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我好了
老太婆,你莫哭嘛,早晚都要走這條路的?!?/p>
杜天全看著哭紅了眼的老伴心里難受得厲害,喘著粗氣道:“我還是想多陪你幾年,看樣子是不得行了,我只有先去下面給你打點好,以后你來了才有人照顧你?!?/p>
“你……”
“莫氣莫氣。”杜天全又是一聲嘆息:“我這些天想了很多,你說我一個農(nóng)民一個木匠 ,一步步的走到今天這程度,我挺滿足的?!?/p>
“最滿足的就是娶了你這樣的好媳婦,給我生了好兒女,我杜天全啊,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上對得起組織下對得起百姓,好像唯一虧欠的就是你?!?/p>
“那些年,我早出晚歸的,家里全靠你一個人做事,里里外外操持……”
老爹一字一句慢慢的說,娘就在床邊抽泣。
“老頭子,我舍不得你……”
“莫哭莫哭,還沒死,還能再陪你一些日子?!?/p>
……
杜紅英……所以大姨說的是真的!
他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和兒女坦然面對,一家子都相互隱瞞,誰心里都不好受。
正巧看到護工張大哥朝這邊走來了。
“張大哥,這是給你和我爹娘帶的飯菜,你先送進去讓他們吃,我去找一下紅兵?!?/p>
“噢,好,多謝了?!?/p>
看到杜紅英眼眶紅紅的,做了多年護工的張大哥又豈能不知道這里面的情況呢。
這種事兒呀,他見得可太多了。
有些事兒真的是沒落到自己頭上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兒。
杜紅英去辦公室找杜紅兵。
“杜醫(yī)生剛才有幾個加號,看完了才去吃飯,這會兒應該在食堂里?!?/p>
杜紅英又跑到食堂找到了弟弟。
“姐……”
“爹娘好像都知道了,紅兵,你看?”
“晚些時候我空了就去和他們聊聊,若是……出院也好?!?/p>
他這半個月已經(jīng)心力交瘁了。
每天面對病人這是工作;每天面對親人就是煎熬了。
從爹吵著鬧著要出院,到現(xiàn)在絕口不提出院的事兒,他們經(jīng)歷了怎么樣的一個心路歷程,杜紅兵作為醫(yī)生清楚得很。
“好?!?/p>
杜紅英看看兄弟碗里的飯菜。
“咋吃得這么少?早知道就給你多帶一份回來了?!?/p>
“沒事兒,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了,有點苦夏?!?/p>
“那不行啊,你現(xiàn)在可是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的,得多吃些才行,那啥,你自己給自己開點消食健胃的藥吃點吧,身體可不能垮?!?/p>
“嗯,垮不了?!倍偶t兵道:“對了,姐,樂樂可能明天回來。”
“你給樂樂說了?”
“說了,樂樂請了假回來。”
“這孩子……”
不知道為什么,杜紅英心里對杜紅衛(wèi)一家三口就有一點疙瘩了。
杜紅衛(wèi)回不來,就像高志遠和羅成一樣,這是沒辦法的事兒,請不到假說明有很重要的事兒要辦。
但是,藍平是內(nèi)職人員,沒有她地球應該也能轉(zhuǎn)動的。
希希……好吧, 老杜同志這個當爺爺?shù)膹男〉酱蟊н^她的次數(shù)估計一個巴掌都能數(shù)得過來,沒有感情也正常。
更何況,她還要參加高考。
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親爹娘要死了也不讓打擾,更何況只是一個爺爺呢。
傍晚的時候,杜紅兵總算忙空了,拖著疲憊的身子進了爹的病房。
“爹,今天感覺怎么樣啊?”
“還不是老樣子?!笨磧鹤幽菑埬槪隙磐疽宦晣@息:“今天病人多?。俊?/p>
“多,中午加了三個號,下午又加了五個號,都是大老遠的來,總不能讓他們白跑。”
“要得,人家慕名而來就是信任你,你有這個本事替他們治病,是你的福氣也是他們的運氣,多救點人也是做好事?!?/p>
可是,做好事的人沒有好報??!
他可以救別人,卻救不了自己的親爹。
杜紅兵心里五味雜陳。
“紅英,紅兵,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這個院啊,咱不住了?!倍盘烊溃骸拔疫@輩子到七十三歲了,還從來沒有這么遭罪過。你看看喲,這手上的針眼子都好多了,這兩只手輸液打針全都瘀青了,真正是拿錢買罪受?!?/p>
“爹……”
“你不用勸我了,明天就給我辦出院手續(xù),我回去將養(yǎng)著,身體慢慢就好起來了?!?/p>
“好,爹,聽您的。”
杜紅英已經(jīng)強忍著眼淚背過身去了。
爹那句身體慢慢就好起來了簡直比戳她兩刀還疼!
他明明什么都知道了,卻又強裝不知道要安慰著家人。
“也好,明天就出院吧?!倍纺飪裳鄱加悬c紅腫了:“我在這城里住著也不習慣,一直都沒睡過好覺,回去就好了?!?/p>
“好,回家?!?/p>
這天上午,護士給老杜同志輸完了最后一瓶液。
“護士同志,來來來,幫我把這個啥子留滯針取了,不輸液了,我要回家了?!?/p>
“杜大爺,你要出院了?”
“嗯,出院了,我好了?!?/p>
老杜同志精氣神相當好,還對護理過他的小護士一一表示感謝。
這邊陳冬梅將收到的一堆水果分發(fā)給了隔壁床的一位大嫂和護工張大哥。
“哎呀,這怎么好意思呢?”
隔壁床的大嫂連忙表示感謝:“大爺出院了,病好了就好,我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出院呢?!?/p>
“你好好配合治療嘛,這兒醫(yī)生護士都好,你又年輕身體底子也強,出院快得很,沒問題的?!?/p>
其實,陳冬梅在醫(yī)院待了半個月已經(jīng)很清楚了,一個科室里住的人大抵都是同類型的病人。
她病床頭上寫著年齡,才五十二歲。
據(jù)說兒女剛成人,家里還是農(nóng)村的沒有醫(yī)保呢,都不知道存的錢能抵得住幾天。
人啊,只有進了醫(yī)院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一個好身體是錢買不來的。
“張大哥,多謝你了,這是您的護工費?!?/p>
這些日子張大哥也是蠻盡職盡責的,晚上都是他在陪床,要不然杜紅英和冬梅娘都受不住。
“謝啥子謝,你們給了錢的,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
張大哥想了想,對杜紅英使了一個眼神,示意她去外面,自己有話給她講。
“你試一試嘛,管他有沒有效,萬一又遇了緣能治呢?”
張大哥給杜紅英說的是一個民間流傳的單方,讓杜紅英做給老爺子吃。
“好,多謝您了,張大哥?!?/p>
民間單方有沒有效杜紅英不知道,但是她知道,爹真的時日不多了。
看著表面上滿心歡喜出院的老爹,杜紅英心如刀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