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哈巴羅夫哪里還敢有半分托大,立刻垂下頭顱,用母語快速說了一長串話。
一旁的通譯同步翻譯:“強大而尊貴的奉國國王陛下,羅斯帝國先前冒犯貴國神圣領土,是我們不可饒恕的錯誤?!?/p>
“請您提出條件,我愿回報女皇陛下,盡一切可能補償貴國的損失,并懇求您的寬恕?!?/p>
“只愿能以此為契機,修復我們兩國之間的友誼與和平?!?/p>
李徹微微頷首,語氣淡漠:“甚好,本王也有此意,具體條款,稍后本王會派人與你詳談?!?/p>
哈巴羅夫聞言大喜。
只要李徹不和羅斯帝國繼續(xù)打,讓他怎么樣都行。
這奉國太可怕了,那種能飛的怪物他本以為只有幾個,沒想到竟有十多個。
而且只是擺在明面上的,不知還有多少沒放下來了。
更別提還有各種火炮。
光是拉到閱兵之中的火炮數(shù)量,就遠超羅斯帝國全國的火炮。
而閱兵式上的其他兵種,很多他連見都沒見過。
若是在戰(zhàn)場上碰見,連一點反制的方法都沒有,怕是隨便一支都有覆滅藕絲帝國軍隊的能力。
這是一個不可能被打敗的敵人,羅斯帝國哪怕轉過頭去和歐洲那些老對手拼得頭破血流,也萬萬不能再來東邊了。
“感謝陛下您的慷慨與仁慈!”
哈巴羅夫激動之下,俯身想要去親吻李徹的靴子。
李徹一臉嫌惡地迅速閃開,他實在無法理解這些白夷的古怪禮儀。
在大慶,只有狗才會沒事舔人的鞋面。
閱兵結束,各國使臣魂不守舍地散去。
他們受到的驚嚇夠多了,需要時間消化今日所見帶來的巨大沖擊。
而李徹,則單獨留下了哈巴羅夫,并將其帶回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
條約還是要簽的,奉國現(xiàn)在最大的敵人是關內的叛軍,要盡量避免雙線作戰(zhàn)。
這是奉國第一次和外國簽條約,李徹自然十分重視,召集了在奉天城的大部分文武重臣。
哈巴羅夫孤零零地站在奉天殿中央,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他原本以為只是一場秘密的條約談判,然而此刻,情況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殿門并未關閉,反而不斷有穿著各式官袍、戎裝的奉國文武官員魚貫而入。
他們沉默著,按照品級迅速在御道兩側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目光或銳利、或審視地投向他這個場中唯一的外邦人。
不過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原本空曠的大殿竟被擠得滿滿當當,肅殺之氣幾乎凝成實質。
殿內的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了百人。
這架勢,哪里像是談判?
哈巴羅夫的心臟狂跳起來,冷汗瞬間浸透了內襯的衣衫。
他只覺得驚恐交加,腦子里一片混亂。
奉王不是已經(jīng)同意和談了嗎?
為何要召集如此多的官員?
難道......難道他要反悔?
要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自己這個敗軍之將拖出去砍了,以祭戰(zhàn)旗?!
李徹高踞王座之上,也微微蹙起了眉頭。
他的確下令讓大臣前來參與條約簽訂的見證,以示鄭重。
但他并沒有下命令,讓如此多的人都來啊。
臺下群臣密密麻麻,這幾乎是把奉天全部有品級的官員都叫來了。
不過,與哈巴羅夫的驚恐不同,李徹心中并無半分慌亂。
他完全信任自己的下屬,深知他們此舉必有深意,也絕做不出背叛自己的舉動。
李徹將探尋的目光投向文官隊列最前方,那個始終沉穩(wěn)如山的身影。
“正則?”李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疑問。
霍端孝似乎早已料到,李徹會有此一問。
他整了整身上的官袍,神色肅穆地緩步出列。
來到大殿中央,對著王座上的李徹深深一揖。
“殿下?!被舳诵⒌穆曇粢话逡谎?,刻意放緩了語速,確保每一個字都能讓殿內所有人聽清。
“臣有一事不明,斗膽請教殿下?!?/p>
李徹認真道:“講?!?/p>
“殿下,”霍端孝抬起頭,目光坦然地看著李徹,“我等今日,將以何等名分、何等身份,與這羅斯帝國簽訂此番條約?”
此言一出,所有官員的目光瞬間變得更加灼熱,齊齊聚焦于王座之上。
李徹瞳孔微縮,瞬間明白了霍端孝,以及這滿殿文武齊聚于此的真正意圖!
他的面色不由得變得更加肅穆,身體微微前傾:“霍卿之意是......”
霍端孝沒有直接回答。
他知道,話點到即止即可。
接下來的話要更有資格的人說出口,自己的分量還不夠,也不合禮制。
他對著李徹再次深深一揖,然后默然倒退著回到了文官隊列的最前方,垂首而立。
與此同時,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臣,顫顫巍巍地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是錢斌!
李徹的啟蒙恩師,奉國文臣體系中毫無爭議的第一人,從龍之功最著者,在奉國朝堂的地位超然無比。
接下來的話,唯有這位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最有資格說出口!
只見錢斌緩緩走到大殿中央,先是極其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袍袖。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這位年邁的老臣面向王座雙膝跪地,伏下身去。
對著李徹行了最隆重的叩拜之禮,額頭深深抵在了冰涼的地磚上。
李徹心情頗為復雜:“錢師......”
當錢斌再次抬起頭時,老淚已然縱橫:
“陛下蒙難,龍馭上賓!國失其主,天下崩析,此實乃我大慶開國以來,前所未有之危局也!”
“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天下不可一日無主!”
“殿下乃先帝欽定之嗣君,身負傳國玉璽,手握正統(tǒng)遺詔,文韜武略,天下歸心!”
老臣的聲音顫抖,字字如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老臣,錢斌,泣血頓首,昧死以請——”
“為江山社稷計,為天下蒼生計,為列祖列宗計!”
“請殿下......順天應人,摒棄謙辭,即皇帝位,正位大慶,繼承大統(tǒng)!”
老臣之言,字字鏗鏘,繞梁不絕。
整個奉天殿,安靜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