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
方晴:“……”
“我肯定會還啊,借條還在你手里呢,我怎么可能不還?”
林玉瑤道:“我是說,我不信你手頭能寬裕?!?/p>
?。?/p>
方晴面色一變,“你什么意思?你是說我會一輩子受窮嗎?”
“我可沒這么說啊?!?/p>
林玉瑤一邊小心的從樓梯上下來,一邊說:“有的人很窮,但知道欠了人家的債,勒緊褲腰帶的也要攢錢還債。有的人明明不窮,但人家就是吃香喝辣的顧著自已瀟灑,就是不還錢。
一問就是沒錢,什么各種困難,各種理由找個不停,反正就是不還。完了還用道德綁架人家,說人家咄咄逼人等等……”
“說得好?!迸赃呏莒o給她鼓掌。
“大姐,你的店鋪被人家砸了,我深表同情。但是你不能你窮你有理吧?那句什么何必把人逼得那么緊,我就不愛聽?!?/p>
她看了看林玉瑤說:“你們的事,我也聽玉瑤說過了。那個錢,是人家父母給她的嫁妝,被你騙了去……哦不,借了去。
人家給了你三個月的期限不錯了,要是換了我,我當場就要拿回來。好吧,既然借都借了,也不說這些后話了。你困難,沒有錢,人家也沒逼著你現(xiàn)在立刻還清吧?
原本三個月的期限上個月就過了,人家也只是說,有多少還多少,是不是?你怎么能說人家逼得那么緊呢?這叫緊嗎?”
方晴本來還想反駁林玉瑤的話,可聽了周靜的話后,她臊得面紅耳赤,半天一個字說不出來。
最后,只得挽尊似的說了一句,“玉瑤,我會盡快還的?!?/p>
說完就趕緊跑了。
“呸?!敝莒o嗤之以鼻,又轉(zhuǎn)頭問林玉瑤,“對這種人啊,就不能給她臉,你就逼著她還,她要是還不起,你就去逼你那個前未婚夫還去。他不是給剛才那個女人擔保的嗎?就讓他還。”
“他們沒錢,逼也沒用。萬一鬧大了,讓組織上知道了方晴的困難,給她申請個什么補貼,那我豈不是還幫了她?我不能讓她占國家的便宜?!?/p>
周靜一臉驚訝,“你想得可真長遠。”
劉易歡也從樓上下來,道:“孤兒寡母的,真有困難上頭肯定不會不管。她呀,其實選擇找那個叫陸什么的是不對的,一開始就應(yīng)該找組織上?!?/p>
林玉瑤驀地笑出聲。
周靜,“你笑啥?我覺得歡歡說得在理。”
“劉姐說得當然在理了,但是方晴就沒有過真正的困難。你想想,誰會因為你可憐支持你開店創(chuàng)業(yè)啊?”
二人:“……”
“這倒也是,要說吃不上飯了,或者家里有人生病了,實在沒錢治,要人命了,人家肯定管的?!?/p>
“是的?!绷钟瘳幷f。
周靜又說:“哎,不對啊。不是說她的店被砸了嗎?這種事她要是鬧大的話,讓組織上給當?shù)鼐肿永锸?,?yīng)該能幫她找出砸店的人吧?”
林玉瑤淡淡道:“是啊,可惜她不敢鬧大?!?/p>
“為啥?”
原本不想八卦人家那些事,畢竟沒有證據(jù)的,只是一些謠言。
不過話都說到這里了,林玉瑤還是小聲的說了。
“我聽說,首先我只是聽說啊,聽我娘說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們聽過就算了。”
她這么一吊胃口,二人急得不行。
“嗯嗯,你快說,聽說什么?”
“我聽說她開發(fā)廊和一個男人有些勾搭,她那個店鋪,是被那個男人的媳婦給砸了的?!?/p>
“啊?真的假的?”
“不知道啊,不是說了嘛,只是我們老家那邊這么傳,真假不知道。砸店的人沒抓到,也沒有證據(jù)。”
“那多半是真的,她沒把事情鬧大,可能是有些顧忌。”
“也許吧,所以啊,她沒辦法找組織上提供幫助?!?/p>
“那就逮著姓陸那小子薅唄,誰叫姓陸那小子欠她命呢?!?/p>
林玉瑤感嘆道:“是啊。”陸江庭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嘖嘖,那小子也真是倒霉哦?!敝莒o說。
林玉瑤搖頭道:“人家愿意,沒準兒樂在其中呢?!?/p>
“啊?”
“他覺得幫助方晴母子,可以降低他內(nèi)心的負罪感?!?/p>
周靜:“……”奇怪的負罪感。
“不是說我這人心狠啊,她男人死了是挺可憐的??墒歉伤麄兡切械模赖娜硕嗔巳チ?,組織上又不是沒賠。也不能人人都像她這樣吧?要是人人都像她這樣,糾纏著一個戰(zhàn)友,人家要不要過日子了?”
劉易歡說:“不是說那位同志救了姓陸的命?還是不一樣的吧。”
“怎么不一樣了?那書上寫的,誰誰犧牲他一個,救了一車的人,是不是這一車的人后半輩子都得去給他媳婦孩子當牛做馬?。俊?/p>
“……”
“我看啊,這事兒就出在陸江庭身上。他負罪感這么重,非要報這恩,一直無條件的滿足方晴的要求,這才讓方晴得寸進尺。”
“是這樣?!?/p>
“他這種人,以后誰嫁她誰倒霉。干脆別禍害好姑娘了,這么想報恩,直接娶了方晴得了?!?/p>
林玉瑤淡笑不語。
人家方晴還真是這么想的,只是吧,陸江庭瞧不上她。
方晴可能也看出來了,所以一直沒敢捅破窗戶紙。
……
林玉瑤的作息時間很簡單,書店出租屋兩點一線。
她也幾乎不逛街,有空就寫書,每晚都寫,輪休時間也寫。
第二本雖然也寫出來了,但是琴姐那邊,建議她先寫著,過稿是過了,但關(guān)于價格她壓下來了,說晚點再議。
因為她第一本書如果銷量好的話,第二本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具體能談到多少,還得看第一本書的銷量。
第一本書已經(jīng)量產(chǎn)了,已經(jīng)陸續(xù)的上新到各大書店。
由于她是一個并沒有什么名氣的新人,所以書剛上架時,銷量也一般般。
琴姐說這都是正常的,讓她別著急。
只要東西好,有人看了,就會介紹給別人。
他們一次統(tǒng)計一個季度的銷量,這才剛開始呢。
林玉瑤很是忐忑,天天盯著自已書架上的那幾本書。
周靜她們也在幫著推,每賣出一本,她們仨都好高興。
倒是林玉瑤不太好意思推薦自已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