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新生是將土壤更換,然后給予其新的營養(yǎng),之后將這一株幼苗再次救活——這樣子新生是源自舊事物的新生。
而大多數(shù)時候的新生,都是伴隨著舊事物的死去,唯有舊事物的死去、唯有劇烈的疼痛才能夠使得新的事物萌發(fā)出來。
后者的新生常常發(fā)生于世間的任何一個角落。
其“一鯨死而萬物生”,便是這樣子的道理,當一只龐大的深海鯨魚死去之后,他的尸體會滋養(yǎng)無數(shù)的海底生物,從而讓他們獲得新生。
此時,陳元、或者說陳氏想要做的,便是這樣子的“新生”。
那站在天下最頂層的,占據(jù)了大量生產(chǎn)資料的門閥世家們,便是這一頭頭深海的鯨魚,而陳氏便是蹲守在暗中的獵手。
鯨魚死了,其余的生物才能活。
為非作歹的、管不住自已的門閥世家死了,黔首們才能活。
這是一樣的道理。
..... ......
建寧十三年的冬天很快的便過去了,這一年的冬天較之往年更加寒冷,京都之中的人們甚至都有些受不住了。
幸運和不幸的都是他們攤上了當今天子。
其中,幸運的是當今天子不管事——也不會覺著這世上的森林樹木都是他的財產(chǎn),所以黔首們可以選擇砍伐樹木來獲得柴火,從而渡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可不幸的事情同樣如此。
天子不管事,所以各地發(fā)生了災(zāi)情之后,天子同樣是不管不顧的,只顧著修建自已的奇觀景物,只顧著讓自已奢靡享樂。
當然,這一點有待考證。
天子收斂了大量的錢財,可這些錢財?shù)娜ハ騾s沒有人知道。
朝堂之上的紛爭也是不斷。
一部分的大臣們想要拯救大漢,拯救天下,而大部分的列位朝公們都在思索一件事情——如何能夠從這一座快要坍塌的大船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其中,楊氏和袁氏都各自有各自的謀算。
但不管他們?nèi)绾沃\算,有一點是他們無法干涉的——那便是黔首們地方正在準備開始的自救。
人類從來都是想要活下去的,大部分的時候,他們口口聲聲喊著的“想死”不是單純的想死,只是一種哀鳴般的自救。
在陳氏門生故吏的幫助下,受災(zāi)地區(qū)的黔首們生活很快的就繼續(xù)過著了,雖然不能夠算得上是幸福安康,但也勉強能夠算得上一句“安穩(wěn)度日”。
只是這安穩(wěn)度日已經(jīng)是多少人渴求不來的東西了呢?
時間繼續(xù)匆匆忙忙的過去,好似是天邊的河水一樣,緩緩的流淌到外界,繼而成為無數(shù)人渴求而又渴求不到的東西。
.... .....
建寧二十年。
時間仿佛是一個頑皮的精靈,只是一眨眼的時間,便是從建寧十三年的冬天跳躍到了建寧二十年,世上的一切好似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對于一個人來說,七年的時間足以他從單純的少年成長為沉穩(wěn)的青年,可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朝代來說,這只不過是輕飄飄的些許喧囂風(fēng)聲。
僅此而已。
大漢的一切似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如今的大漢之中,張角依舊是在宣揚自已的太平道,而他則是得到了不少喜人的成果——因為天子都對他表示過惋惜和挽留,所以地方上的一部分劉氏宗室對他的態(tài)度也是十分恭敬。
張角沒有拿出自已是“陳氏子弟”的身份,只是默默的做著自已該做的事情,想要完成自已心中的大愿。
而在他宣揚著太平道的時候,苦禪大師也沒有閑著,同樣是宣揚起來佛教的各種思想與文化。
一時之間,太平道與佛教這兩種宗教成為了大漢黔首們的兩種選擇之一,大部分的黔首都會信奉這二者之一,少部分黔首則是一個都不信任。
除卻一心想要讀書,進入到朝堂、或者說看出來了此時天下風(fēng)云際會,正要大亂而爭的那些頂級謀士們,其他的人都成為了虔誠的信客。
而那些頂尖的謀士以及想要進入到朝堂的學(xué)子們,則是繼續(xù)學(xué)習(xí)實用學(xué)、政治學(xué)、以及儒家的幾種思想。
最開始的時候,大漢長安學(xué)宮的為官考核只有三個核心的科目,可是慢慢的,三個核心科目就變成了四個。
其中,儒家與實用家各分其二。
儒家思想為了能夠和實用學(xué)、政治學(xué)相抗衡,將自已的身軀微微一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融合了諸多其他學(xué)說的思想。
也正是因為陳氏的出現(xiàn),所以儒家和原本歷史中的董仲舒儒家才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在歷史中的這個時候,因為原本版本中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的緣故,所以儒家根本沒有對手,到了東漢的時候,儒家是已經(jīng)較為“頭鐵”的封建頑固了。
不少糟粕的思想不斷的發(fā)展纏繞在儒家的身上,讓儒家成為了另外一個儒家。
而如今,有了競爭之后,儒家的那群書生自然是不敢這么做了。
在佛道的爭執(zhí)之下,遠在蜀中的“張魯”也開始創(chuàng)建起來自已的道派了,他的道派則是被稱之為“五斗米教”,因為想要入教需要先交上來五斗米而被命名。
但因為張角先得到了天子認可的緣故,所以張魯?shù)慕膛蓵簳r不能夠流傳開來。
..... ......
建寧二十年。
水鏡別院之中
劉備、曹操老老實實的坐在院子中,臉上沒有了從前的喧鬧與快意,只剩下些許的心虛。
不過片刻的功夫,一個人影走了過來,正是陳元。
他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劉備與曹操,輕哼一聲:“哼,這會知道老實了?”
劉備與曹操只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而陳元只是長長的嘆了口氣:“你們來此處已經(jīng)多年了,是時候該回去了。”
他從袖子中拿出一封信,一封來自曹嵩以及天子的信,分別交給了劉備以及曹操:“這是你們長輩的信件?!?/p>
他看著二人,最后說道:“為師不過是山野一閑人而已,但你們的日后卻一定是光明璀璨的,必定走上政途?!?/p>
“出了此院,不許你們再說是我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