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計九族。
父族四指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女兒之子、己之同族;
母族三指外祖父、外祖母、娘舅;
妻族二指岳父、岳母;
誅九族那就是將你在人世間與你一切有關(guān)系的人全部抹除掉。
除了史書的記載和百姓們茶余飯后的談?wù)撏?,這個世間將不會有你的任何存在。
“回陛下,根據(jù)人口黃冊的核查,介休范家一千八百五十五人,大同靳家一千五百六十二人,忻州王家兩千二百零八人……
八家九族共計一萬六千五百三十六人?!?/p>
說到這里,李若漣頓了一下:“但我們按照人口黃冊查核查了一下,八家的九族的人口比黃冊多出一千三百零五人,總的來算共計一萬七千八百四十一人?!?/p>
李若漣說完后大氣都不敢出,實(shí)在是這個數(shù)過于龐大了。
身后的侯徇和堵胤錫兩人臉色凝重,緊緊的盯著崇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崇禎也是微微一怔,他也沒有想到八家的九族比想象的還要多。
這要是放在后世,有十分之一就算不錯了。
現(xiàn)在這個社會,這些富商個個都是三妻四妾,娛樂項(xiàng)目少,天一黑除了造人也沒啥運(yùn)動。
真要是有足夠的糧食,二十年內(nèi),大明的人口能翻上三四翻。
失神過后,崇禎冷冷的盯著八家。
“恭喜你們,你們將是史書上第二個被記載的誅九族事件,而且還是八個家族一起誅殺,
以你們叛國和誅九族的罪名,注定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p>
PS:事實(shí)上,歷史上有據(jù)可查的誅九族只發(fā)生過一次,那就是隋末大業(yè)年間,楊玄感起兵反叛,被楊廣誅了九族,這是唯一記載的。
至于眾所周知的方孝孺被誅十族,只是一個傳說,至今沒有史料記載,而且疑點(diǎn)重重,是有待商榷。
“都哭喪著臉做什么,你們應(yīng)該開心才對吧!
因?yàn)槟銈兊呢澙泛蜔o恥,讓萬余人陪你們一起走陰陽路、過奈何橋,到了地府還是一個大富商豪族!”
“嗯……這么說也不對,陽間沒有人給你們燒紙錢,你們?nèi)チ说馗矝]錢花,
想想都替你們郁悶,身前千萬身家,到了地府一文錢沒有?!?/p>
“陛下,他們中還有很多是襁褓中的孩子,他們什么都不知道!”
“陛下,那些九族的人很多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并沒有參與,他們是無辜的!”
王大宇和田生蘭兩人嘶啞的聲音響徹整個院子。
“呵呵……”
崇禎冷笑了幾聲,聲音陡然太高了許多:“這會兒你們知道他們是無辜的了?
你們在干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這是誅九族的大罪?
因?yàn)槟銈兊闹С?,前線數(shù)十萬將士戰(zhàn)死沙場?他們又是誰的兒子,又是誰的丈夫,誰的父親?
你們可曾想過他們死對整個家庭來說意味著什么?
現(xiàn)在跟朕喊無辜、不知道?簡直可笑之極!”
崇禎壓抑著的怒火徹底的爆發(fā)出來了。
因?yàn)樗麄?,小小的建奴崛起,竟然敢向大明動刀子?/p>
因?yàn)樗麄?,造成了前線數(shù)萬將士戰(zhàn)死,大片土地淪陷;
他們他們,建奴攻城掠地,消耗大量精力錢財,腹地起義不斷無法應(yīng)對,數(shù)以百萬計百姓死亡;
因?yàn)樗麄?,?dǎo)致大明提前數(shù)十年滅亡;
更因?yàn)樗麄儯瑢?dǎo)致數(shù)百年后遭受世界強(qiáng)國的凌辱;
……
雖然他們私通建奴不是大明滅亡的主要原因,但大明滅亡絕對有他們一份‘功勞’。
崇禎越說越生氣,直接上前將幾人踹翻在地。
似乎是不解氣,又使勁的喘了幾腳。
被踹翻在地的八人慢慢的掙扎著又跪了起來,范永斗嘶啞著聲音道:“陛下,千錯萬錯都是我們的錯,
雖然我們有很多不得已,但終究釀成了天大的禍患,
事已至此,我們也無力辯解,只希望陛下看在天下眾生和我們八家貢獻(xiàn)的龐大的財力下,對九族無辜之人網(wǎng)開一面,
作為交換,我們會將交出一些未曾吐露的、建奴絕密、對大明有用的信息!”
“你們有什么資格和朕做交易?詔獄的手段多的是,朕可以等!”
崇禎的狠話,換來的是八人的沉默和視死如歸。
意思很明顯,要么答應(yīng),要么我們帶著秘密死去。
反正都死了,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一邊的李若漣臉色很是難看,拷打了幾天,這幾人沒有將秘密全部吐露出來。
反而在這里威脅陛下,簡直失職到了極點(diǎn)。
崇禎盯著眾人,心中也是暗道眾人都是老狐貍。
估計在事發(fā)的那一刻開始,他們都已經(jīng)做好拿秘密來做交換的打算了。
不過也好,他也沒準(zhǔn)備誅這些人九族,交換點(diǎn)情報也好。
如果是兩萬俘虜,他不會有絲毫的猶豫下令砍了,甚至直接活埋了!
但近兩萬百姓,很多都是無辜的,不管怎么說都是他的子民,他真心下不了這個命令。
再說了,這么多人,送去挖礦、開荒、修路不香嗎?
“那你們說吧,朕答應(yīng)你們,除了三族外,其余六族根據(jù)你們提供的情報酌情處理!信與不信,你們自己判斷!”
“我們信!”
靳良玉沒有絲毫猶豫的回應(yīng)了,而后看向李若漣:“請取筆墨來!”
李若漣朝著遠(yuǎn)處招了招手,吩咐了一聲,只是片刻,八套筆墨紙硯都放在了眾人面前。
崇禎朝著李若漣等人看了一眼,眾人瞬間退出去數(shù)丈,緊緊的盯著場中,生怕這些垂死掙扎的人鬧幺蛾子。
提筆蘸墨,平時很簡單的動作,如今對八人來說都是極大的負(fù)擔(dān)。
但眾人為了自家九族之人的性命,還是咬牙顫顫巍巍的寫了起來。
足足一刻鐘的時間,眾人才寫完,信箋之上也只不過寥寥百余字而已。
八人將寫好的信箋折疊放在地上,李若漣立刻上前收起隨后立刻遞給了崇禎,整個過程連頭都沒敢低一下。
知道的越少,活的越久,這個道理他自然是懂的。
崇禎接過眾人的信箋,一張張的翻看著,只是數(shù)十息的時間,崇禎就將八張紙給看完。
沉思了片刻后,崇禎看向候在一邊的堵胤錫:“傳秦良玉、曹變蛟、周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