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鄒叔排雷可厲害了?!贝彘L連忙道:“他真的排了二十六個地雷了。”
“你上哪兒學(xué)的排雷?”
有村長證實這是事實,高志遠就虛心請教。
畢竟,邊境線上的地雷太復(fù)雜了,別說普通士兵了,就算是他這種專業(yè)的第手有時候都會遇上棘手的地雷。
“我自學(xué)的?!?/p>
高志遠驚了一下。
高手在民間,說的就是他嗎?
不過,當(dāng)他聽說鄒家父子五人,兩人被地雷炸死,兩人被炸成殘疾時,心里難受極了。
“讓你們受苦了?!?/p>
“看著我那年邁的老爹和年輕的幼子被炸 死,大兒子和三兒子前后被炸傷后,我就想我要拆了它們?!编u叔道:“我知道反坦克雷一顆有十公斤重,人踩著卻不會爆炸;只有月餅大小的地雷,人踩著就會引起威力不小的爆炸……”
“我拆過壓發(fā)雷、絆雷、吊雷、跳雷等幾種地雷。我也懂裝藥量、總重量、插銷是什么情況……”
高志遠聽著這些專業(yè)的術(shù)語都讓這位老鄉(xiāng)收下自己的膝蓋了。
“請問您排雷用的什么工具?”
“一把鋤頭和農(nóng)藥噴霧器?!?/p>
什么?
高志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您先別參加掃雷了,您給我說說用這兩樣工具掃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p>
這次是換作高志遠拉著鄒叔不讓走了。
不對,他還有點事兒沒交待。
“媳婦,你等著我,等會兒我來找你?!?/p>
高志遠沖人群中的杜紅英喊。
杜紅英點了點頭。
“呀,那是高首長啊?”村民們懵逼的時候,葉嫂子回過神來。
“是他?!倍偶t英點頭:“沒想到還有緣,在這兒都遇上他了?!?/p>
不過,他也是真的很忙。
第一次看到高首長出任務(wù) ,杜紅英就很乖順的站在旁邊看著聽著。
鄒叔給高志遠講解掃雷的情況、注意事項、遇上什么雷該怎么處理……高志遠認真的聽著,小李子筆尖唰唰的寫著,邊寫邊感慨:首長真的好接地氣,居然會耐心聽一個老農(nóng)的話。
高志遠聽了很是震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
眼前這個六十多歲的老農(nóng)或許沒文化,也不是什么技術(shù)專家,但是,他掃雷的經(jīng)驗確實很值得借鑒。
“那你掃出來的雷在哪里?”
“我一般都是放在一個地方,等到了一定數(shù)量就交給派出所?!编u叔道:“我家柴棚里現(xiàn)在還有三個,是前幾天掃到的?!?/p>
高志遠……叔啊,這是地雷,不是古董寶貝!
連忙跟著他去看。
好家伙,一個是美式、一個是越式還有一個是自家產(chǎn)的款式,品種還真是齊全。
“首長,我們村中有一些地方地雷很密集,如果我估計得不錯的話,兩畝地就有兩百顆地雷,平均下來,我們村每畝地大概有四十二顆地雷……”
高志遠聽到這個數(shù)字時整個人都麻木了!
“首長,你要相信我,我不是信口開河?!?/p>
“鄒叔,我相信你?!备咧具h道:“至于你說要參與到掃雷工作上的事,我們還得向討論匯報?!?/p>
“好,首長,我愿意把我所學(xué)都用在掃雷上,這兒是我們的家鄉(xiāng),地雷不掃除我們真正寸步難行,不管干什么都會有生命危險。”
高志遠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就地按營扎寨設(shè)立了指揮部,然后和幾個技術(shù)骨干討論著鄒叔排雷用方法和技術(shù)。
一番激烈的爭論后,一致認為:可以同意鄒叔加入掃雷隊伍。
對這個結(jié)論,高志遠還是有點擔(dān)心的,畢竟鄒叔的身份不同,他是自己應(yīng)該保護的老百姓,現(xiàn)在讓他沖上第一線,若是出事,自己的檢討一萬字打底。
最后特意安排了任連長與鄒叔搭檔。
這邊工作安排好了才想起了自家媳婦。
但是,這種場合是不能去找她的。
“小李,你去看看你嫂子是什么情況?”
她不是在原軍區(qū)嗎?什么時候來云市了,還出現(xiàn)在了邊境上。
是了,這是阿黑的村子,高志遠好像猜著了原因。
小李到了老錢叔家。
“嫂子,首長在忙。”
“我知道,不打擾他工作?!?/p>
總不能戰(zhàn)士在前線排雷,首長和自家媳婦卿卿我我吧,影響太不好了。
“首長想問你什么時候來這里的,住幾天?”
住哪里三個字生生的咽了回去,主要是這兒人太多了,有些話不好說。
“我是陪阿黑的弟弟妹妹他們回村的,原本下午就要走,村民出事了,葉首長開車送傷員去了,預(yù)計他回來了就離開?!倍偶t英主動說道:“我住在軍區(qū)外面的招待所里?!?/p>
“好的,嫂子,您注意安全?!?/p>
果然啊,確實是來看阿黑的,怎么說呢?
自家媳婦近在眼前,卻不是來看他的,心里還是有點失落。
杜紅英主打的是不影響高志遠工作,當(dāng)老葉回后來他們就坐車離開了。
高志遠聽小李說嫂子他們走后,郁悶得半宿。
算了,工作最重要!
不對,自家媳婦還住在招待所,連忙讓小李回去安排一下,讓她住進家屬院去。
那里又給他在家屬院安排了單獨的房子。
看看,這人,連房子都安排了,還敢說這任務(wù)不艱巨,時間不久?
要不是自己從周貴安那里得到消息跑來了,就只能在軍區(qū)干等了。
杜紅英住進了家屬院,發(fā)現(xiàn)當(dāng)年家屬熟悉的也只有兩三個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話不假。
好在葉嫂子在,兩人的共同話題也多。
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
“小二那孩子真的是太懂事了。”葉嫂子感慨不已,一口一個阿爹阿媽將她老公婆哄得心花怒放的,是啊,任誰也抵制不住天降懂事好大兒的誘惑:“不過,花錢也是有點大手大腳?!?/p>
給老葉夫妻倆買吃的,給弟弟妹妹買穿的,聽說葉興亮喜歡打籃球,從頭到腳的裝備都給他買上了,花了好大一筆錢,差不多抵老葉一個月的工錢了。
“他是在用他的方式感恩于你們夫妻對老三和四妹的撫養(yǎng)照顧,也是在用他的方式對弟弟妹妹的彌補。”杜紅英道:“不這樣做他心里會難受,錢嘛,花了再掙就是了?!?/p>
而且,這小子很精明,是真的不缺錢花的主。
杜紅英還想著那帶昆侖玉礦山的開采權(quán),希望嚴(yán)總能蹲下來,只要合法合規(guī),她一定投資。
她太懂囤貨就能致富的這條財路了,比如,她在京城囤的那些老破大的院子,價格一年比一年貴,一遇上拆遷就又發(fā)一筆,這樣的機會不是誰都能有的。
一想到她囤的院子房子,心情瞬間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