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是大理寺卿,他皮笑肉不笑道:“今日梁大人家里有喜事,我們不請自來,想要上門討杯喜酒喝,沒想到在外面聽到大一出戲。
徐公的手書、老梁國公的信箋。
徐宅有案子要斷,不如讓我這個大理寺卿來湊湊熱鬧?”
梁國公知道,大理寺卿這話是說給自己聽的。
這便是楊閣老準(zhǔn)備的后手。
梁靖改姓一事到底為何令楊閣老如此忌憚?
梁國公主動迎了上去,“大理寺卿斷案,自有章法。
既然梁家、徐家、孫家三家的家事分辨不清,那就讓專業(yè)的人來評判吧!”
大理寺卿微微一笑,暗自滿意梁國公的識趣。
大理寺卿伸出手接過梁國公遞來的信紙,“這就是徐公的手書?”
他端詳了片刻,向眾人展示:“墨跡、紙張都沒有問題。這的確是幾十年前所寫的書信。
此處又是徐公的舊宅院,想要找到一張徐公的墨寶,比對一番應(yīng)該不難吧?”
說著大理寺卿身后走出一人,就要前往徐家書閣,被梁靖身邊的幾個侍衛(wèi)攔住。
院子里的氣氛頓時有些劍拔弩張。
梁靖直視大理寺卿道:“大理寺卿帶著這么多人,不請自來也就罷了。
怎么?
把徐家舊宅當(dāng)什么地方?
你們大理寺搜查的對象?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聽說大理寺積案一萬六千余起,大人若閑著沒事,可以回去多翻翻卷宗。
別讓那些案子受牽連的家屬,等太久了?!?/p>
同為三司之一,梁靖所處的都察院常常替皇帝代行督查之權(quán)。
大理寺卿上報的案卷被都察院打回來也不是一回兩回。
梁靖那個倒霉鬼前任右都御史亡故之后,大理寺卿還是第一次直面都察院的首領(lǐng)。
兩人在公文上,倒是你來我往已經(jīng)打過幾仗了。
大理寺卿:“一時技癢,讓梁大人見笑了。
梁國公既然喊我來斷案,梁大人身為案件的當(dāng)事人,是不是該避嫌呢?”
對方帶著目的前來,當(dāng)然不會因為梁靖的警告而收手。
孫旭的額頭已經(jīng)開始冒細(xì)密的汗珠。
寧明歌的心跳得很快。
那封所謂的“老國公信箋”是他們匆忙偽造的。
有大理寺卿在場,恐怕不能輕易瞞過去。
他們就是沖著梁靖來了。
只是看大理寺卿的架勢,梁靖改姓不過是家事,與他們有什么關(guān)系。
今日樁樁件件事情,都顯得尤為蹊蹺。
真正結(jié)束這場鬧劇的,是陛下姍姍來遲的圣旨。
宣旨太監(jiān)手持陛下手諭,趕到徐宅的時候,院子里的賓客們神情緊張。
大理寺的人和梁靖的手下正在對峙。
賓客們只以為大理寺卿和梁靖二人之間有舊怨,對方是特意守著這個時間上門,來觸梁靖霉頭的!
今日這場宴會,當(dāng)真是宴無好宴!
宣旨太監(jiān):“陛下有旨,徐公道德博文,廣開言路。乃文官效仿之賢臣。
徐靖繼承其外祖遺風(fēng)余韻,一心報效朝廷。
特允其改姓一事,加急辦理。
賜吏部改姓后的敕牒、告身?!?/p>
陛下用全新的敕牒、告身宣告改姓一事的塵埃落定。
楊閣老派來的人在臨走前瞪了梁國公一眼,對方則厚臉皮當(dāng)做無事發(fā)生。
孫旭先是給宣旨太監(jiān)塞了一個五兩重的金元寶。
后面像打了勝仗的將軍,一桌桌依次敬酒。
最后不省人事,被下人抬去客房休息。
梁國公府的幾個客人,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已經(jīng)離開了。
退了一批人,又來了一批人。
門外不少曾經(jīng)受過徐公提點的故人們,也都送來了賀禮。
寧明歌看著外面流水一樣送來的禮單,終于有些明白徐公當(dāng)年的人脈。
或許這才是今日幕后之人針對梁靖的真正原因。
熱鬧的宴會終于是散場了。
寧明歌疲憊地攤在床上,梁靖進(jìn)來后也絲毫沒有遮掩的意思。
梁靖:“這兩天忙壞了吧?”
說著也一起躺了下來。
寧明歌一下子就想到新婚那日,兩人這是像此刻,盯著千工拔步床的雕花,開始暢想著未來。
他們曾經(jīng)描述的未來,第一步已經(jīng)邁出去了。
寧明歌:“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嗎?”
梁靖:“數(shù)錢?”
寧明歌驚訝得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從前在國公府,寧明歌上有公婆要侍奉,下受國公府的規(guī)矩管制。
處處是鉗制,徐慧一個不孝的大帽子壓下來,就能讓她沒了辦法。
寧明歌唯一能自由支配的,就是她的錢箱子。
如今,她在自己的府上。
仆從們都已經(jīng)改口叫老爺、夫人。
寧明歌高興了,第一時間是還是習(xí)慣數(shù)錢。
梁靖抱住寧明歌的腰,不讓她起身,“夫人,其實上次在新婚夜,我就想告訴你。成婚當(dāng)日,最重要的可不是數(shù)錢!”
梁靖看她的眼神都帶著鉤子,寧明歌又已經(jīng)通曉了男女之事,當(dāng)然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
寧明歌:“夫君,你剛不是還在喊累?”
梁靖:“延綿子嗣這么重要的事情,再累也可以堅持一下的?!?/p>
——
次日,寧明歌幾乎是和梁靖同時醒的。
梁靖輕輕在寧明歌的粉唇上嘬了一口,“怎么醒這么早,再睡一會!”
梁靖還以為是自己早起練功吵醒了寧明歌。
她搖了搖頭,“今日我有事情要忙呢!”
分家結(jié)束,寧明歌成了當(dāng)家主母。
前段時間堆積在一塊兒的事情,終于可以抽身解決了。
梁靖見寧明歌有自己的打算,也不攔她。
只是——
梁靖快速從邊上的梳妝匣子上抽出一根眉筆,“今日得閑,我要替你描眉!”
寧明歌白了他一眼。
她昨夜才知曉這人有多記仇。
成婚那日欠下的賬他都一一記得。
成婚次日給公婆敬茶那會兒,梁靖就想替她描眉,沒描成。
今日就依他吧!
寧明歌乖乖坐在梳妝鏡前,不忘警告道:“若你描得難看,今后再不給你機會了?!?/p>
她一這樣說,反倒讓梁靖起了好勝心。
梁靖端詳寧明歌鏡中的臉,玩笑道:“若你天生長得丑,也能怪我頭上?”
寧明歌氣得要回身捶他。
兩人鬧了好一陣子,梁靖才把寧明歌的兩條眉毛描好。
梁靖滿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背著手去外面練功了。
寧明歌看著鏡子里一高一低的眉頭,無奈地笑了。
丫鬟們恰好這個時候進(jìn)來替寧明歌梳洗。
喜兒的手是最巧的,寧明歌的發(fā)飾、梳妝從來都是她在打理。
喜兒:“夫人,您這眉毛——”
也太丑了吧!
寧明歌指了指外面,示意是梁靖的杰作。
喜兒不再出聲,手上的動作卻十分誠實。
她用沾水的帕子一點點擦掉梁靖畫得太粗的那邊,擦到另一邊的時候,寧明歌示意她留著吧。
若兩邊都擦了,待會外面練功那個憨貨又要鬧了。
喜兒心領(lǐng)神會的一笑,替寧明歌開始梳洗。
用過早飯,寧明歌夫妻二人兵分兩路,開始了分府后第一日的活動。
寧明歌叫人準(zhǔn)備了馬車,直奔金山寺。
從外面收的糧食陸續(xù)都到了,倉儲成了一大問題。
一般行情下面,糧食可以暫存在糧坊的倉庫了,需要用的時候再去提貨即可。
可今年順天碼頭開鑿,巫蠱案又有了苗頭,西戎的細(xì)作也頻頻出現(xiàn)在順天。
一切都在提醒寧明歌,世道要亂了。
糧食放在被人口袋里,寧明歌總是不放心。
所謂手中有糧,遇事不慌。
寧明歌已經(jīng)停止了水云軒附近磚窯廠的出貨,她需要大量的磚頭,搭建自己的糧倉。
糧倉的選址,就在金山寺附近。
那邊有一個小船塢,待順天運河開鑿聯(lián)通到那邊后,或許船塢會變成一個馬頭,也就是貨流的集散點。
還有寧明歌娘家舅舅所在的黃西村,待秋糧下來后也會運來不少冬儲的蔬菜。
這些東西最終都會運到寧明歌即將建設(shè)的倉庫里。
現(xiàn)在唯一需要頭疼的是,寧明歌清點了自己手上土地的地契。
金山寺腳下的土地都不成片,零零散散的土地中總混著一兩片金山寺的供田。
想到要和那邊的和尚打交道,寧明歌就頭疼。
誰說出家人不會做生意?
現(xiàn)在要讓寺廟把手中的供田置換出來,只怕是要廢一番功夫了。
寧明歌一路上都在盯著手上的魚鱗冊,看看能從那邊的邊角上摳出塊土地,可以繞過金山寺的供田。
一直到金山寺這個問題都沒能解決。
喜兒:“夫人,我們到了?!?/p>
寧明歌下了馬車,開始清點禮佛的東西,“點心、香油錢都備好了嗎?”
若不是沒辦法,寧明歌還是更喜歡在商言商。
與寺廟打交道,香油錢總是免不了的。
喜兒轉(zhuǎn)身把準(zhǔn)備的包袱背上,寧明歌卻注意到身邊商販的舉止很不正常。
他們的手總是無意識摸向腰間。
有這種習(xí)慣的,寧明歌只見過兩類。
刺客或者護(hù)衛(wèi)!
不論他們是哪一種,裝作商販混在一旁,都意味著這里有麻煩。
寧明歌忽然改口道:“不對,喜兒,還少了一串我準(zhǔn)備用來供佛的紅珊瑚手串,你是不是沒收拾到?”
喜兒:“什么紅珊瑚,很重要嗎?需要我們折返回去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