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伴隨著一陣鞭炮聲,王作先用力扯動手里的繩子,橫在橋頭的紅布從中間斷開,緊接著鑼鼓聲響起。
一同前來的幾家海城報社的記者舉著照相機上前,對著王作先,還有他身后的大橋一通猛拍。
歷時四個月,長甸河大橋終于迎來了合攏竣工的日子。
只可惜,這年頭車太少,要不然的話,再來一個通車儀式,就更熱鬧了。
這邊紅布落地,另一邊浩浩蕩蕩開來幾十上百輛車,那效果絕對杠杠的。
迎著呼嘯的西北風,雖然身上冷,但王作先心里卻是一片火熱。
有了這座橋,那些攻擊他的聲音這下也能消停一陣子了。
“王主任……”
圍在身邊的記者紛紛舉手提問,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那個姜紅英。
面對著記者的采訪,王作先大談集體經(jīng)濟的優(yōu)越性。
“長甸河大橋合攏,正是在我黨領導之下,人民群眾大力發(fā)展集體經(jīng)濟,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的一次偉大勝利?!?/p>
“偉大領袖教導我們說,只有人民才能創(chuàng)造一切,今天大橋合攏,進一步佐證了偉大領袖的真知灼見,我相信,未來在我黨的領導下,李家臺子的社員們將會創(chuàng)造出更加輝煌的成績?!?/p>
李學慶興奮的拍著巴掌,卻看見李天明一個勁兒的往后躲。
“干啥去?。俊?/p>
李天明今天就算不是主角,也是大功臣。
要是沒有他操持,這架橋還指不定啥時候才能建好呢。
李天明沒說話,悄默聲的躲到了人群中。
再不躲,萬一被姜紅英那女人給盯上,還指不定又有多刁鉆的問題等著他呢。
好在這會兒人們關注的焦點都放在了王作先這位海城一把手的身上。
就連縣里、鎮(zhèn)上的領導都成了陪襯,就更沒人注意到李天明了。
“天明同志!”
呃……
王主任,你可以把我當成空氣的。
被王作先點了名,李天明這下想躲都躲不了了。
只能磨磨蹭蹭的走了過去。
咔咔咔……
閃光燈不斷亮起,晃得李天明兩眼發(fā)花。
對上姜紅英的視線,感覺心跳都漏了一拍。
別說話,噓……
姜紅英像是聽到了李天明的心聲,狠狠的白了他一眼,總算是沒有刁難。
接著永河縣和大柳鎮(zhèn)的領導班子也被叫到了跟前,還有參與橋梁施工建設的眾人。
王作先挨個握手寒暄,氣氛熱鬧中透著和諧。
就在這時候,一輛公交車晃晃悠悠的開了過來。
在橋頭停下,乘客們紛紛下車,人群中,李天明還看到了李學軍和天滿、天和、天敬幾人。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明天就是祭祖的日子了。
記者們蜂擁而上,將司機圍了起來。
“感謝大柳鎮(zhèn)的鄉(xiāng)親們,以后從海城到永河縣可就要方便多了……”
司機侃侃而談,聽他那口才,做司機顯然是屈才了。
“天明,我們去廠里看看?!?/p>
王作先此行雖然是為了主持長甸河大橋的合攏儀式,但主要目的還是電飯煲廠。
如今的他已經(jīng)成了名副其實發(fā)展集體經(jīng)濟的排頭兵,無論這條路的走向如何,他都沒有了退縮的余地。
一旦被定性為錯誤路線,到時候,第一個倒霉的只能是他。
可以說,隨著對李家臺子的集體企業(yè)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王作先朝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到了這個份上,個人榮辱,政治前途,王作先已經(jīng)不在意了,他真正擔心的是,李家臺子如今的大好局面被打破。
那樣的話,就太可惜了。
李天明陪著王作先先去了電風扇廠。
其他人都被李學國給擋了駕。
此刻廠里已經(jīng)停工了,但車間被打掃得一塵不染。
“平時白天,村里的五保戶在廠里值班,晚上有民兵巡邏。”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眼紅李家臺子的人不少,真要是動了歪心思的話,一個火柴頭就夠了。
王作先點著頭,仔仔細細的在車間里轉了一圈,一句話都沒說。
看得出來,王作先有心事。
接著兩人又去了電飯煲廠的車間。
前段時間已經(jīng)封頂了,只剩下設備還沒安裝。
“還有沒有什么困難,提出來,我?guī)湍憬鉀Q。”
李天明搖搖頭,有吳月華在,比任何技術員都管用,
思慮再三,還是猶豫著開了口。
“王主任,您……是不是遇到啥難事了?”
王作先聞言笑了。
“處在這個位置上,哪天沒有事?!?/p>
以他現(xiàn)在做的這些事,如果上面不是有人一直在用最大的努力支持的話,早就被打倒八百回了。
后悔嗎?
要說一點兒都不后悔,那肯定是瞎話。
他原本可以隨大流,平平穩(wěn)穩(wěn)的積累資歷,一點一點的往上爬,以他的年紀,未來進入中樞,成為核心領導層,也是大有希望。
可卻偏偏選了一條風險最大的路。
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可是在外人面前,他還要表現(xiàn)出一副干勁十足的模樣。
此刻只有他和李天明,稍有松懈,沒想到還被李天明給看出來了。
“明年五月份的廣交會,做好準備?!?/p>
現(xiàn)在的王作先,已經(jīng)和李家臺子這個被大領導選中的試點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解不開了。
剛剛得到的消息,上面對于讓李家臺子的集體企業(yè)去參加廣交會的意見頗多。
說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覺得,一家農(nóng)村小作坊去參加廣交會,會影響國家形象。
接著又有人點名批評王作先,認為他立場不堅定,是ZB主義復辟的保護傘。
這里面自然少不了楚明玉,還有其后臺的手筆。
直接將王作先給架在了火上烤。
要想扳回一局,唯一的辦法就是,李家臺子集體企業(yè)的商品,能夠在廣交會上大放異彩,為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匯。
而一旦沒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當時候,王作先所要面對的必定是群起而攻。
會是一個什么下場,已經(jīng)不需要多言了。
李天明一個小老百姓,自然不清楚王作先如今的處境,不過也能大概猜到一些。
說到底,還是他這兩年折騰得太出格了。
人家都在忙著階級斗爭,他卻要帶著鄉(xiāng)親們發(fā)家致富,這本就是大逆不道。
而作為他靠山的王作先要面對怎樣猛烈的攻訐,無需細想,也能猜到一二。
他能為王作先做什么?
事到如今也唯有用實實在在的成績,來證明這條路的正確性。
比如長甸河大橋,再比如……
來年的廣交會。
“王主任,請您放心,我……一定竭盡所能?!?/p>
王作先笑著點了下頭:“放輕松,別這么嚴肅,中國的事,無論是哪方面的,歷來都很復雜,我們能做的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用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和教訓,為老百姓找到一條真正適合的路?!?/p>
如果每個當官的都是這么想的就好了。
偏偏有些人滿腦子都是爭權奪利,早就已經(jīng)忘記了他們當初投身革命的初衷。
“提前給你透露個消息,胡同閣同志過完年,就要調任石市了,學國同志擔任永河縣革委主任,以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找他,我也希望你們兩個能配合好?!?/p>
一個縣革委的一把手,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王作先居然把他們放在了同一個位置上。
李天明這下也感覺到壓力了。
以前李學國是大柳鎮(zhèn)的公社主任,現(xiàn)在成了整個永河縣的父母官。
是不是未來永河縣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要綁在李家臺子的身上呢?
先富帶動后富?
沒準兒李學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打這個主意了。
到時候,真要是提出來,李天明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