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大臣們點點頭。
有人蹙眉走出。
“陛下,大唐對西方的通商其主要路徑就是河西走廊,那是西域的門戶,但現(xiàn)在那里的另一端囤積了至少十萬吐蕃軍?!?/p>
“要快速打開通道,顯然不太可行,必然需要經(jīng)過一場戰(zhàn)爭。”
“不如出兵原吐谷渾路?這條路在十六國時期也非常繁榮,且距離最近,以前也有不少商隊通行的,各方面最為合適。”
不少人眼睛一亮,這個替代不錯。
“不行?!崩罘矃s脫口而出,直接搖頭。
“吐谷渾的后面就是吐蕃,這條路好不好走跟吐蕃的強弱直接掛鉤,以前能走也是因為雙方關(guān)系沒有那么緊張,現(xiàn)在吐蕃吞并了吐谷渾舊地,想要訛詐大唐,能讓大唐商人走?”
“整個路線將遍布危機和不確定性,不可行。”
大臣們蹙眉。
“陛下,雖有風險,但吐蕃人不可能無處不在啊。”
“總不能走北方吧?”
劉央道:“不是不可行?!?/p>
“商隊走北方之前的回紇道,繞草原,再南下西域?!?/p>
“正好陛下已經(jīng)拿下草原,那里有咱們的軍隊,軍隊可以為其護航,最為安全?!?/p>
“而且吐蕃突然出兵,截斷河西走廊,長安能和安西四鎮(zhèn)保持部分聯(lián)系,就是靠了這條道?!?/p>
“李嗣業(yè)的大軍也在走這條路?!?/p>
“沒錯!”
“回紇道比吐谷渾道安全?!?/p>
“非也!”戶部安思順站出來。
“這條路太繞了,先北上,再西進,而后南下,草原還好,但問題這條路線還有戈壁和沙漠。”
“通商成本增加,且難度劇增。”
“……”
不出意外的,太極殿圍繞替補路線吵了起來。
朝堂上沒有拉幫結(jié)派,只有各抒已見,就算是和宰相意見不合,也不用擔心被記恨,這都是李凡賦予的權(quán)力。
所以朝會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除吐谷渾道,回紇道這兩條路線外,還有提出開辟新的商道。
一條可以不被異族人卡脖子,只屬于大唐的商道。
李凡在聽了聽大臣們的詳細意見后,敲了敲桌子。
大殿迅速安靜。
“諸位,這樣吧?!?/p>
“開辟新的通商路線,這需要的時間成本太大,朕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有那個時間,朕都能打進吐蕃本土了?!?/p>
“吐谷渾道,雖近,但不符合暫時替換的目標?!?/p>
“回紇道,雖繞,但連接安西四鎮(zhèn),后勤補給都有保障?!?/p>
“效率雖是不及河西走廊這條生命線,但暫時應(yīng)付沒問題,淮南沿海一帶的商品,可以將壓力分攤給海上貿(mào)易?!?/p>
“江南造船廠已經(jīng)云集了大唐所有的海上資源,還有數(shù)萬水師可以護航,咱們就提前拉出來用?!?/p>
“朕預計,回紇道和海上貿(mào)易一起替換河西走廊,仍然無法彌補各種損失,但可以降到最低?!?/p>
“在此期間,早點打通河西走廊就行了?!?/p>
“諸位覺得如何?”
“對啊,咱們還可以走海上,怎么把這事忘了!”群臣嘩然。
“江南造船廠的新造官船加上以前的,至少超三千了,三萬水師雖然沒有滿配,但足以護航民間商船,且官營收入應(yīng)該不低!”
“向東邊的渤海國,還有各島原住民傾銷商品,能緩解回紇道繞路的一些壓力!”
“陛下,微臣贊同!”
“微臣也贊同!”
“陛下言之有理?!?/p>
“……”
很快,李凡的主意得到了大臣們的擁護,這是現(xiàn)階段最能降低損失的一個辦法了。
他站了起來,龍袍抖擻。
“好!”
“既然如此,那就這么定了!”
“傳朕敕令,立刻減免一半出海賦稅,鼓勵商人出海經(jīng)商,壯大海上絲綢之路?!?/p>
“令李元諒領(lǐng)銜的江南造船廠全面推動東海貿(mào)易,下轄水師負責海上護航,打擊海盜,保護我大唐商船遠行?!?/p>
“另外讓漠南府常遠出動一萬五千名騎兵,對我大唐陸地商隊進行護航,還有安西四鎮(zhèn)也要派人,對流竄進來的吐蕃人進行打擊,逮住一個殺一個?!?/p>
“從回紇一路到安西,所過之地,需建立一條安全的驛道?!?/p>
“凡敢對我大唐商隊進行打劫的,一律按照入侵唐土處理,殺無赦!”
他擲地有聲,連續(xù)用了兩個殺字,用最強硬的方式回應(yīng)吐蕃訛詐,保證商隊的通行。
“是!”
“陛下萬歲,大唐萬歲!”
群臣大喝,齊齊一拜,中氣十足,人人皆有盛唐之骨氣。
緊接著,李凡親自寫了一封軍令,讓左術(shù)帶回河西都護府給郭昕,左誠,王隸。
三人是而今河西走廊軍團的主要指揮官,一個是郭子儀侄兒,大唐名將,兩個出自禁軍,從龍之將。
他在軍令中交代了十三條軍務(wù),并且為河西都護府制定了一切情況的應(yīng)對之策。
但他仍然沒有下令直接進攻進入河西走廊的吐蕃人。
一個原因是吐蕃人所進入的那一段,根本沒有大唐的子民和任何形式的財產(chǎn)。
早在建立河西都護府的時候,李凡選的位置就是將都護府建立在最前端的,牧場,農(nóng)地,城池什么的都在后面。
所以,除了通商存在重大損失,其他的都還沒有惡化。
第二個原因。
李凡要等“唐雷”,也就是黑火藥。
上萬顆唐雷的制造,從原材料的提取,到混合,加工,碾碎,篩選,裝填,以及容器的澆灌。
這一整套復雜而仔細的流程,都是要靠人工的。
這可不是后世,什么東西都全自動化,工人連抬著唐雷走路都要慢點,一旦發(fā)生碰撞導致爆炸,然后殉爆。
那第一個吃黑火藥的就不是吐蕃,而是大唐自已了。
這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完成。
而且火藥營的作戰(zhàn)訓練也需要時間,這不是馬背戰(zhàn)力可以駕馭的,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物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