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王旭初,朕這團子,口味如何?”
禮部尚書第一個被點到名。
他勉強咽下自己口中的團子,回復道:“陛下,這團子口感如此粗糙,莫非是用糠做的?”
皇帝露出微笑,“你嘗出來了?”
王旭初恭敬答道:“回稟陛下,臣年幼時家境不好,一個月中,有半個月都在吃這糠團子。
只是陛下如此金尊玉貴之人,不知是如何接觸到這貧民食物的?”
論拍馬屁,王旭初是專業(yè)的。
一句話的功夫,既拍了馬屁,又引出皇帝要的下文。
果然,皇帝聽后面容舒展,解釋道:“朕前幾日走訪民間,看到百姓們以這糠團子為食。朕便向人請教,這糠團子的來歷以及做法。
只是,朕沒有想到,就近在天子腳下,朕的臣民們居然要以糠充饑。
說到底,還是朕這個皇帝失職了?!?/p>
廳內出現詭異的沉默,眾人將目光落在王旭初身上。
那眼神似乎在說:快,說話呀!
王旭初趕忙接話道:“臣先替百姓謝過陛下的一番拳拳愛護之心,只是治理天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就拿臣來說,臣小的時候,半月需要用這糠團子充饑。
可近些年來,朝廷通過降低稅賦,已經讓臣家鄉(xiāng)的村民們,吃上了飽飯。
唯有村里的老人,還記得這糠團子的味道了?!?/p>
可惜這一次皇帝的心情并沒有因為王旭初的三兩句話平復。
皇帝看著面前的糠團子,繼續(xù)自顧自說道:“運河開鑿一事,你們怪我勞民傷財。
西北那邊又有異動,或許秋收之后就會有戰(zhàn)事。
朕看著這糠團子,愁?。 ?/p>
諸位大臣們心里門清,陛下這糠團子不過是拋磚引玉,正題馬上就來了。
王旭初因為被點了名字,如臨大敵地站在那里,滿腦子都是思考該如何回話。
最終他在心底長嘆了一聲,開口道:“陛下,臣雖然家資不豐,但是愿為朝廷出份自己的力量。
臣愿意捐贈五百石糧食!”
斷尾求生!
面前只有這么一個辦法了!
朝臣們心中齊齊暗罵王旭初這個馬屁精。
很快群臣中有人響應道:“臣也愿捐八百石?!?/p>
“臣出六百石?!?/p>
皇帝面上露出寬慰的笑容,“諸位愛卿有心了。還不命人下去記錄!”
皇帝身邊的掌印太監(jiān)得了信,開始穿梭在一眾大臣之中。
很快大臣們捐贈的糧食石數、種類還有價格都記錄得清清楚楚,被呈了上來。
皇帝隨便翻看了兩眼,問道:“這記錄的價格,怎么與朕在集市上得到的不同?”
楊閣老朝戶部尚書的方向看去,知道今日這糠團子引出的正題,終于是來了。
什么需要人拍馬屁!
向朝臣籌集糧食!
都是假的!
陛下就是走訪民間,查詢到了糧食的價格,與戶部報上去的價格出入很大,這是在找機會發(fā)難呢!
戶部尚書出來回話道:“回稟陛下,不知道您打聽到的糧價在多少?
朝廷的糧食價格每三個月合計一次。
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戶部報上來的價格,與市面上的糧食價格有出入?!?/p>
皇帝眼神冰冷,聲音微微上揚道:“哦?是嗎?
李儒,你好大的膽子!
居然敢糊弄朕,你當朕是傻子嗎?”
戶部尚書李儒當場跪地。
就聽皇帝繼續(xù)說道:“新的糧食還沒有下來,所謂青黃不接?,F在市面上的糧食價格是一年中最貴的!
即便如此,也比戶部三個月錢的糧價要便宜兩成!
撒謊也動動腦子!”
李儒雖然跪著,卻沒有慌了神,而是繼續(xù)辯駁道:“回稟陛下,所謂谷賤傷農。
朝廷每年征收的糧食數額巨大,隨便壓下一點價格,就可能對當地的百姓造成巨大的沖擊。
因此先帝在世的時候,就定下規(guī)矩,戶部征收糧食的價格,比市面上的價格要貴一些。”
先帝在世的時候,一直以仁帝自居。制定的政策都偏懷柔,因此也給了下面的大臣們以可乘之機。
皇帝的目光透過面前的糠團子,投射到李儒身上,恨得牙癢癢!
每次!每次他提出任何的想法,這幫人都會搬出先帝這座大山!
苛政猛于虎,皇帝自詡要做一個明君,怎敢背負這樣的罵名?
不遠處的寧明歌將這君臣對峙的場景看在眼里。
寧明歌一個女兒家,從未涉足這樣的場面。
她還是第一次見識到,就算皇帝辦事,也不能隨心所欲。
身邊更是傳來淮陽王的嘆息:“皇兄也真是不容易,每日都要與這些大臣們斗智斗勇?!?/p>
——
花廳內,君臣對峙的戲碼還在繼續(xù)。
皇帝忽然換了個話題:“糧食的價格先不談。
西北異動,為防患于未然,朕準備調撥一批糧草過去。
征集糧草一事,誰來辦?”
皇帝似乎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期間滿朝文武支支吾吾,竟無一人應答。
皇帝瞥了李儒一眼,大吼道:“就知道你們靠不住,那就給徐靖一筆錢,讓他自己想辦法!”
楊閣老第一時間出聲制止道:“陛下,萬萬不可!
西北軍權下放給梁家父子,已經不妥。
再讓徐靖拿了銀兩自己籌集糧草,恐怕——”
楊閣老后面的話沒說完,但在場的人都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恐怕徐靖擁兵自重!
皇帝:“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楊閣老,你倒是說說看,該怎么辦?”
楊閣老看出陛下已經有了惱意,只能堅持道:“籌集糧草的人選可以再商議,陛下自可慢慢挑選。”
皇帝:“那就交給錦衣衛(wèi)去辦!
不過我丑話說在前面,若錦衣衛(wèi)籌集來的糧草,比戶部這邊報上來的價格低,你們戶部就洗干凈脖子等死吧!”
李儒的臉色慘白,或許是陛下這番話太過狠厲,讓李儒迸發(fā)出強大的求生欲望,他道:“回稟陛下,臣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籌集糧草一事,我們戶部的康明可擔此重任!”
寧明歌注意到皇帝的面上有了松動。
看來康明應該就是陛下本就中意的人選。
寧明歌問淮陽王:“這康明是什么人?”
讓陛下為了他盤醋,包這一頓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