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前街,是蘇州城最寬的街道。
只因為這里是蘇州城各大衙門的集中之地,街道足足有三十米寬。
此刻的街道上除了站滿了聚集而來的人群,還在知府衙門前搭起了一座高兩米、寬五米、長二十米的高臺,正中央放著一套公案桌。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百姓們焦急、不耐煩中,蘇州知府周廷儒穿著一身緋色官服緩緩走出知府衙門,不急不慢的登上高臺。
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周廷儒面色冷厲:“諸位鄰里鄉(xiāng)親,說實(shí)話,你們很讓本府失望!”
一開口就將聚集的人群給整懵了,不帶他們細(xì)想,周廷儒聲音猛的提高了幾分。
“本府且問問諸位,錦衣衛(wèi)已經(jīng)掌握了十足的證據(jù)、人證、物證、口供俱在,難道公布罪證有錯嗎?
昨日你們聚集到知府衙門前吵著讓本府給個答復(fù),本府已經(jīng)答應(yīng)今日酉時前給諸位解決了,可今日天剛亮你們就又來了,
是這么著急的看本知府的笑話,還是看朝廷的笑話?
還是為他們搖旗吶喊?
就因為本府公布罪證,罪證可能牽連著某些人,他們就用這種手段來給本府施壓,你們也跟著如此的胡鬧,難道不是在縱容他們嗎?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無數(shù)次,一旦今日他們覺得這種手段有效,以后只要本府抓貪贓枉法、官商勾結(jié)的人,他們一定還會如此,
做的比今天還過分,你們想過后果嗎?
你們?nèi)绱吮破裙俑?,?shí)際上就是他們的幫兇,幫著他們壓迫自己,長痛不如短痛,這個道理大家應(yīng)該都不明白嗎?”
語氣中的恨鐵不成鋼、失望,讓百姓們心中猛的一震。
乍一聽,周廷儒的話是有幾分道理的。
但細(xì)細(xì)一想,他們就開始反駁了。
“周知府,您說的壓迫不壓迫的我們也不太懂,但我們就知道,眼前我們吃不上飯,
我們都是普通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都吃不飽了,您讓我們怎么去思考以后?
我們?nèi)羰羌邑斎f貫,倉庫的糧食能發(fā)霉了,燒雞咬一口扔一個,我們也不會催促,
可我們有嗎?就是沒有,我們才如此急迫,您這純屬于站著說話不腰疼!”
“對,您說看官府的笑話,您覺得我們有這個閑心嗎?有這個時間找點(diǎn)活兒做,賺幾枚銅錢,賣幾斤米回去熬粥不好嗎?”
“還有您說的為他們搖旗吶喊,別說我們沒有,就算是有,也沒什么不妥吧,
他們是剝削、壓迫我們,但至少我們順著他們有口飯吃,這沒問題吧!”
……
知府衙門附近的一座閣樓之上,崇禎和李若漣等人靜靜的看著。
崇禎突然道:“雙方各執(zhí)一詞,你們覺得誰說的對?”
“陛下,臣覺得,周大人和百姓們說的都沒錯?但這問題出在哪里?”
曹變蛟說完后,李若漣也輕聲道:“臣倒是覺得周大人說的對,忍一時,換一個安靜的未來,這買賣劃算!”
“李指揮使,奴婢倒是覺得百姓說的也沒錯,奴婢是窮人出身,家里都餓死了,若不是進(jìn)了宮,奴婢如果沒餓死,估計也和這些百姓一樣,
我們窮苦人家首先要考慮的是填飽肚子活下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p>
“兩方都沒錯,只是站的立場不一樣罷了!”
崇禎慢悠悠道:“位置決定眼界,格局決定未來,做事有三層,從高到低分別是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確,
乍一聽是不是都差不多?其實(shí)不然,
做正確的事是決策,是最高層的人要做的,正確的做事是中間要做的,把事情做正確是最基層的人做的,
朕給你們舉個例子,朕是大明的帝王,朕要做的事情首先是以的大明的長治久安為目標(biāo),
就以這次蘇州府的事情來說,朕要清理江南,讓江南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是朕的決心,
周廷儒要做的就是把朕的這個想法給轉(zhuǎn)化成具體的、可行的、可控的方法,諸如他前幾天提的那些應(yīng)對條陳,
而下面的人,諸如知府衙門的六房等就是執(zhí)行人員,負(fù)責(zé)把周廷儒的方法給徹底的執(zhí)行開來,這才是一整套的。
三者缺一不可,決策就是目標(biāo),目標(biāo)都不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完成,
決策是好的,但無法轉(zhuǎn)化成具體方法,那就是夸夸其談,
方法做好了,但下面的人執(zhí)行不徹底,方法再好也無用。
朕做完決策后要的是結(jié)果,最下面的人要的是過程,中間的人要兩者都兼顧,他們要做總結(jié)、優(yōu)化、形成標(biāo)準(zhǔn)!
做事情,要學(xué)會換位思考,爭取做出兩全其美的方法,如果做不出,那就只能找利益最大的方法。
朕這么說,你們能明白嗎?”
眾人沉默,但眼中若有所思,皇帝這番話讓他們有很大的觸動。
尤其是李若漣,掌控著錦衣衛(wèi),牽扯甚多,更需要皇帝的這種思維,尤其最后的那句話,更是急缺的。
就在他更進(jìn)一步的思索時,知府衙門前有了動靜,打斷了他的思索,他也只能放棄思考,盯著知府衙門。
一隊隊身著盔甲、面色冷厲的軍士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從遠(yuǎn)處而來,在百姓外圍停住了,
手中長槍、輕刀,在初升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肅殺之氣在知府衙門前凝聚著,宛如烏云蓋在了百姓心頭之上,讓他們惴惴不安。
兩名身穿盔甲的武將從人群中走入高臺前方:“末將燕山衛(wèi)指揮同知蔣良、鎮(zhèn)撫使韓楊見過周知府,奉指揮使大人之令,前來協(xié)助周知府,請周知府示下!”
“兩位將軍請稍等片刻,本府處理完這里后,再行安排!”
高臺之上,周廷儒面不改色,依舊冷淡。
“我們之間的對與錯,暫且不論,日后自有分曉,但本府說過,今日一定會給諸位一個答復(fù),但絕對不會屈服!”
聽著這話,在看看周邊的軍士,一邊看著的巡撫孫友志心中一咯噔,高喝道:“周廷儒,你要做什么?”
“孫巡撫放心,本府沒那么蠢,絕對不會以暴制暴、武力鎮(zhèn)壓,你就看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