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是在等我?”凌川打量著老者問道。
“算是吧!”老書生微微一笑:“一炷香之前,我見了一位故人,不過已經(jīng)把他送走了!”
雖說這一路兇險,所有人皆是小心謹(jǐn)慎,但,也不至于風(fēng)聲鶴唳,加之,凌川并未從對方身上感受到惡意,便答應(yīng)了下來。
“既然如此,那凌某便叨擾了!”凌川翻身下馬,將韁繩交給親兵,大步走進(jìn)酒肆。
蒼蠅見狀,迅速帶領(lǐng)一隊親兵進(jìn)入酒肆,只不過,他們只是戒備,并沒有其他行為,甚至都沒有影響其他客人。
凌川徑直來到那張略顯陳舊的木桌前,對著那老書生和煦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先生請坐!”
“謝過將軍!”老書生拱手還禮,姿態(tài)從容,并無尋常百姓見到官員時的畏縮,他拂了拂袍袖,坦然在凌川對面落座。
凌川見桌上除了那卷磨得光滑的舊竹簡外空空如也,便轉(zhuǎn)頭對茶棚老板揚聲道:“老板,勞煩上一壺茶?!?/p>
“誒!將軍稍待,馬上就來!”老板連忙應(yīng)聲,手腳麻利地沏了店里最好的茶,又尋出兩只相對最體面的茶碗,快步端了上來。
凌川執(zhí)起陶壺,親自為對方斟茶。
老書生并未推辭,只是微笑著伸出雙手虛扶住茶碗,動作自然透著一股不卑不亢的謙遜氣度。
“不知先生如何稱呼?”凌川將茶壺放下,開口問道。
老書生聞言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語氣灑脫:“山野之人,不足掛齒!老夫來自岐山,不過一落魄老秀才罷了?!?/p>
‘岐山’二字入耳,凌川神色如常,然而侍立于他身后的沈玨卻是臉色驟變,急忙上前一步,俯身在凌川耳邊急速低語了幾句。
凌川目光微動,面上卻依舊波瀾不驚,只是微微頷首,隨即再次看向老書生時,眼中已多了幾分鄭重,他抱拳道:“失敬失敬!原來是名冠江湖的云前輩,晚輩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會!”語氣誠懇,并無虛飾。
老書生捻須而笑,笑聲爽朗:“將軍不必如此多禮!相比起將軍年紀(jì)輕輕,便能在關(guān)外沙場殺出赫赫威名,護(hù)佑北境無憂,老夫這點微末的江湖虛名,實在是不值一提,如同螢火比之皓月!”
“先生過譽了,戍守邊疆,誅殺賊寇,本就是吾輩邊軍的職責(zé)!”
這并非全然客套,只因凌川確對江湖掌故知之甚少,否則,他絕不可能沒聽過‘岐山書生’云書闌的名號。
相傳,云書闌本是岐山縣一名寒門秀才,天資聰穎,苦讀詩書十余載,滿腹經(jīng)綸,胸藏韜略。
正和十九年,亦即先帝駕崩那年,他躊躇滿志,赴神都趕考。彼時的他,深信憑自身才學(xué),定能金榜題名,一展抱負(fù)。
然而,他讀盡了圣賢書,書中卻未曾寫著世道的艱險與權(quán)貴的黑手。那時的科舉,雖名義上猶存,實則早已被盤根錯節(jié)的世家門閥壟斷,寒門子弟欲要鯉躍龍門,難如登天。
放榜之日,他看著皇榜之上那一個個顯赫的姓氏,胸中壘砌了十余年的信念之塔,轟然崩塌。
他徹底明白,縱有救國濟(jì)世之才,縱懷經(jīng)天緯地之策,他那卑微的出身,便注定了他永生永世也觸不到那近在咫尺的廟堂之門。
失魂落魄的他,宛如一具被抽去魂魄的軀殼,游蕩至神都著名的鎖龍橋。
望著橋下奔流不息的洛水,他萬念俱灰,將視若生命的書籍、筆硯,盡數(shù)傾入滔滔江水之中。
然而,當(dāng)他拿起那卷隨身攜帶、片刻不離的舊竹簡時,動作卻遲疑了。
那是他父親留給他唯一的遺物。
竹簡已摩挲得溫潤,卷內(nèi)大部分為空白,僅刻有九個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九個字,曾是他一生的信念與追求。
最終,他還是未能舍得將其擲出。
他只是捧著那卷竹簡,于鎖龍橋頭頹然枯坐,整整三日,不飲不食,不言不語,如同化作了橋頭一尊石像,眼中是燃盡后的死灰與無盡的迷惘。
第三日深夜,萬籟俱寂。
忽有異香彌漫神都,次日清晨,神都百姓驚駭?shù)匕l(fā)現(xiàn),滿城菊花,竟于一夜之間違背時令,盡數(shù)綻放,金燦灼目,比往年足足早了一個月。
也正是在那個奇異的花香之夜,枯坐三日的云書闌,低垂的目光從竹簡之上緩緩抬起。
無人知曉那三日夜他經(jīng)歷了怎樣的天人交戰(zhàn),只見他原本死寂的眼中,竟一點點重新凝聚起光芒,那光芒并非過去的書生意氣,而是一種洞徹后的清明與堅定。
他緩緩起身,小心翼翼地將竹簡卷起,握?。?/p>
最后望了一眼那巍峨深邃的皇城,隨即,在晨曦微露中,于鎖龍橋頭縱身一躍!
然而,他并未墜入翻滾的洛水,而是輕點波濤,竟如履平地,身形飄然若仙,踏著那滿河破碎的月光與金色花影,飄然遠(yuǎn)去,自此消失于茫茫江湖之中。
不久之后,一名書生打扮的高手于江湖中崛起,此人自稱岐山書生,手中一卷竹簡隨身不離。
那卷刻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竹簡,承載的也不再是功名利祿和書生癡夢,而是化為了他勘破虛妄、另尋大道的無上心訣。
“先生此行,應(yīng)該不會僅僅是請我喝完茶這么簡單吧?”凌川笑著問道。
云書闌捋了捋胡須,笑道:“將軍睿智,老夫就不賣關(guān)子了,此行為兩件事,其一是得知將軍要入神都,前來送你一程!”
凌川眉頭微蹙,他敏銳捕捉到,對方口中的送一程絕非字面意思那么簡單,再結(jié)合之前他說等到了一位故人,不過已經(jīng)將其送走。
“衡水河畔那個殺豬匠來過,被我給擋回去了!”見凌川不解,云書闌直接說道:“不過,這個犟種既然來了,定不會善罷甘休,無論是為了那萬兩黃金,還是因為其他原因,他腰間那把殺豬刀既然出鞘,不見血是不會輕易收回去的!”
凌川并不知道他口中的衡水河畔殺豬匠是何人,但,既然能讓他這位大高手出手阻攔,定然不是泛泛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