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財?shù)搅擞尻P(guān)之后之后并未直接離開,而是下令在渝關(guān)以東四十里修筑新的關(guān)隘——山海關(guān)!
而馬群和林保的軍隊也順著海岸線到了黃河北岸,沿路上攻克的州有棣州以及周邊縣城,算是在膠東的黃河北岸站穩(wěn)了腳跟!
而林朔率領的大軍也主要是攻占靠近黃河北岸的州縣,拓展洛陽以及開封的防御縱深!
至于河中府地區(qū),也被魚容機攻下,等于是在河東地區(qū)插下了一根釘子!
.......
李萬年這邊得到了近期的戰(zhàn)報。
“殿下,大捷!緊貼著黃河對面的州縣基本被控制了,總計有八個州,三十二個縣,共計消滅河東李嗣源步兩萬兵馬,消滅王守義三萬兵馬,我等損失目前統(tǒng)計只有一萬人!對比我們過去的一些戰(zhàn)斗,損失相對較高!”
“嗯,這次的攻城戰(zhàn),準備的也很倉促,一些精銳還在南方,如此戰(zhàn)果已經(jīng)是極好了!對于有功之臣,吏部和兵部準備好嘉獎和撫恤!”
李萬年很清楚,雖然軍隊數(shù)量的擴張到了差不多將近三十萬,可平均質(zhì)量也隨之下降了,不過如今的國土面積很大,也需要更多的軍隊來維持。
“臣等領旨!”
嘉獎和撫恤需要王和秦玉兩人來協(xié)調(diào),這個就交給他們,李萬年他自已做起了甩手掌柜,因為他近期都在鉆研功法,所以這次的大戰(zhàn)他并未親臨前線。
.......
而在河東和河北交界的西柏坡湖附近,李嗣源和王守義親自到了這里,他們將舉行一場真正的結(jié)盟會議!
雙方各自帶了數(shù)千兵馬,這樣不至于引起雙方的警覺,同時也能夠保護各自的安全。
湖邊一間涼亭,雙方的將士各守護一邊,涼亭的中間有石桌一張,石凳兩張,雙方人馬對桌椅仔細檢查之后,才讓雙方主將落座。
李嗣源如今也是沸血境的武者了,作為一個高齡武者,他走到這一步付出了大量的資源,但也就到此為止了,至于王守義可是真人境了!
所以,尹楚這次親自陪著李嗣源來到此處。
“李將軍,早就聽聞的你的名聲,今日才終于得見??!”
王守義看到李嗣源,主動說話。
李嗣源笑了笑:“你我年紀相差不大,但你早早的就成了幽州節(jié)度使,稱霸一方, 而那時候我還在義父的麾下做事!”
“你義父也是我尊重之人,但是他用人方面還是以自已的血脈為主,要是晉王位傳給你,也許你我今天就不會如此狼狽了!”
王守義直接點評起了李克用,但李嗣源并不認可對方的話,而是說道:“義父對我恩重如山,他做的決定我是尊重的!”
王守義擺擺手:“好了,今天來也是為了討論對付李萬年的事情,當年我真是看走了眼,選了他南下,又放他去了遼東,以至于現(xiàn)在一發(fā)不可收拾!”
王守義此時十分的后悔,一想到這些事,他恨不得抽自已的嘴巴子。
“王大人也不要太后悔,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無法挽回,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對付李萬年,最近你我都被他攻下了不少城池,他的地盤增加了,我們的地盤減少了!現(xiàn)在就算你我一條心,怕也不是他的對手!”
李嗣源很清楚,現(xiàn)在雙方加起來也就十萬兵馬,如何能和擁有將近三十萬兵馬的李萬年作對?
“首先我們要齊心協(xié)力,劃定好各自的活動范圍,在消滅李萬年之前,你我不得對對方動手,否則,任何一方便可直接投降李萬年,到時候違背約定者會死的很慘!”
王守義這么說,李嗣源是認可的,只要他們?nèi)魏我环酵督盗?,對方必然死的很慘!
“王大人如此說,我自然是相信的,但還是那句話,僅僅依靠我們,還不是李萬年的對手!這次他他的出手很匆忙,就已經(jīng)給我們帶來了如此大的損失,一旦他接下來整備好軍隊,估計一口就能吞下我們!”
李嗣源如此說道。
“哈哈,李將軍擔心的我很理解,我們加起來也確實不是李萬年的對手,但是我和契丹有合作,對方愿意加入我們的聯(lián)盟之中!”
王守義這么說,李嗣源笑道:“你之前控制的那個詭佛不是被耶律德宗殺了嗎?還能和對方取得合作嗎?”
王守義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自已控制詭佛的事對方也知道,而且還知道詭佛被耶律德宗殺了,看來這位的耳目能力,并不比他差多少!
“當然,你我雙方都能坐在這里,就不能讓契丹人也坐在這里嗎?”
王守義說完,李嗣源點點頭:“只是對方不會來這里吧!”
“自然不會,但是我們可以在北部的野狐嶺下會盟,那里屬于三方勢力交錯地帶,你從云州過去和我從幽州過去的距離差不多!”
“具體時間?”
“半月之后!”
“好!”
......
隨即,雙方撤出西柏坡,在回去的路上,李嗣源問道:“尹先生,這王守義說的話幾分真假?”
“大人心中已經(jīng)有數(shù)了,他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唯有聯(lián)合三方的勢力,才能和李萬年掰掰手腕!”
尹楚沒有算命,只是憑著常識都知道,三方不聯(lián)合,結(jié)果一定是被各個擊破。
“真沒想到,這才幾年,李萬年就搞出來這么大的基業(yè)!”
“他的人生注定是大起大落的,現(xiàn)在他走的高,不代表他未來也走得高!”
尹楚如此點評道。
“那么先生能知道李萬年何時落下來嗎?”
“這個算不準,他的時間線是混亂的!”
尹楚不止一次算過李萬年了,只是知道這位必有大難,但是無法確定對方何時會遭遇大難。
“可惜!”
“大人不要喪氣,如果我們知道一個人何時會出事,是不是待在原地等他發(fā)生就行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們算好的東西也會隨時變化,雖然他會從高處墜落,但我們也不能忘了給他撤椅子!”
尹楚的一番話讓李嗣源深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