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魏星有些不了解的是,他既然要以南城電視臺的名義去送東西,為什么不是領導親自前去,讓他這個小嘍啰恐怕還不是太夠資格吧。
當然了,心里的疑問他沒有多嘴,領導怎么說他就這么做,這是他在崗位上的生存原則。
“我明白了,我這就下去準備!”
“去吧!”
就這樣,從此以后千里之外就成了南城電視臺的獨家標簽。
而這一夜,也是響應了廣大市民們的號召,千里之外,這首歌幾乎一直在電臺欄目循環(huán)播放,偶爾穿插一些其他歌曲。
僅僅只是兩天時間,這首歌就風靡了整個南城,甚至在以驚人的速度向整個全國輻射。
這還是這個時代信息交流不發(fā)達的原因,如果放在后世,網絡發(fā)達,估計只需要短短幾個小時這首歌就能徹底火遍全網。
……
第二天一大早按照既定的計劃,林凡他們直接來到了恒隆廣場的店鋪。
店鋪的門前擺滿了鮮花,還有紅色的綢緞。
讓每一個進出恒隆廣場的人都多看了兩眼,當然了,進去買東西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中午時分,報社的人到了。
楊云,帶著兩個報社的工作人員拿著相機來到了店里面。
按照他們以往的采訪方式,首先對林凡做了一個專訪,然后在這過程中,他們也在一起的編撰好明天報紙上刊登的文稿。
說實話,來到店里以后,楊云也被這里的裝修給震驚住了。
他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各種奢侈品店同樣進去過不少次,但也是第一次看到裝修這么有格調的地方。
即便只是大白天的店里面的燈光依舊非常的搶眼,而店鋪里面每一件衣服都有一件單獨的展臺。
在講臺旁邊還寫著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理念以及所用的材料的一些簡短介紹,不像是來到了一件賣衣服的店鋪,更像是來到了一個博物館。
“林凡先生,您曾經說創(chuàng)建這家店鋪是不是完成你的夢想?你的夢想是什么?”
按照既定的問答環(huán)節(jié),楊云詢問林凡。
而林凡當然也是說了一大堆高大上的話,什么為了讓他們華夏的優(yōu)秀服裝奢侈品能夠暢銷國內外。
也為了讓他們華夏的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奢侈品,平臺不必再被那些昂貴的國外奢侈品綁架擁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說之前,楊云聽到這樣的話,肯定會嗤之以鼻,認為這些都只是噱頭而已。但是在見識到了林凡店里面的裝修以后,說實話楊云有些相信了。
因為他覺得你林凡搞出來的這些癥狀和他的這些服裝的品質,他說的這些話未必就是空話。
隨后又了解了林凡的這一些服裝設計的一些來歷等等,林凡也是一一進行解答,反正是怎么高大上怎么來。
而在聊到他本身的時候很自然也是要說的凄慘一點,說他是一個連學都沒有上過的縣城的草根,一路走到了今天,在他們縣城已經是非常有名了,所以才來到了南城,想要闖一闖。
然后作為記者,楊云無意之間撞見了這個設計天才,兩個人一拍即合,才有了今天的這期報紙。
當然了,這些都只是編出來的說辭而已,但是就是這樣的說辭,卻能讓不少人相信。
采訪進行到最后階段,本來已經要收尾了,結果魏星又代表電視臺過來了。
看到那巨大的橫幅以及都屬于南城電視臺的標志,楊云有些驚訝。
他知道自己的同學魏星在電視臺里面混得不錯,但應該也沒這么大的權利能夠直接代表電視臺吧?
他來替林凡慶祝,到底是電視臺領導的意思還是只是他自作主張,如果是他自作主張的話,他難道不怕領導知道了?發(fā)怒嘛,而如果是領導的意思,那林凡和電視臺的領導之間又是什么關系?
“林凡先生恭喜你新店開業(yè),我們代表南城電視臺對你送上最誠摯的祝賀?!?/p>
今天的魏星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臉上帶著公式化的笑容,可以和林凡表現出了距離感。
他胸前的牌子上還帶著南城電視臺精英記者的標志,走上前來和林凡握手。
林凡隱約猜到了對方這么做的原因,自然也沒有客氣接受了電視臺的這份好意。
而楊云也是趕緊抓拍了這難得的一幕。
一個簡單的開業(yè),本來是沒多少人的,但是有報社和電視臺的介入以后就顯得熱鬧了起來。
就這樣采訪,一直持續(xù)了幾個小時,幾個小時以后,采訪正式結束,而今天店里面也終于是陸陸續(xù)續(xù)進了幾個客人,當然,基本都是出于好奇心。
進來以后看到這個皮草這么貴,幾乎上沒有幾個買的,一整天只賣出去了一單。
不過不要緊,今天只是開業(yè)第一天,而且他們的宣傳才剛開始,等到明天后天的效果就會慢慢提上來,至少林凡是這么想的,他也有這個信心!
一天時間就這么過去了。
橡膠回去以后第一時間就把他采訪的內容安排到了自己的期刊上,為此他甚至沒有跟上面報社的領導匯報。
而他自從發(fā)布了報紙內容以后,就一直顯得有些魂不守舍,在期待著結果的同時,有一些恐懼結果的到來。
如果抱著刊登的結果能夠受到民眾的喜愛,那么他就算是打了一場翻身仗了,從此以后擺在面前的就是一片坦途。而如果不能受到民眾的喜愛,那么他就會徹底墮入深淵。
自己的前途至少在南城報社的前途就徹底沒有了。
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兩天有兩件大事深深刻印在了南城人民的心里。
第一件事就是最近在電臺上總是放一首叫做千里之外的歌這首歌非常的好聽是一種他們很少接觸到的音樂形式,幾乎各個年齡段的人在聽到他的第一次就徹底喜歡上了。
于是大街小巷賣盜版磁帶的出租車里面到處播放的都是這首歌曲,好像已經融入了南城人民的日常生活。
學校里面的學生銀行里面的柜員,醫(yī)院里面的護士,閑來的時候好像都能哼哼上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