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局促招呼道:“農(nóng)家的菜比較簡陋,不知道明歌你吃不吃得慣!”
明歌看著桌上幾個簡單的菜肴,還有單獨(dú)放在她面前的,撒著麻油的雞蛋。
腦子里浮現(xiàn)自己小時候撒潑不肯吃飯,舅媽就用燉雞蛋哄她的場景。
寧明歌臉一紅道:“怎么會,舅媽的麻油雞蛋味道可好了?!?/p>
杜松柏干了一天農(nóng)活,已經(jīng)餓極了,拿起筷子招呼道:“明歌,我們邊說邊吃。
你姨娘身體還好吧?
怎么忽然來莊子上了?”
寧明歌早有應(yīng)對的腹稿,“姨娘在家好極了。順天城出了一件大事。
陛下準(zhǔn)備開鑿運(yùn)河了。
整個城里物價都漲了好幾成。
我來莊子上收點(diǎn)農(nóng)產(chǎn),運(yùn)回順天城看看能不能掙點(diǎn)錢?!?/p>
萬豐縣不過是順天城的附屬,黃西村更是偏遠(yuǎn)閉塞,消息十分滯后。
寧明歌的這幾句話,完全不亞于一道驚雷。
杜松柏緊張?jiān)儐枺骸澳侵苓叺目h城,今年可會要增添徭役?”
寧明歌回憶前世記憶,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會,但是是有償?shù)?。具體要看工部的告示!”
朝廷增添徭役可是大事,杜松柏三兩口塞完碗里的飯,“我去把這消息告訴村長,明歌你慢慢吃!”
吳惠嫌棄地瞪了匆匆離開的杜松柏一眼,抱怨道:“什么消息不能明天再說。
明歌你難得回來,就不能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提到一家人,寧明歌想到舅舅家的兩個哥哥為何沒在。
寧明歌:“明哥、月哥怎么都不在家?”
吳惠笑著解釋道:“老大、老二都在縣城買了房子,我們兩個老的有手有腳,沒道理去麻煩他們小的。
加上山里的松覃林子要看,平日里我們夫婦都在村子里住。
逢年過節(jié)就去你兩個哥哥家住幾天?!?/p>
舅舅一家做事都十分務(wù)實(shí),聽聞這些年舅舅攢了點(diǎn)家當(dāng),替兩個哥哥在縣城開了兩家鋪?zhàn)印?/p>
一個兄弟一家。
寧明歌:“家里的南北貨鋪?zhàn)由馊绾危俊?/p>
吳惠:“還算過得去?!?/p>
黃西村一個村子的山貨,都會送到縣城的南北貨商店里。
只是萬豐縣到底一個小縣城,比不得順天權(quán)貴人家多。
像木耳、銀耳、香菇這樣的山珍,在萬豐縣賣不上價。
吳惠沒有主動點(diǎn)破,寧明歌前世的第一桶金,就是來自舅舅家的南北貨商店。
黃西村攢下的那些山珍,在萬豐縣賣不出去,好不容易運(yùn)到順天又因?yàn)闆]有熟悉的人脈,被商販壓價的厲害,也掙不到幾個錢。
到最后舅舅杜松柏索性將東西攢著,每年送到寧家杜姨娘手里,算作她的貼補(bǔ)。
姨娘每次總不好意思,會替舅舅一家準(zhǔn)備不少布匹、砂糖這些作為還禮。
寧明歌說明來意道:“舅媽,我這次來村子里,就是來收山貨的。
舅媽,我現(xiàn)在發(fā)財(cái)啦!
手底下有一個順天官家以外最大的窯廠。
還拿下了碼頭的幾塊土地,將來你和舅舅的南北貨商行,可以開到順天碼頭去?!?/p>
這些年寧家對于寧明歌和姨娘,說不上好也說不上話。
嫡母有些任憑他們自生自滅的意思。
父親又是個眼瞎看不見的。
可以說多虧了舅舅、舅媽的貼補(bǔ)。
舅媽一口就拒絕了寧明歌,“你這孩子,舅舅、舅媽哪能要你的錢。
你不知道,自從你嫁得好,不僅松了你姨娘心里的大石頭,梁家還是個大方的。
這段時間陸陸續(xù)續(xù)送了多少東西給你姨娘?
你姨娘都寫信來了。
就你舅媽身上這一身衣裳的料子,拐著彎都得算到梁家身上。”
寧明歌愣在原地,“舅媽你說什么?
梁家還送了東西給姨娘?”
就梁國公夫婦那偏心的樣子,哪里會做這種事,唯一的可能就是梁靖。
吳惠也意外寧明歌的不知情,“不是你特意關(guān)照的?
本來姨娘也納悶,那些東西照例都應(yīng)該送到你嫡母那里。
聽你父親說,你嫁的國公府的嫡子,是個有能力的。
上次還給寧老爺送去了一張什么請?zhí)?,樂得他去你姨娘那里顯擺了好幾次。
后面你姨娘陸陸續(xù)續(xù)也開始收到東西,這些難道不是明歌你讓你丈夫準(zhǔn)備的?”
梁靖私下送東西給姨娘?
寧明歌絞盡腦汁編著謊話道:“我在家里伺候公婆、拾掇手底下的產(chǎn)業(yè),都忙不過來。
也是我這做女兒的疏忽了?!?/p>
她不好解釋,嫡母為了拿捏她,家中一切送來的東西,都要從嫡母那邊過遍手。
寧明歌送回家中的東西也一樣。
只是她沒想到,梁靖竟然私底下還做了這些。
寧明歌打探道:“舅媽,姨娘信里都寫了什么呀?
她是怎么夸我相公的,回去我也給相公賣個好。”
吳惠放下碗筷,回屋拿出一沓子信。
寧明歌看著上面娟秀又熟悉的字體,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信上的內(nèi)容十分駁雜。
第一封信是寧明歌回門后沒幾天寫的。
上面寫梁靖私下來信,追問姨娘自己的口味,她在葳蕤軒因?yàn)轱埐瞬缓峡谖?,吃得很少?/p>
寧明歌仔細(xì)回憶,國公爺年輕時行軍作戰(zhàn),喜好大魚大肉。
寧明歌初到梁家的時候是不習(xí)慣,沒想到梁靖不僅注意到了,還寫信給姨娘去問她的喜好。
下面一封姨娘說梁靖在松江出差,得了許多的上等絲綢,問明歌喜好什么顏色,并連帶著給姨娘也準(zhǔn)備了二十匹,姨娘準(zhǔn)備轉(zhuǎn)送舅媽十匹。
寧明歌竟不知道,梁靖遠(yuǎn)在松江,還和姨娘通過信。
后面還有三四封姨娘的信,姨娘給舅舅、舅媽分享的信箋中,字里行間都是梁靖的影子。
他關(guān)心自己的口味,打聽她的喜好。
梁靖對她的心意,一點(diǎn)點(diǎn)溢出到姨娘那里,打消了姨娘一直以來對她的擔(dān)憂。
寧明歌看著面前的信,眼睛有些酸澀。
吳惠打趣道:“天底下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對關(guān)系這么好的丈母娘和女婿了。”
按照順天的規(guī)矩,杜姨娘根本算不得梁靖正經(jīng)的丈母娘,他若真的只是面子功夫,就該去孝順周萍這個嫡母。
偏偏梁靖和杜姨娘相處得極好。
吳惠打趣道:“愛屋及烏。你這相公真是提著燈籠都難找?!?/p>
寧明歌笑了,“嗯,相公待我一直都很好?!?/p>
寧明歌很想去敲開那個蠢男人的腦袋,問問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身份瞞著她也就罷了。
關(guān)心、愛護(hù)她也瞞著!
真是個鋸嘴葫蘆!
——
此刻,去往黃西村的山路上,一群人正騎馬夜奔,為首的不是梁靖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