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將李祥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里,他記得徐靖給他的密報中,有提到李祥。
饒州大火當(dāng)日,李祥就在場。
這又是唱的哪一出戲?
皇帝:“李祥,起來說話。
你剛才說你帶回了多少的糧食?”
李祥:“回稟陛下,奴才帶回了二十萬石的糧食,可后面那一百萬石糧食真的被燒了?”
李祥的戲演得不錯,他臉上的錯愕、痛心不似作假。
皇帝卻在思考著李祥此刻出現(xiàn),能給局勢帶來怎樣的變化。
徐靖快馬加鞭利用都察院的渠道將人送回來,總不會是來氣他的。
皇帝:“二十萬石的糧食,如今在哪里?”
李祥:“已經(jīng)送到城外軍營之中。”
聽到糧食已經(jīng)入庫,皇帝的心落定。
徐靖不愧是他手底下最好用的心腹。
他身在饒州,怕是已經(jīng)預(yù)料到朝中的僵局。
罷免戶部尚書不成,嚴閣老給出的理由是要讓他將功補過,替朝廷想辦法籌集損失的糧食。
如今李祥帶著二十萬石糧食回來了,哪里還需要戶部將功補過,應(yīng)當(dāng)直接將人拉到菜市場砍了才是。
皇帝心情好了,也有閑心思看戲,于是問道:“李祥,你一路南下辛苦了。
懷里抱著的是什么東西?
也和朕說說你這段時間的經(jīng)歷吧!”
李祥第一次站在這大殿之上,環(huán)顧四周都是朝廷重臣。
從前這些人都是李祥點頭哈腰的對象,如今他居然可以站在這里,與他們一起向陛下進言。
李祥握緊懷中的雨傘,想到離開饒州前,寧明歌夫婦反復(fù)和他推演的畫面。
李祥高聲回答道:“回稟陛下,這是奴才從饒州帶回來的,饒州上下百姓獻給陛下的萬民傘!”
萬民傘三個字一出,朝廷上瞬間安靜下來,幾個御史的臉色有些難看,他們盯著李祥懷里的東西,帶著一點質(zhì)疑。
這幫宦官就是軟骨頭、馬屁精!
為了哄騙陛下,居然連萬民傘都弄出來了。
皇帝沒想到萬民傘沒被燒毀,還被李祥第一時間帶回來了。
李祥見陛下沒有說話,鼓起勇氣抬頭看了一眼,對上皇帝微笑的面龐,他像是有了無窮的勇氣。
李祥:“奴才得了陛下的命令,替西北軍籌集軍需。
話說天下糧倉看江省,奴才第一站便去了江省饒州。
那里不愧是魚米之鄉(xiāng),在陛下仁政的治理下,百姓們安居樂業(yè)。
饒州知州在幫忙籌備軍糧的過程中、替我引薦了幾位饒州當(dāng)?shù)氐泥l(xiāng)紳。
那些鄉(xiāng)紳聽聞奴才是替陛下來籌集軍需,說起一段幾十年前的往事。
先帝在世的時候,北方曾鬧過一次嚴重的蝗災(zāi),如今饒州當(dāng)?shù)?,不少鄉(xiāng)紳的先人都是從那時候來到的饒州。
是先帝開倉放糧才讓他們的先人沒有餓死,又是陛下這幾十年來的仁政才讓他們從鄉(xiāng)民變成了鄉(xiāng)紳……”
今日這幫大臣們算是見識到了什么叫真正的舌燦蓮花。
李祥這馬屁,從陛下問起這把萬民傘開始,由自身轉(zhuǎn)到饒州鄉(xiāng)紳身上,這馬屁不動聲色又娓娓道來,直至最后他撐開手中的萬民傘,為這一切畫上完美的句號。
皇帝激動不已:“好!朕實在沒想到,饒州的百姓竟然如此熱情、如此質(zhì)樸誠懇。
說起來朕整個皇帝也沒有替他們做過什么大事。”
李祥順勢接過話來:“陛下何必妄自菲薄。
這把萬民傘代表著饒州百姓對您的感激之情。
還有奴才帶回來的那一批糧食,也是其中一個鄉(xiāng)紳提出,想要讓陛下嘗嘗他的子民,親手種出來的糧食。
只是可惜,可惜了后面的那一百萬石糧食,居然被人惡意毀了。”
大殿之上的皇帝剛剛展顏,被李祥輕易又勾起了心中的憤怒,“這個華成峰,實在是可惡至極!”
楊閣老知道不能再放任李祥繼續(xù)說下去,于是朝著御史臺的方向看去。
宋御史強硬地打斷了皇帝的情緒:“啟稟陛下,這李祥巧舌如簧,當(dāng)初又是詐死離開順天。
可見他行事不按章法,這萬民傘或為他貪功而偽造的?!?/p>
李祥立馬跳出來反對道:“萬民傘或許在這位大臣眼中不算什么,但是百姓的心意做不得假!
奴才離開順天的時候,戶部一文錢都沒給,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一百二十萬石的糧食來?!?/p>
宋御史:“哼,那就更不對了,你說百姓向陛下獻糧食,十萬石或許還有可能,一百二十萬石的糧食,這么個天文數(shù)字,絕無可能!”
李祥就等著他上鉤呢,“是不可能,我還沒有和陛下細細稟明其中的細節(jié)呢!
這位大人說得沒錯,這批糧食中二十萬石是獻糧。
后面那一百萬石是我替鄉(xiāng)民找的銷路。
出發(fā)之前陛下沒有定此次籌集軍需的數(shù)量,戶部更是沒有給過一個子。
饒州百姓是信任陛下的,因此愿意讓我先把糧食帶回順天,后面再由戶部去結(jié)清價格。
若這一百萬石糧食被燒毀了,我如何與饒州的百姓交代,那里的數(shù)百家糧坊商戶,豈不是要傾家蕩產(chǎn)!
陛下,求您開恩,救救他們吧!”
李祥說著就跪了下來,以頭搶地“砰砰”磕著頭。
皇帝沒想到李祥如此能言善辯,御史出言不但沒有將他駁倒,更是讓他將饒州的百姓牽扯進來。
以往都是他一人對戰(zhàn)群臣,如今李祥來了!
皇帝終于體會到了自有大儒替我辯經(jīng)的感覺!
皇帝手指戶部道:“你看看你們戶部干的好事,饒州百姓對朕的一片赤誠,就被你們這幫人給玷污了!
如今該如何是好?
饒州的數(shù)百家糧坊,牽扯數(shù)萬百姓的民生!
楊閣老剛才還在替你們求情,你們戶部哪個站出來,替朕把這事情辦了?”
戶部的所有人都成了縮頭烏龜。
籌集軍糧已經(jīng)夠難了,如今更是牽扯到饒州的百姓,這樣的爛攤子,誰敢站出來?
誰能站出來?
皇帝心中冷哼一聲,對這樣的局面滿意至極!
皇帝:“楊閣老,你說說怎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