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我說的放牧是現(xiàn)在的放牧,而非我們接手之前的放牧,這兩者是有極大區(qū)別的?!?/p>
“前者等級之分極其嚴重,財富也極其的不平等,底層就是炮灰,隨時可拋棄。”
“但現(xiàn)在被我們接手之后,這一切就徹底的打破了,朝廷以極低的利息將牲口借給他們,如此他們就能借雞生蛋,慢慢的擴大畜群。
只要他們有能力,現(xiàn)階段的每一位牧民都是以前的中等牧民、甚至是富戶?!?/p>
“最重要的一點,即便是大災也沒有問題,也不擔心其他部落攻擊,也不用擔心沒有吃的餓死,因為朝廷肯定會救災,不一定能吃飽,但肯定餓不死。
等大災過了,在從皇家銀行借銀子購買牲口,一年就能回本?!?/p>
“且現(xiàn)在必須的生活物資隨時能獲取,產出也能銷售出去,周邊也沒有部落的威脅和襲擾。”
“總結出來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要你敢賭,日子一定過的比普通百姓要強太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換作是諸位,你們會選擇農耕還是放牧?”
解釋完后,朱童蒙話鋒一轉后再次問出一個問題。
看著朱童蒙一臉玩味的笑容,眾將只是微微錯愕后便紛紛出聲了。
“這還用問嘛,肯定是牧民呀!”
“對有,多猶豫一息都是對牧民的不尊重!”
“一年產出一百零五兩,是農民的三倍,這還用想嗎?”
“就是,風險性是大,但收益也大呀,值得一賭的!”
“飲食也不是問題,一只羊就能換一石糧食,還愁吃不慣嗎?”
“逐水而居也不是大問題,只要能搞到銀子就行。”
“白災幾年十幾年才出現(xiàn)一次,運氣好搞個三五年,賺個幾百兩銀子就能安心養(yǎng)老了!”
……
“恭喜諸位,答對了!”
朱童蒙笑著點了點頭,隨即臉色嚴肅了起來:“遷移來的三十萬百姓也是這么想的?!?/p>
“這么想就對了!”
“是呀,他們又不傻,簡單的賬還是會算的吧!”
“這事兒又瞞不住!”
“我要不是參軍久了,對這些陌生我也會選擇這個。”
……
朱童蒙的話一出,眾將就立刻開始調侃了起來。
但只是調侃了幾句后便覺得不對勁兒,隨即笑容就慢慢的收斂了起來,再也笑不出來了。
朝廷的目的是要徹底的同化衛(wèi)拉特四部的近百萬牧民,而同化中除了文字語言的教化外,習俗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而習俗就包含了飲食、居住、商貿等等環(huán)節(jié)。
可如果遷移來的百姓也要申請放牧,那就要逐水而居,飲食、居住等等都要和牧民們一致,這就沒辦法同化了。
其次,草原就那么大一點,容納畜群的數(shù)量是恒定的,衛(wèi)拉特部的近百萬牧民放牧都夠嗆,再有大明百姓加入,那草原還夠嗎?
你讓遷移來的百姓去放牧,那衛(wèi)拉特四部的牧民怎么想?
草原生態(tài)的破壞,那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恢復過來的。
其三,百姓要放牧,你準許還是不準許,大明律好像也沒有說不允許牧民放牧,若是準許,那準許的條件是什么,誰能放誰不可以放?
不管是什么標準,最后都是罵聲不斷,允許的、落榜的、官府三方都不對付。
自已放牧沒技術沒精力,請牧民放牧容易上欺瞞貪污,賣給牧民又給了他們壯大和鍛煉的騎射的機會,讓遷移百姓參與又對同化不利。
最重要的是還不能做的那么明顯,讓牧民們看出來朝廷是在刻意的弱化,所以怎么看都只能直接吃掉,三十萬百姓缺糧就是最合理的。
牲口數(shù)量銳減,供需基本就平衡了,牲口和奶制品價格依舊保持現(xiàn)狀,然后在后續(xù)的日子里慢慢的減少放牧。
“朱總兵,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所有牧民都會加大放牧力度,不會轉向農耕?”
“當然會,但也要看我們給不給他們那個機會!”
朱童蒙點了點頭:“牧場就那么大,能容納的牲口數(shù)量撐死了就是一千萬只羊、百萬頭牛和百萬匹馬,我們會限定數(shù)量,這個數(shù)量至少砍掉三成以上。
其次,貨物流通的問題,數(shù)量多了一定會通貨膨脹,以前一只羊能換一石糧食,數(shù)量多了就得兩只三只才能換,財富自然就下降了。
三是稀釋財富,以前是皮、毛、奶、肉都由自已完成,現(xiàn)在我們可以采用集體工坊的形式來收購這些統(tǒng)一生產。
如此做有三大好處,一是平衡農民和牧民之間的收入,收購價和成品價格相差一倍左右,這就直接讓牧民的收入打個對折,
比普通農民略微高一些,但風險更大,在大風險下迫使牧民慢慢轉向農耕;
二是給百姓創(chuàng)造一些工作崗位,漢、衛(wèi)拉特等之間緊密合作,慢慢影響衛(wèi)拉特四部牧民?!?/p>
說到這里,朱童蒙冷笑了一聲:“至于說他們愿不愿意這么做就由不得他們了,朝廷一道詔書下去就說為了百姓的食物安全負責,每年吃變質食物死亡的不在少數(shù)。
同意也得最好,不同意那就不要交易,爛在自已手上,無法交易的東西擁有再多也影響不了市場,違者剝奪放牧資格?!?/p>
“好方法!”
“就得這么干!”
“漂亮!”
“收入差不多了,風險又大,就沒有幾個愿意放牧了,如此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朱總兵,您這腦子真好使,三言兩語就解決了難題!”
“朱總兵,您這個想法是好,皮、毛、肉都好辦,但這個奶就不好辦了吧,據(jù)末將所知鮮奶頂多能放一到兩個小時,若是時間長了就會變質,跟豆腐渣一樣,隨即腐臭。
牧民放牧都是逐水而居的,離著各城都遠著呢,一兩個時辰才能走多遠?還沒有送到城中就已經臭了?!?/p>
“崔總兵,你這都不是問題!”
魏陽接過話了話茬,看向出聲的崔玉明:“若是在東西蒙古倒還真是大問題,但是在這里還真不是什么大問題,知道為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