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玄瑞,星月?!?/p>
郁嵐清喚來旁邊也在幫忙一同翻找玉簡的三只靈獸,“麻煩你們?yōu)槲易o法。”
“放心,交給我們吧!”星月章皇揮起三條腿,將自己與土豆、玄瑞的“胸膛”都拍得啪啪響,甚至還空出三條腿接著翻找旁邊的玉簡碎片。
惹得土豆和玄瑞同時瞪去一眼。
嘁,腿多了不起??!
星月章皇用剩下那兩條腿,將身子支撐得更加挺直,一臉驕傲。
那樣子就像是在回答,腿多就是了不起!
有了方才“險遭奪舍”的前車之鑒,郁嵐清查閱玉簡也很謹慎,先向其中探入一抹靈力,觀察上面有無其他靈氣波動,再向其中探入一抹神識,搜查里面有沒有其他殘存的識念。
確保兩者都沒有,一切萬無一失以后,才將玉簡貼上額頭,閱覽起里面的內(nèi)容。
原來這部《玄同太和記》里的“玄同”二字也如“太和”一樣,都是宗門的名字。
二者之所以共同出現(xiàn)在一部玉簡上,是因為早在最初,玄同、太和兩家宗門同出一脈。
創(chuàng)立這兩家宗門的兩位開山祖師,正是一對嫡親的師兄弟,師從同一位師尊,已經(jīng)飛升上界的融熙尊者。
融熙尊者淡泊名利,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修煉,一生唯二收過的徒弟便是他們這兩人,偏偏這兩人資質(zhì)、修為、毅力,全都不分伯仲,從煉氣修煉到合體,一直互相別著苗頭,卻從未分出過輸贏。
在融熙尊者邁入大乘圓滿之境時,他那兩位徒弟的修為紛紛止步在合體初期。
融熙尊者知他二人無緣大道,飛升難求,且心中一直懷有開宗立派的念頭,只不過二人多年以來分不出輸贏,就算立宗也不知該以誰為主導,這才一直將事情擱置下來。
于是渡劫以前,他老人家做主為兩位弟子各自尋了一塊領地作為宗門駐地。
本著對兩位弟子一碗水端平的原則,這兩片領地無論大小、規(guī)模,甚至其中靈脈分布的位置,全都一模一樣。
唯一的區(qū)別就是,分處于兩座不同的界域。
這樣以來,兩宗雖有共同的傳承,卻分于兩界,兩個弟子也可分別成為兩宗之主,平日互不干擾,若有危難再彼此守望相助。
所謂“太和”“玄同”這兩個名字,也都寄予了融熙尊者對它們的期望。
和諧圓融,玄妙齊同。
郁嵐清快速看完一整塊玉簡,這部《玄同太和記》講的主要就是玄同宗、太和宗兩位開山祖師,以及他們的師尊融熙尊者的事。
關于兩宗的來歷有著詳細介紹,可后續(xù)的宗門發(fā)展卻著墨不多,也只提到“多年以來兩宗守望互助”,以及“每十年兩宗會派弟子去對方宗門修行”這兩句而已。
郁嵐清放下玉簡,指尖微微用力,有些發(fā)白。
這玉簡看似什么都沒交代,可卻在無形中透露了許多。
玄同宗、太和宗。
兩大宗門分別位于兩座不同的界域。
太和宗的遺跡既然就在如今的修真界,那么毫無疑問,玄同宗位于另外一座界域。
一座能夠與這方界域完全對照,一模一樣的界域。
如果這件事是真的……
那么她想,那個神秘金丹境女修的出處,已經(jīng)有了答案。
并非她與墟海境中前輩們先前猜測的那樣,上古傳承斷代之時,這座界域一分為二,除了如今的四周還有一部分被分離出去的區(qū)域。
而是,這或許曾經(jīng)就是兩座不同的界域。
兩座相互獨立,卻又相互牽連的雙生之界。
這一想法太過顛覆先前的認識,郁嵐清捏著玉簡,好半天才梳理清楚思緒。
接著她又將目光投向手邊另一塊玉簡。
沒有因為焦急而疏忽大意,她依舊重復先前查看第一塊玉簡時的步驟,確認沒有危險,才將玉簡貼上額頭。
比起那部通篇歌頌融熙尊者之強大,描述兩宗來歷之不同尋常的《玄同太和記》,這部《珉心游記》基調(diào)輕松許多。
這就是一部游記。
里面的主人公正是玉簡名字上提到的這位珉心前輩,通篇是以他自述的口吻寫的,沒有提到身份與修為,卻記載了他千年間游歷過的許多地方。
其中不乏龍洞、鳳巢,這樣尋常修士絕對無法進入的地方。
哪怕他未表明修為,這游記的內(nèi)容,本身也已經(jīng)證明了他的實力。
這是一位見多識廣已經(jīng)渡劫飛升的大能。
答案來自玉簡背面刻下的一行小字,這塊玉簡是太和宗一位合體境老祖,在一座已飛升大能留下的洞府中找到的。
比起《玄同太和記》,《珉心游記》的內(nèi)容多了十倍不止,郁嵐清看了好一段時間才將整塊玉簡看完,里面描述的一些地方令她略感熟悉。
比如能夠聽到風聲的山谷,和不遠處擁有九色光澤層層疊砌的天然水池,她認為說的就是北洲的回風川和九彩池。
不過除此以外,絕大多數(shù)地方她都感到陌生,也不知那些風光與景色是早就消失在了歲月的長河,還是位于另外那座與這座界域息息相關的界域。
對于兩座界域,玉簡中沒有明確記載。
畢竟整部游記幾乎都在描寫風景和美食,偶爾會提及幾句路上遇到的道友或是靈獸,但也僅限于提個名字,或是描述個外貌。
不過游記里提到了不少次跨越界域的傳送陣法。
這更肯定了郁嵐清方才的猜測。
而且這部游記里還有一個細節(jié),珉心前輩曾經(jīng)到過一個名為萬佛寺的佛宗。
那個佛宗位于他乘傳送陣前往的另一個地方,是那里最頂尖的佛宗,宗內(nèi)建筑恢宏,法陣遍布。
自遠處望過去,佛光漫山,若有暖陽照耀,仿佛還能看到一尊尊巨大的佛像虛影投映在山上。
游記中特意提到,萬佛寺有一獨門秘法,可使肉身化作佛像,庇護眾生。
在秘法催動的當下,佛修實力可提升數(shù)倍,代價便是待秘法結束,永遠的失去生命。
傳說,萬佛寺護宗大陣上投映出的佛像虛影,都是曾經(jīng)動用過這個秘法的弟子……
郁嵐清越看,越覺得這秘法有幾分熟悉。
她清楚記得,擁有宿慧的佛子弘一,前世在魔焰中,就是動用了這樣一道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