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日的時間匆匆而過,轉(zhuǎn)眼就來到了穿臚大典這日。
趙軒身著龍袍坐在龍椅之上,神情威嚴(yán)的看著下面的大臣。
小德子佇立在一旁,高聲開口。
“宣本次榜上考生覲見。”
他話音落下后,幾個身穿長袍的男子從金鑾殿外走了進(jìn)來。
趙軒的目光落在他們的身上,不由的挑了挑眉,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魏諸,一看便知是棟梁之才!
很快,這些人就跪在了金鑾殿上,對著龍椅上的趙軒叩首。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p>
見狀,趙軒滿意的點點頭,“免禮?!?/p>
待到所有人起來之后,趙軒拿過了之前的那張名單,掃了一眼后,開了口。
“魏諸可在?”
聞言,最前面的人上前一步,拱了拱手,“草民在?!?/p>
“你的考卷朕已經(jīng)看過了,很是不錯。”趙軒嘴角帶起一絲笑容,“只是朕很疑惑,這英文試卷的最后一個考題是用語句來寫文章?!?/p>
“這么多的考卷里,就只有你的那份可以算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朕很好奇,你怎會寫這個?”
說實話,當(dāng)時趙軒在看見這份考卷的時候,說不震驚都是假的。
他之前在出這道題的時候,其實是考慮過這些人不會的,到時候恐怕會出現(xiàn)大量的空白卷。
但是沒想到這魏諸不僅寫的格外的好,甚至還沒有太大的錯處,所以實在是讓趙軒有些震驚,于是才選擇了在金鑾殿上問了出來。
聽聞此話,魏諸的神情不變,依舊鎮(zhèn)定自若。
“回稟陛下,草民其實是不會用英文書寫文章的。”
“只是當(dāng)時在做考卷的時候,看見前面有過一個類似的,陛下所出的文章,于是便模仿了一下,不曾想歪打正著?!?/p>
聽見這話,趙軒頓時有些詫異的瞪大了雙眼。
如果真是這般的話,這個魏諸不僅僅是學(xué)問淵博,而且非常的聰慧,早就已經(jīng)超過了常人。
放在現(xiàn)代的話,這人妥妥的是神童!
想著,趙軒格外的滿意。
“原來竟是這般,很好!”
說罷,趙軒看了一眼剩下的幾人。
“你們的文章朕也全部都看了,雖說未曾達(dá)到朕的要求,但在整個大盛之中你們也可以算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了,算是佼佼者。”
“所以在經(jīng)過禮部和朕的選拔后,決定排爾等去其他國家留學(xué)。”
“希望你們學(xué)成歸來后,懂得報效國家?!?/p>
聽見這話,魏諸他們都是有些激動起來,立刻跪下謝恩。
瞧見他們的模樣,趙軒笑了笑,隨后看了一眼小德子。
頓時,他明白了趙軒的意思,高聲開口,“鳴鞭……”
在他聲音落下后,金鑾殿外早就準(zhǔn)備好的中和韶樂奏隆平樂章,而太監(jiān)揮動起手中的長鞭來。
莊嚴(yán)的音律和鞭子的清脆聲在整個皇宮之中回蕩,昭示著大典正式開始!
待到三聲結(jié)束后,小德子再次開口。
“行三跪九叩禮?!?/p>
“一叩首……”
金鑾殿上的所有官員都跪了下來,對著趙軒磕起頭來。
三下過后,小德子高升喊道:“興?!?/p>
“二叩首?!?/p>
“興……”
“三叩首……禮成?!?/p>
話音落下后,顧清流取出了皇榜來,而鴻臚寺的官員展開了手中的圣旨開始宣讀起來。
“第一甲第一人,魏諸。”
話音落下后,魏諸從人群之中走出,跪在了左邊。
“第二甲第一名,曹格?!?/p>
一年齡差不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走了出來,跪在了魏諸的身后。
很快,殿上的八位及第者都全部跪下了。
趙軒看見這一幕,滿意的點點頭。
而大殿之中再次奏響了韶樂,三品以上官員以及及第的進(jìn)士都是對著趙軒再次行起三跪九叩禮來。
隨著音樂聲逐漸結(jié)束,慶典也臨近結(jié)束了。
趙軒看了一眼眾人后,開了口。
“翌日英格蘭國的陛下喬治三世便會到來,屆時你們將跟隨他一起去往英格蘭留學(xué)?!?/p>
“謝陛下?!?/p>
隨后,趙軒就乘輿回御書房了。
而留在金鑾殿的魏諸等人還有事情要做,那就是還要游街,并且歸第,這是大盛幾百年來的傳統(tǒng)。
禮部尚書從人群之中走出,接過顧清流手中的皇榜后,直接舉著帶著諸位他們從午門外出去了。
彼時,早就得到消息的百姓此時已經(jīng)在長安街兩邊等著了。
“是不是快要來了?”
“應(yīng)該是的吧,差不多了?!?/p>
“你們快看,來了來了?!?/p>
之間不遠(yuǎn)處突然出現(xiàn)了紅色的傘蓋,兩旁都是舉著各種物件的太監(jiān),全都身穿喜慶的紅衣。
而魏諸他們就走在傘蓋的后面,身穿禮服,一個個意氣風(fēng)發(fā),氣宇軒昂。
瞧見這一幕,不少的人都發(fā)出了贊嘆聲來。
“這就是今年及第的進(jìn)士嗎?”
“是了,我聽我姑姑的侄女的三叔公的兒子的表姑父說此次陛下對魏諸可謂是贊不絕口啊。”
“就是那個甲等第一名嗎?”
“是的是的,就是他,他來了?!?/p>
在京城的一些街道游覽了一圈后,就各自回到了家中。
在整個京城都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趙軒在御書房和諸葛明他們商量起喬治三世來訪的這件事來。
他來大盛肯定是要從海上那邊來,到時候趙軒準(zhǔn)備安排人去接。
至于這個人,他已經(jīng)想好了,就是顧清流和魏諸。
之所以要帶魏諸去,一來是讓他見見對方,二來就是趙軒希望他能好好表現(xiàn),到時候讓喬治三世對大盛更加留下好印象。
當(dāng)然了,這一次外國來朝,那肯定是要好好準(zhǔn)備宴席才是。
于是這樣想著,趙軒開了口。
“只是他們?nèi)羰莵淼脑挘椭荒軓牡侵菽沁厑砹?,到時候乘坐火車到達(dá)京城?!?/p>
聽見趙軒的話,諸葛明也是點點頭。
“現(xiàn)如今金陵那邊的鐵路還未曾修好,所以只有這一個法子?!?/p>
趙軒想了想,覺得也是。
畢竟現(xiàn)在交通還不是特別發(fā)達(dá),總不能讓他乘坐馬車吧?那么遠(yuǎn)不說,還舟車勞頓的。
所以思來想去就只能乘坐火車了。
“那如此說來的話,朕還要囑咐那登州的太守,叫他好生準(zhǔn)備著才行?!?/p>
“至于他們到達(dá)京城后如何,可就交給諸葛先生你了?!?/p>
“是,臣遵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