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各位的意思,就是要對抗孤了?”李凡冷冷道。
一股寒冷的空氣籠罩,讓五人瞬間安靜下來,不再敢大呼小叫。
但他們也沒有退步,起身彎腰道:“殿下,我等絕無此意。”
“但還是那句話,如果殿下懷疑土地兼并等事,可以進行普查,我等配合便是。”
“沒錯!”
五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李凡心中冷笑,非常不爽。
古代的人口和土地普查,可不是后世那么簡單的,是一件難度巨大,且耗時極久的事!
并且,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安史之亂后死亡和流民太多,戶籍制度已崩,且長安對地方控制力也在大幅度下滑。
讓李世民復活,他都普查不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普查?!?/p>
聞言,政事堂的人眼珠子一大,這沒法普查啊。
下一秒。
李凡道:“通知兵部,出動軍隊過去普查,挨家挨戶的普查!”
此話一出,五人瞬間變色,老臉極度難看。
而且明顯有點慌了。
軍隊過去,那可就不是普查了。
“殿下,您這是要干什么?”
“您這不是威脅么?”
“您這樣讓,將來還有誰敢支持殿下登基?”
“大唐向來以德治國,您這樣讓,難道就不怕天下人指責么?”
李凡壓根不屑這些道德綁架,以德治國其實就是儒家欺騙皇帝,欺騙百姓的一個謊言,歷朝歷代都在喊,但從來沒實現(xiàn)過。
他回眸,有獨斷乾坤之姿。
“本太子讓事,就是這樣。”
“你們幾個既然不通意,那孤也沒必要給你們留面子?!?/p>
“只給你們?nèi)鞎r間考慮,若無法達成一致,兵部就出兵進行普查?!?/p>
說罷,他揚長而去,不再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殿下!”
“殿下!!”
五人大喊,想要追上來卻被攔住。
不安,憤怒交織在他們的臉上,多少年他們沒被如此威脅過了,李凡他居然真的敢這么明目張膽的搶!
“顏大人,這就是你們的承諾?”
“殿下如此對待我等,強盜行徑,你們就這么看著么?”
“你也出身士族,這合理嗎?”
他們憤怒低喝。
顏真卿等人心想,你們不也是搶的么?
但他們沒有說出來,而是陪著笑,扮演著紅臉的角色,進行安撫和斡旋,以確保談判不崩。
眼下要用兵靈武,派軍隊去對付各地士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李凡交代給他們的任務。
……
夜里。
李凡剛剛用過膳,這時侯李璇璣帶來了一封信,是靈武來的。
前些日子,他讓李璇璣去傳達“和談”,迷惑對方。
而四國使臣被抓的消息已經(jīng)封鎖,所以,鳳翔府那邊,包括他的幫手們,都信了。
以為是長安元氣大損,不敢再開戰(zhàn)的李亨甚至提出條件。
他要李凡讓出長安,退至蜀地,去當蜀王。
他承諾保證神武府所有人的安全,并且永不進犯蜀地,大家還是好兄弟。
李凡只是微微一笑,讓信在燭火中燃燒。
“繼續(xù)派人跟進,跟對方討價還價,不要答應的太快,一點一點的才能讓人相信。”
“等國庫的事搞定,孤就過去一泡尿給他滋醒。”
李璇璣被逗笑,哪有儲君這樣說話的?
不等她說話。
“報!”
一名禁軍沖入神武府,禁軍負責皇宮和長安的安全,但神武府內(nèi)還有三千近衛(wèi)營把守。
當然都是李凡的鐵桿嫡系。
“殿下,陛下請您過去?!苯姷?。
“陛下?”
李凡挑眉,這都幾年了,李隆基退居幕后也就請過自已一次,就是給自已封太子,授權(quán)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那次。
“孤過去一趟,你一會直接回去等孤。”李凡起身,拍了拍她的腰,那腰真是斬男的刀。
李璇璣白了一眼,但默認。
興慶殿。
這里除了冷清點,不再是大唐的權(quán)力中樞,其他倒還是如常。
所有的標準都還是按帝制來的,李隆基依舊享受著最好的待遇,李凡也沒有禁他的足,皇宮很多地方他可以去。
很多人他也可以見,當然地方官員不行。
此刻,宮殿燈火通明,外面夜色寧靜,鎏金氣派的殿堂被襯托的很是神圣和厚重。
近衛(wèi)們留在了外面。
“參見陛下。”李凡隔了差不多十米行了一禮。
“是太子來了?!?/p>
李隆基老態(tài)龍鐘的坐了起來,雖蒼老,但不見枯槁之色。
他身L不好早就在傳了,但每次都不見有事,不得不說,是特么太能活了,至少在古代皇帝里面屬于異類中異類。
哪怕是被架空軟禁,他依舊活得很好。
“坐下吧?!崩盥』?。
高力士立刻給李凡拿來墊子,其余太監(jiān)搬來矮桌和茶壺。
“謝陛下。”李凡就和李隆基隔著十來米,席地坐下。
這是唐代的風格,入殿脫鞋,大多席地而坐,但講究大氣,非東瀛小國的陰氣。
“太子,朕聽說你今天威脅五姓七望的人,不交出田產(chǎn),就要出兵?”李隆基的語氣不是問罪,他也知道自已沒那個資格了,更多的只是一種疑惑。
李凡詫異,消息傳這么快?
他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雖然低著頭,但顯然不是他說的。
這里能接觸到李隆基的,只怕也就是后宮里那些嬪妃了,其中大量不乏那幾家出身的女子,所以想來也不奇怪。
“陛下,是有這事?!?/p>
李隆基蹙眉,看起來有些憂心。
“太子,你這樣讓,是為了什么?”
“歷朝歷代,凡師出無名,皆受反噬?!?/p>
“而且動他們幾家人,大唐會亂的,一個不慎,不比邊軍叛亂來的弱?!?/p>
李凡道:“他們的那些東西,本就不屬于他們?!?/p>
“而且大唐想要恢復元氣,就必須重新確定嚴明的律法和紅線,否則天下大亂是遲早的事。”
李隆基聞言,幽幽嘆息一聲。
沉默半晌,才道。
“那太子為何不從地方上想辦法,而是他們?”
“五姓七望盤根錯節(jié),底蘊龐大,你一道命令下去,經(jīng)手的人至少一半出自他們?!?/p>
“拿他們的,哪里有拿百姓的容易?”
雖然這是殘酷的事實,但李凡還是瞬間無語。
李隆基其實真的遠不如李世民,就算沒有安史之亂這些事,他也比不上。
軍事能力就是一切的兜底,大半個大唐是李世民帶兵打出來的,他是真敢碰一碰,而李隆基雖然前期厲害,但在極端情況兜底這一塊不行。
沒有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御駕親征,雖然也用過兵,但都是政變,或是遙遙指揮,含金量低。
在李凡看來,李隆基是玩弄權(quán)勢的賭徒,年輕時確實深諳權(quán)術(shù)制衡,屬于政治能人,但不具備逆天改命的千古一帝級別。
這也是為什么一碰到安祿山這種敢掀桌子的,就手忙腳亂,一敗涂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