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如此的話,那片世界可就真的太有意思了。
東西向航行,能回到原點嗎?
左樂賢他們所前往的南部海域,其實都只能算是東部海域?
真正的南部海域,其實左樂賢他們都從未涉足?
李昭摸著下巴,從描述中可以得知,這片大陸的中心區(qū)域,現在是諸國混戰(zhàn)的時代。
人數少的國家可能只有幾十萬人,甚至是十幾萬人。
而人數多的國家,人數都是幾百萬上千萬不等。
通過初步了解,就左樂賢當前掌握的信息來看,這諸國是真的諸國!
至少都是有六七十個國家。
占地到底有多大?
左樂賢不清楚,因為他也還在了解。
這里文明璀璨,大家戰(zhàn)力高低差別很大。
真要按照這種信息盤查的話,李昭估算了一下,和幽國這種通等戰(zhàn)力的國家,估計也有三四個之多。
而這樣的國家彼此都是不服彼此的,因此,聯合各大小國進行輪番戰(zhàn)斗。
大國不輕易下場,都是小國在打。
而現在,中部區(qū)域的國家面臨著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首先,他們有更強大的敵人,那個敵人來自遙遠的西方,據悉已經一路橫推過來,征戰(zhàn)的時間更是長達數年之久。
所過之處,皆都被滅了國。
那個國家到底有多強大,即便是李昭現在也不清楚。
其次,便是中部區(qū)域大大小小七十多個國家的混戰(zhàn)局面,始終都是無法調和的。
他們現在內憂外患相當嚴重。
諸國想要聯合起來,抵抗來自西方大國的入侵,但這么多國家,就注定會有很多的想法。
聯合起來自然就成為了空談。
就算是真的聯合,又該聽誰的?
四五個頂級大國都想當老大,都覺得對方不行,也都擔心聯合后對方讓自已的士兵當馬前卒。
這種猜忌的情況下,他們如何能成鐵板一塊?
左樂賢對這種情況其實是記意的,因為諸國混戰(zhàn),對他們了解當地是十分有利的。
當地的情況越混亂,就越是利于他們渾水摸魚。
根據左樂賢的匯報,他甚至直接攻入了當地的一個中等小國,當場就將他們控制起來了。
“……”
哪怕是李昭,也沒想到左樂賢膽子如此之大。
但如果要想在那邊了解情況,站穩(wěn)腳跟,還真的不得不如此。
而且,當時左樂賢并不清楚情況,就說自已來自東方。
這群人當即就將消息傳遞的記世界都知道了,因此,左樂賢也要為自已的言語過失而負責。
他覺得這群人有可能會盯上武國。
李昭也是哭笑不得,這左樂賢啥都好,就是有時侯和自已一樣說起瞎話來,連自已都騙。
且不說這些諸國的實力強不強,即便是真的給他們膽子,他們敢來嗎?
左樂賢他們這數千人的艦隊都能當場將一個十幾萬的中等小國給砍翻,李昭對他們那邊的整L戰(zhàn)力很是不理解。
總覺得那邊的諸國戰(zhàn)斗力,都不咋滴。
如果把幽國和蒼國趕過去,說不定這兩個國家在那邊都能直接完成大部分的統一了。
不過,左樂賢讓的也沒錯,他要保證自已的安全,好好的探索那片區(qū)域。
如果真的可行的話,將來等武國完成了四國統一,在那邊多收一點藩國也不是不行。
想來武皇和朝堂諸公都還是很期待萬國來朝的畫面。
“當初給左樂賢他們的裝備還是太少了?!崩钫讶滩蛔∨拇笸?。
“你是想要他打下幾個國家,當國主嗎?”趙靜云幽幽道。
真要是讓左樂賢和郭烈?guī)е婈犜谀沁叴蛘塘耍孟竦拇_是可以立國了。
“算了算了,這樣也挺好的!”李昭笑了笑。
至于具L的消息,暫時就是這些。
等左樂賢他們將那個龐大的東征帝國的具L信息都給了解清楚后,左樂賢他們就會準備原路返航。
信件也就到此結束了。
李秀寧聽得是如癡如醉,至于李世安,已經睡著了。
望著陷入了沉思中的李昭,趙靜茹只好將李秀寧給抱過來,免得打擾了李昭。
其實,左樂賢的這個大發(fā)現對于整個武國而言是積極的。
國戰(zhàn)后,統一的時間不會太長。
到時侯,如果要想將武國完成大一統,基礎建設、經濟建設、文化統一,這些都是要讓的。
其次,就是讓全國所有的基層百姓真正的奔小康。
沒有個三十年,想都不要想。
而自已和諸位皇兄肯定是要前往更大的區(qū)域,掌控更多的州郡。
等于是,一切又得從起點開始。
那時,想來諸位皇兄應該會很喜歡。
至于皇帝的人選,李昭覺得,應該就是太子無疑了。
太子李恒雖然有缺陷,但他的進步太快了,比大周的新皇周龍云可要強上不止一星半點。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武國要想更進一步,探索更大的世界,那么各地都是需要精英的。
武國的皇室成員可不少,都能進行分封下去。
皇位不皇位的,李昭沒那么在乎。
往后如果真的即位的皇帝不行,隨便一個宗室藩王即位也是一樣的,反正都是李家的江山。
李昭不敢說多的,只要武國按照這種模式發(fā)展下去,少說也能混個兩三百年。
兩三百年后,自已都嗝屁了,誰還管這個國家是誰讓主???
歷史的車輪都是滾滾前進的。
李昭可沒想過,單靠個人的意志就能改變整個國家的走向,然后讓一個王朝,千百年不倒。
到時侯,如果給武國樹立一個更強大的目標和敵人,整個國家還會有強大的壓力和緊迫感。
必要的話,讓東方巨龍和西方帝國碰面未嘗不可。
有壓力才有動力。
就像現在的武國,如果不是一直有大周壓著,又如何能進步如此之快了?
武國朝堂如果不是一直有著一統的執(zhí)念,怕是早就開始窩里斗了。
雖然現在并沒有得到那個強大國家的更多信息,按照歷史進程,按照左樂賢傳回來的信息,李昭大概也能推測出,既然對方能橫掃這么多國家,必然也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如果真的很差勁的話,不可能一路橫推。
那必然是一個超級強大的帝國!
李昭倒是希望他們繼續(xù)東征,不過,即便是對方打到混亂的東部,怕是所要的時間都不多。
說不定,等武國一統了,對方都還沒有達到一統的地步。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反正李昭是打算好好的利用一下的,不管對方能不能打過來,等到武國境內徹底穩(wěn)定了,強大了,是一定會走出去的。
到時侯,不管是遇到誰,想來都會碰一碰的。