠(yuǎn)揮了揮衣袖,將一旁的春輝招至身后,避免她因境界過低,被無形劍意刺傷。
隨后又在彈指之間,圈禁天地。
寧遠(yuǎn)坐在石桌后,靜靜觀看,不知此舉,做的對不對。
一旦老觀主憑借遠(yuǎn)游劍,躋身十四,之后如何,天曉得。
片刻之后,老人氣息開始層層拔高。
春輝站在寧遠(yuǎn)身后,瞪大了雙眼,“祖師,要破境了?!”
一襲青衫沒有回話,輕輕搖頭。
某個心神恍惚間,老人睜眼,雙眸之中,精光一閃而過。
長劍遠(yuǎn)游已經(jīng)重新回到寧遠(yuǎn)身側(cè),靜靜懸停,劍意絲毫不少。
青衫劍修松下一口氣。
老觀主沒有選擇破境。
或者說,孫道長已經(jīng)在十四境里頭,踏入了一只腳,卻又不知為何,退了出來。
像是跋涉登高,見過了山巔美景,大飽眼福之后,施施然下山。
老人看向?qū)庍h(yuǎn),笑道:“倘若此劍不是來自劍氣長城,那我孫懷中,肯定就選擇破境十四了?!?/p>
“既是劍氣長城之物,那貧道也就沒了資格?!?/p>
老觀主感慨道:“未曾提劍登城頭,不敢沾染劍仙意?!?/p>
寧遠(yuǎn)遲疑道:“老觀主,不必如此。”
老人爽朗道:“小劍仙,理應(yīng)如此?!?/p>
孫道長自顧自給自已倒上一杯茶,斟酌半晌后,忽然開口一句,直接給寧遠(yuǎn)心湖砸出千層大浪。
“寧小道友,你是否……知曉往后的天下事?”
老人擺了擺道袍袖口,補(bǔ)充道:“不是什么大修士的行走光陰,觀測未來,那些都是假的?!?/p>
“世間無論十四境,還是十五境,道法再高,哪怕能順著光陰長河行走,去提前窺視一角未來,也是虛虛實實?!?/p>
“即使是三教祖師,也沒那個本事,能夠確定眼前所見,就是真實。”
“你與我玄都觀素不相識,做客青冥天下,卻直接目的明確,仗劍前來,甚至于……”
老觀主捋著胡須,笑瞇瞇道:“甚至于,你還知道,我一旦躋身十四,就會選擇問劍余斗。”
“不止于此,貧道的合道根本,是那句‘倚天萬里須長劍’,你都知曉,實在是過于匪夷所思?!?/p>
“寧小劍仙,你可是……來自于未來?”
老人身形一晃,已經(jīng)坐在了少年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不能說的,那就閉口不談。”
“老道只有一問,將來等貧道問劍白玉京之時……”
寧遠(yuǎn)忽然抬起頭,選擇在老觀主之前,答了此問。
“大玄都觀,桃花桃花,年年復(fù)年年?!?/p>
“而他余斗,一定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