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問不出更有用的東西,李凡當然也想殺,但眼下河西戰(zhàn)場戰(zhàn)線較長,吐蕃軍隊的進攻并未一鼓作氣的十幾萬人壓境。
即便不久后吐蕃軍隊可能會總攻,但無法提前預知,就無法提前埋伏。
而唐雷不是紅衣大炮,小的重量也是大幾斤,投擲的距離極為有限。
大一點的唐雷就更重了,根本無法投擲,只能提前鋪設,用較長的引線來引燃,當地雷用。
所以唐雷想要不傷到自已人,且造成完美的殺傷效果,需要一些埋伏。
亂軍之中扔,雖然也可以,但李凡想玩更大的,不費一兵一卒,使對方大軍泯滅!!
他英武的五官在燈火下沉默半晌。
最終暫時壓下殺機。
“你要機會是吧?”
狄寶的哀嚎一滯,猶如溺水的人抓住稻草:“是是是?。 ?/p>
“你來安排其他人,將我指定的情報送出去?!?/p>
“如果成了,暫時不殺你。”
“但如果這中間出現什么意外,或者說你派出去的人通風報信,那我就將你先烹后炸!”李凡平靜,但壓迫感拉滿。
狄寶一顫,當場尿了褲子,整個后脊背都是發(fā)麻的。
機械般的急速點頭。
“好!”
“好!”
“我?guī)痛筇?,我?guī)痛筇?!?/p>
李凡冷漠,轉身直接就地取材,監(jiān)督狄容用吐蕃文字做了一份新的情報。
這一份情報,不能說是假的,其大半都是真的據點情報,但里面夾雜了唯一一個假情報。
那就是唐軍數日后將臨陣調兵前往安西四鎮(zhèn)增援,都護府會將防守空虛。
這種真情報摻入假情報,是最為逼真的。
也是李凡屢試不爽的辦法,曾經在多次作戰(zhàn)中都誤導敵軍,最終取得目標。
而后,就是如法炮制的送信了。
由于其他人根本找不到吐蕃人營地的路,李凡只得用先前的胡人男子。
為了讓先前的胡人男子聽話辦事,不至于出去了就再不回來,李凡開出了讓他無法拒絕的價碼。
不僅可以戴罪立功,且二十倍高于吐蕃人開的價。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從來如此。
此人對大唐,對吐蕃都沒有什么歸屬感,一聽這種好事,當即同意。
忙完這一切,已經是子時了。
整個都護府,安靜的就如同一個鬼城似的,只有那些有軍隊駐扎的地方,顯得有人氣一些。
李凡將后續(xù)事宜交給了影密衛(wèi)魯干來負責,而后他離開,返回官署。
一上馬,薛飛就問。
“陛下,這樣能行嗎?”
“不好說,吐蕃那邊也是一幫能人,不過先試試吧,就算不成,也不虧?!?/p>
“咱們剛到一天,有的是時間?!崩罘膊患辈辉甑?。
他考慮的很多,和吐蕃這一仗比任何時候都要特殊。
打勝對于李凡來說已經不難,但這也不是最好的目標。
如果不能在高原以外殲滅更多的吐蕃核心軍隊,那么讓他們退回高原,那就是唐軍的噩夢。
吐蕃那邊的海拔,九成唐軍都吃不消,更不要說軍隊作戰(zhàn)。
若能將主動進攻的這二十多萬吐蕃軍隊和大量協(xié)從人員留下,那么吐蕃帝國將元氣大傷。
吐蕃國內的高原氣候雖然仍然存在,但至少唐軍要面對的壓力就小多了。
“是!”
……
一夜飛逝,朝陽升起,讓河西走廊深夜寒冷的氣溫稍微有些緩和。
李凡起來的很早,河西的氣候讓他有些不適應,空氣干燥,晝夜溫差很大。
但這只是基于生活習慣,對其他的沒有什么影響,不能等同于高原氣候。
真假情報已經由人送出,接下來李凡要做的就是迅速勘測地形,尋找一個絕佳的地點,將巨型唐雷埋下去。
“陛下,早膳來了?!?/p>
依然是那兩名氐族侍女。
李凡仍舊下意識多看了一眼二女的臀,確實是種族基因,得天獨厚的夸張。
打撲克的時候都不是啪,而是哐哐哐的。
“你們辛苦了?!?/p>
“一會去都護府找人領一些賞錢吧,家中各賜十斤肉?!崩罘差H為大方,知道這些來都護府謀求差事的少數族群女子大多家中條件都很難。
這兩天照顧他的起居,做的也是很貼心,早晚兩班倒的。
二女聞言激動萬千,給李凡下跪:“奴婢多謝陛下!”
“多謝陛下大恩?!?/p>
李凡一驚,擦了一下汗。
站著就很夸張了,這一彎腰跪下,臀部弧度會被拉伸,那看著更嚇人了。
“咳咳,起來吧?!?/p>
“對了,你們叫什么名字?”
“陛下,奴婢結衣。”
“陛下,奴婢古朵。”
“結衣??”李凡看去,臉色古怪,有點耳熟啊。
“……”
簡單用過早膳,李凡便出門了。
十萬神武軍仍舊還在休整之中,囤積在都護府,按兵未動。
此次勘探伏擊地點,李凡動員了整個斥候營和近衛(wèi)營,以都護府往西南方向以半圓輻射五十里。
這一次,如果計劃成功,李凡準備把五千顆巨型唐雷全部用上,先把論莽熱這一支吐蕃精銳邊軍埋葬。
李凡已經精密計算過,五千顆巨型唐雷的殺傷力將會極其恐怖,被直接波及到的軍隊將會被撕成碎肉。
但如果對方十幾萬人大舉進攻的話,隊伍至少也是十里路長。
還不說長度,吐蕃人很有可能也會分為前中后軍。
所以對于提前埋雷的地點,其要求就比較苛刻了。
羊腸小道,自然是最好選擇,但這種路想讓十幾萬大軍通行,也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一天下來,李凡也沒有物色到任何好的位置。
即便有,吐蕃軍隊大概率也不會走。
必經之地加埋雷引爆,在河西都護府的西南方向成為了一大難題。
次日,李凡繼續(xù)巡查地勢,依舊無果。
很多地方他都不滿意,吐蕃人很可能不會入甕。
到了第三天,五十里的范圍李凡仔仔細細一點一點的勘測過,最終沒有合適地形,但時間不等人。
最終,他一咬牙,決定來一把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